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屆生月薪大多是多少?從事什麼行業好?

張曉家


學校裡公佈的實習生平均工資是3.4k,毫無參考價值。

學計算機的,大多沒能踏上這條路,基本去了銷售崗位或者廠裡上班,正是他們拉高了計算機月薪平均工資。

一般的實習生工資也就2K。積極參加學校比賽,奮鬥考證的,這些能力出眾的同學可以找到3.5K以上。

所以一般的實習生工資也就2K出頭。有奮鬥才有收穫。



尤西貓


分享一下我身邊同學的事情。本人985碩士即將畢業,所學專業為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我們專業和互聯網行業沾邊的是服務器相關散熱設計。我們專業有自學計算機內容的,目前簽約海康威視的給開到了24萬左右一年(在杭州),簽約浪潮集團的給開到了14萬左右一年(在濟南)。我這同學都是非科班出生投身互聯網的,科班的工資更高。向我們專業投身互聯網行業,可以去做硬件研發,簽約中移動蘇州研究院給開到了13萬一年(不包括年終獎,據說年終獎7-8萬一年,屬實羨慕)。





阿bing


個人認為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生在薪資待遇這方面差距也是挺大的。普通院校學生可能就是3K-8K,985或者211畢業的,薪資會高一些。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參與過一些項目,有項目經驗,能力比較突出者,薪資會更高。之前有遇到過一個211畢業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好本專業課程,自學了大數據開發的相關課程,並且參與到當地一個大數據項目的研發中。19年畢業後簽到了A裡,薪資15k,並且是14薪/年。所以對於應屆生月薪這一塊,你有多努力,你的月薪就會有多高,畢竟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從事什麼行業好,計算機專業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火熱的專業。各種計算機相關的人才需求較高,例如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只要你技術夠牛,還怕找不到高薪嗎?


會飛的魚go


大部分碼農收入5k-8k,相對其他普通畢業生工資收入還算不錯的。有一定經驗基礎工資會翻倍,其他隱形的或者福利不一定被考慮進去了,比如五險一金,住房補貼,是否管飯,住房補貼,生活舒適度,綜合來說當程序員可能不一定是最優的。




stgu020


專科二三本大概是5k,重本多個1-2k,當然這是起薪,漲幅多少還是看你做的項目多,質量高,成長快,解決問題能力強,半年漲個幾千都是沒問題的。

互聯網相關的崗位很多,目前比較吃香的是人工智能,算法,網絡安全,大數據分析!人才緊缺,有的知名企業三個月都招不到1個人。

實習期有跟項目,自己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良好的話,可以挑戰下PM產品經理的話,哪怕做過一個小項目,應聘也是資本,踏上PM,從此和技術水火不相容,改需求的時候請自備護具。

實在不想碼字也可以去培訓機構,工作相對輕鬆,教些基礎的知識,如果私下不接活的話技術想再提高有點難。


魯迅早說過


目前來說,計算機畢業生,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檔口。但是你要問具體月薪多少,我只能告訴你:看似同一行業,同一工作內容,但是薪資待遇,相差天壤!

以一個IT工作者的角度來說,你如果入職比較大的廠區,你一個月的收入,可以是你大學期間的學費之和,當然這說的就是你以一個很好的姿態進入了大廠。但是如果不幸,你進入的廠區,只是小公司,或者外包類,以一個應屆生來說,可能一個月的收入,就是吃喝住和一盒護膚品了。

對於行業的選擇,我個人推薦,第一選擇:國企、事業編(工作適中,福利好);第二選擇:教師類崗位(收拾來源多,假期長);第三選擇:大型互聯網公司(比較累,但是薪資夠位);第四選擇:繼續深造(家裡、年齡等條件允許的話);第五選擇:別心急,多找幾家公司,拿到不同的offer,進行抉擇!

以上是個人見解,歡迎繼續交流。


蔥薑蒜歸我


首先,恭喜你即將畢業邁入社會的大門,你能夠提問,證明你已經開始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了,那麼我就通過的經驗講一講我的一些建議。

你大學四年,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因此我建議你走出社會,第一步就是一定要立足自己的專業,不要放棄所學的知識,要儘可能的從事自己專業範圍內的行業,因為這樣會讓你職業發展事半功倍,畢竟跨行業的發展,你還需要一個行業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相對於他人,你首先第一步就比別人落後一截了,職業發展就猶如登山,要選好道路,也要有好的策略。

我從事IT行業已經八年時間了,每年都能夠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從校門走向工作崗位,計算機專業雖然是一個已經火了很多年的專業了,似乎大家都認為在四五年前工資待遇會很高,現在不行了,但根據中國薪酬網的調查報告,排名前兩類的依然是計算機專業從事的行業,見下圖:


為什麼這兩個行業會薪酬高?

