汽車外循環和內循環哪個比較費油?

張興雨


理論上汽車空調開內循環要比外循環省油但是說實話這種節油的差異在多數實際使用情況中並不明顯。而假如日常行車中稍微少給兩腳猛油、少幾次急剎車、多幾次預判駕駛等省出來的油也比糾結空調內外循環哪個省油來的更實際。另外如果頻繁開關空調和短距離開空調行駛其內、外循環造成的差異更是微乎其微。最終影響空調對車輛產生油耗差異的核心在於空調壓縮機的啟、停工作頻率。

汽車空調製冷原理

和家用空調差不多都是通過製冷劑的形態變化吸、放熱量從而改變流經空氣的溫度來改變室內溫度。

過程:製冷劑通過壓縮機壓縮後形成高溫、高壓氣態,高溫高壓氣態製冷劑流經冷凝器後會形成較高溫度、高壓的液態,經過乾燥、過濾後通過節流閥轉化為低溫、低壓的液態,低溫低壓的液態製冷劑通過蒸發器後吸收車內流經空氣的熱量從而使空氣降溫,再通過鼓風機送入車內調節溫度。而流經蒸發器的液態製冷劑由於吸收了車內空氣溫度而氣化最終進入壓縮進行下一個循環。這就是一套完整的製冷循環過程,因此,無論是內外循環它都遵循這個流程。

內外循環對油耗的影響差異

我們知道壓縮機是由發動機直接驅動的而同一臺車空調的功率和製冷量是相同的。

一、啟動階段如果將空調溫度旋鈕固定後打開空調使用外循環,這時外界空氣會通過進風口流經空調蒸發器降溫後送入車內,由於此時空調剛開車內的溫度還沒有發生變化壓縮機和鼓風機是一直工作的,這個過程一直會持續到車內溫度接近旋鈕設定的溫度。同理,如果採用的是內循環那流經蒸發器的空氣就是汽車室內溫度,此過程壓縮機和鼓風機會一直工作直到室內溫度接近既定設置的溫度。所以,在啟動階段無論採用的是內循環和外循環空調的功率消耗(對應油耗)幾乎是沒有差異的。

有的人說如果室外溫度遠高於室內溫度或者室內溫度遠高於室外溫度不會有差異嗎?如果對於空調從啟動再達到既定溫度階段這個過程是沒有差異的。因為製冷劑它氣化吸熱的溫度是一定的而調節空氣溫度主要是靠蒸發器溫差幅度和溫度感應單元的自動配合控制。啟動階段空調就相當於是為了達到既定設置溫度而全力以赴的工作,不管你是室內空氣還是室外空氣也不管你們溫度多少我都一視同仁的去降溫。

二、控溫階段內外循環會有所差異,這個差異就體現在內外溫差上。控溫階段車內溫度已經在既定溫度左右而此時壓縮機是不一定一直工作的,溫度感應器會根據室內溫度和蒸發器溫度的變化傳達指令給ECU從而讓壓縮機一直處於“啟、停、啟、停……”的循環。簡單點說就是溫度感應器感應到蒸發器和室溫只要達到了既定溫度左右就會讓壓縮機停止工作,只要蒸發器能保持這個溫度(一般是±2度左右)就不會讓壓縮機工作。此時如果是內循環那麼室內溫度本來就低這樣有利於蒸發器“保溫”從而讓蒸發器裡的冷量多循環幾次,減少壓縮機的頻繁啟動;而如果室內恆溫下采用外循環,外界空氣溫度相比車內空氣高不利於蒸發器的“保溫”效果從而減少冷氣循環次數,增加了壓縮機的工作次數。

所以,恆溫下空調內循環相比外循環可以適當減少壓縮機的工作頻率從而減少發動機對壓縮機的功率輸出,這樣就相對節省一些油耗。這種情況在長時間開空調情況下可能會更明顯一些,因此結論就是內循環相比外循環省油。

汽車內外循環是兩種功能,安全舒適最重要不要太在意那麼一點的油耗差異

空調內外循環是兩個功能利用好就可以,不要太糾結油耗。外循環是空調過濾外部空氣來為車內對流車內空氣,它起到淨化、過濾、循環空氣等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比如高速行駛中雖然開窗可以形成空氣對流但是會增加噪音、阻力和降低乘坐舒適性,外循環就能保證不開窗的情況保證車內空氣的清新度和含氧量。但是遇到外界空氣不好又不願關閉空調此時內循環的優勢就出來了,比如短途開車、堵車路段、路經化工廠、空氣汙染區域等。然而內循環有個缺點就是長時間會造成車內空氣混濁、含氧量降低給乘坐人員帶來不適。因此日常用車往往根據實際情況對內外循環進行切換,這樣即保證空氣清新和乘坐舒適性又相對經濟。

恆溫空調

自動空調原理和手動一樣,只不過自動空調會根據操作人員既定設置進行溫度和內、外循環的自動調節。它也會根據溫度傳感器智能控制通過蒸發器的冷、熱空氣混合溫度,從而使吹出的冷風接近設定溫度。它不像手動直接開到最低檔位吹出來嗖嗖的冷風等室內溫度降下來後再人工調節旋鈕,如果對於人的身體健康來說自動空調對人體的傷害較小。但是恆溫在啟動到控溫階段它並不比手動省油,因為它雖然降溫柔和些但是需要相對長的時間。自動空調的優勢體現在長時間開空調會比手動空調經濟一些,畢竟手動需要我們通過感官來人為控制開關大小和內外循環而自動溫度感應控制單元比我們人工操作更精準。

總結:如果刨根問底空調開內循環的經濟性要高於開外循環,並且長時間開啟的效果會相對明顯一些。因此,長距離高速行駛的情況下應待車內的溫度恆定後開啟內循環且不定時通過外循環來增加車內空氣的對流以保證良好的空氣。而有的人短途行駛車內溫度還沒恆定就已經到達目的地的就不要在意內、外循環哪個省油了,因為都一樣。


旋轉的方向盤


開內循環比較省油一點,外循環模式的油耗比內循環的油耗每一百公里要多出0.1升左右,如果車裡面一直是內循環狀態,這時候車內的空氣本身就已經不熱了,壓縮機就根本不需要過多介入工作,負荷量小,消耗發動機動力也很少,相應的油耗就低。

外循環需要持續地將車廂外的熱空氣通過壓縮機變為冷空氣,然後再傳入車廂內,這其中壓縮機的工作負荷變大,因為壓縮機消耗發動機,所以動力就會使得油耗差偏高。

當然了長時間開內循環車裡的空氣質量會下降,缺少鮮新氧氣流入,人員會感到疲倦不舒服,因此需要內、外循環切換使用,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敏談汽車


從原理上來說開內循環要比外循環省油,但是實際使用中相差無幾。開外循環時,吸入車外的熱空氣經過空調蒸發器降溫後進入車內,車外熱空氣在經過蒸發器之前的溫度基本是恆定的,不會因為你開空調的時間長短而變化,所以這一降溫過程是比較緩慢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將車內溫度降到設定值。當開內循環時,風機直接抽取車內空氣流經空調蒸發器降溫,然後從出風口送出,隨著車內溫度的下降,風機抽取的空氣溫度也會慢慢降低,空調製冷量一定的情況下從出風口送出的被降溫的空氣溫度會更低,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正反饋,車內溫度會很快的被降到設定值。當車內溫度降到設定值後,其實空調壓縮機是斷續(或降功率)工作的,此時發動機負荷就會變小。所以說越快的將車內溫度降到設定值就會越早的使發動機減輕負荷,隨之而來的就是油耗的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