答案是:數字經濟決定。

從整個經濟的宏觀層面分析,目前國家包括全球都倡導數字化經濟,什麼是數字化經濟,就是用新技術改變傳統的行業、用新技術創造更大的消費需求,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的互聯網+,在逐漸的改變我們的生活,面向政府正在 做的例如互聯網+政務、互聯網+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等等。

各行各業都在向數字經濟轉型,在《中國企業上雲指數(2018)》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企業上雲的趨勢和分佈:

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也是可以感受到的,數據共享、通行碼、疫情分析、網上課程、遠程辦公,所以未來互聯網會更加與現在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互聯網、IT通信依然會成為高新的行業,因為所有的行業和企業在未來10年更加與IT互聯網密不可分,你的計算機專業是目前乃至未來仍然會有剛需的專業,就業肯定不成問題,向好的公司逐漸晉升也不成問題。

應該從事IT互聯網哪個職業?

看清楚互聯網的趨勢很簡單,但選好這個行業內的職業就很難了。

你的計算機專業也是區分很多方面的,我就從幾個維度來分析你的從事職業吧;

第一,軟件開發、軟件工程、大數據、人工智能類

建議從事平臺研發、測試類崗位就行,如果你的編程很棒,建議還是選擇研發,因為所有科技公司的命脈都是研發,沒有研發完全玩不轉,好的研發在一兩年內就可以工資翻倍,如果在原有公司能夠帶一個小團隊就很容易跳槽,工資可能就是你來談了。

研發但35歲是一個坎,逐漸步入管理崗很重要。

我身邊也有的研發,會去跳槽去小公司當核心骨幹,這樣可以拿股份,也有去更大的公司帶更大團隊,拿高薪,所以研發是這類專業的不二之選。

第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應用、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類

因為專業學習的比較廣泛,因此可以從事的崗位也比較廣泛,從測試、產品經理、售前、IT銷售都可以,具體要結合你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和在你所在的公司入職後,進行定位分析,我不建議過早的就認為適合銷售或者某個崗位,可以先結合你面試的公司分配崗位進行鍛鍊起,逐漸在職場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因為每個公司、每個細分行業對不同崗位的要求也都不一樣。

應該怎麼選公司?

IT行業的公司很多,行業領頭自然是華為、阿里、騰訊、百度,如果你能夠進入,就不要猶豫直接去就行了,但這些大公司都是異地化,上學地和戶籍地是不能夠分配的,華為可能還有海外實習2年的要求,因為大公司都是流程化,公司待遇都很高,但進入門檻很高,只要踏實努力,小康生活肯定是沒問題的;

顯然巨頭公司不是大部分人能夠進的,那麼我們就應該從身邊資源選擇,可以參加校園的招聘會,一般大中型公司都會去學校進行宣講招聘,疫情期間更是有遠程面試和遠程招聘。

應屆生是很多公司的首選,你們還都是一張白紙,工作上會更投入,也可以進行定向的培養,因此首先從你們學校企業招聘會。

其次,就是學長資源,通過學校論壇或者身邊資源,看你們上一屆畢業的都去了哪裡,可以給自己做一個判斷依據,或許你的學長們也能夠給你一些內部推薦,這樣你會比參加招聘會更好。

最後,你大學剛畢業,不建議直接就回家鄉工作,除非你的家鄉是北上廣,儘量的選擇大城市去發展自己,工作中都存在無限的可能性。

總之,計算機專業是一個就業廣泛且依然有前景的專業,建議你繼續從事專業所在的行業去尋求發展,這樣你的職場道路會更順利一些。

最後,進入職場後,就是一個更要繼續學習的時候了,開始不明顯,同事之間的差距就是在3年後出現的,同樣是離職,有些是混不下去就離職去低平臺了,有些事已經把當前的平臺基本掌握了,去了更高的平臺。


一鳴凡人


計算機專業科班出身的學生,就業崗位還是比較多,比其他專業就業相對好一些;

專科計算機學生就業形勢就比較嚴峻一些;

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的計算機專業學生,若是技術學的比較紮實從事IT行業是第一選擇,若是技術沒有學到手選擇IT行業比較吃力,薪資也不會很高;

建議計算機專業科班出身的學生從事IT行業是最佳的選擇,若是沒有學習到就技術,建議參加一個短訓班提升做項目的經驗及技術,對於未來選擇IT方面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孫小晞


我是非計算機學生,17年畢業,7k, 一年後不給漲工資,跳槽到另一家,漲幅不大,2K左右漲幅,但是表現不錯,半年內連漲3次到了14k,後來19年因為個人原因辭職到了,到了北京薪資翻倍。


90遊戲宅


如果會日語的話 請聯繫我吧 我在東京給你們提供軟件開發崗位 絕對不加班 薪資性價比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