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攝影?而不加入任何組織?

原野176368702


我是攝影愛好者,我幾年前還參加了當地的幾個攝影組織。這幾年都退出了。我感到在這些組織裡,成天一大幫人也就是湊熱鬧,真的拍不出什麼像樣的作品,大多數是裝備很牛,可基本攝影知識都不懂,圖片拍的好他嫉妒,不好他諷刺你。說真的一大幫人在一塊拍照很難拍出好的作品。我現在是想拍就拍不願拍就不拍。就算有人約拍,人數不超兩三個人。要拍就提前籌劃好,模特,道具,衣服,場景,天氣等。這樣少惹是非,多出作品。這只是自己的行為,可能有不合群的感覺。不喜歡的朋友,請繞開勿噴。分享幾個圖片。











泰山七哥


攝影是孤獨的藝術。不會時扎堆,會了必定獨行。喜歡扎堆的人目的不同:排除寂寞者有之,追逐名利者有之,刷存在感者有之。有朋友花一兩萬弄了箇中攝協會員噹噹,大擺筵席,自我陶醉,其實作品狗屁不是,都是參加中攝協各種活動買來的。目前中攝協己成斂錢機構,中攝協會員注水嚴重!我夲來投稿被《中國攝影》、《大眾攝影》採用了幾篇,後來見周圍基夲上大部分都是走捷徑的中攝會員,少有人憑真夲事投稿積分,於是果斷放棄投稿,走自娛自樂路線。注水會員送我也不要。攝影目的是提高自身藝術修養,參雜了烏七八糟的功利就不好了。


泰迪熊它大爺爺


加入幹什麼?有啥好處?

現在的攝影協會很普遍,但看看我身邊愛好攝影的朋友,參加協會的人很少。一來是我們這裡是山區,攝影愛好的人不多,有那麼幾個人,都喜歡自由自在地行動,偶爾約一、二個朋友一起出門玩一玩,互相交流一下拍攝心得就算了。二來是參加攝影后,拍出來的照片除做一做美篇外,用處不多,也沒有收益,費了半天勁,只有付出,既費腦力和體力,還費時間,時間長了覺得沒勁。三來是參加協會或其它攝影組織,應酬多,空有名氣,得實惠少。

攝影是一項成本很高的事,沒有經濟的支撐是堅持不下去的,所以有"玩單反窮三代"一說。加上現在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很普遍了,絕大多數人都會用手機拍照片了,所以,加不加入什麼組織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人們把攝影當成一種遊戲在玩,而當成一種事業,一種藝術去做的人越來越少了。

沒有經濟收入的攝影,你還能堅持多久?如果攝影你都難於堅持下去了,你會去加入什麼組織嗎?你去加入幹啥呢?








紅松之籽


我年輕時愛攝影,從海鷗203玩到理光單反,從黑白玩到彩色。自已衝膠捲,印照片到放大。後來參加了第一次居民身份證的拍照,參加過攝影協會,定期交作品參賽。《大眾攝影》上發表過作品。當然都是在廠工會工作時玩的,並且是公家買單。後來改革開放一切向錢看,我就自已買設備業餘時間給人婚禮攝像,用以前練就的手藝掙第二職業的錢。幾十年風雨過後退休了,現在要我拿像機拍著玩我沒興趣:主要是這二十多年來習慣了一出手就要掙錢,沒錢進帳拿機子沒興趣。


無言他


本來我是想參加市攝影家協會的,同協會的經辦人員接觸後,我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他言下之意要我請他們吃飯喝酒,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我決定放棄,就自己玩,從網上學攝影知識,一個人出去拍拍。沒想到去年作品在中國、國際攝影大賽中入展,省市攝影協會會員不服氣,到處說我作品這不行那不行,一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樣子。這樣,我就離他們越來越遠。


江建49932031


我先講一下我的攝影之路,我的感受:

         學生時代我就非常熱愛拍照攝影,工作後我一直從事著和攝影搭界工作。從70年代開始,就希望有一天能有自己的照相機,由於條件限制買不起相機,一般都從單位或朋友那裡借玩一下。80代年未,我買了第一臺美能達300單反相機,也加入過攝影協會組織,參加一些攝影活動。

         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從2000年開始,膠片相機和數碼相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碰撞,記得當時數碼相機的像素才100多萬像素,從2002年開始單位有一臺柯卡數碼照相機,200多萬像素,興奮之下,我可以不計成本的拍攝。堅信未來數碼相機一定會取代膠片相機,攝影藝術會走向大眾化,攝影創作不再是小眾群體獨享的領域。

       目前,社會團體攝影協會及攝影圈,層出不窮, 數碼相機越來越親民,學攝影人數也越來越多,攝影圈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藝術追求談得少,器材價格、成像技術聊得多。圈內所未“頭銜"獲得,不看作品而看關係,花錢也能成“家"。許多地方性攝影大賽,評獎變味,看“頭銜"疏忽作品的居多,商家也認為有"頭銜"的人參與,大賽的水準就高。

      在這裡我想說:想加入攝影圈我並不排斥,和攝友們多聊聊藝術方面追求,少攀比器材價格,現在手機也能拍出很好的作品,做好“三人之行,必有我師",博學求精,學好攝影藝術的精髓。同時,我也不排斥單反、微單好器材的拍攝和追求。

總之,只要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不被世俗左右,圈內圈外都不重要。現在我更喜歡孤獨前行,也能做到自娛自樂…

發幾張拍攝的花卉小品供網友欣賞:








yz大帥


可能個性原因吧,我從來不參加任何組織,我喜歡單獨出去攝影,不喜歡扎堆。

說句老實話,我對各類協會印象並不好,這也可能是我不屑協會的一個原因。

首先我承認在協會中的確有一些水平非常高的攝影師。但是魚龍混雜,有些人拿著協會名義招搖撞騙,說他根本不會攝影,一點都不誇張。因為我遇上過很多位這樣的人,連他自己都承認,自己根本不會攝影,就是請了一頓飯,就加入了省級協會。當然,還有一些例子,在這就不多說了。總之,我對協會的印象很不好。

其次,我玩攝影沒啥目的,僅僅是個愛好,享受過程,並不在意結果。所以,參不參加協會,對我來說是個無關緊要的事。何況印象不好,我曾經帶過一個學攝影的,我親眼看著他是怎麼一步一步加入國字號協會的,他讓我也加入,我拒絕了,總感覺協會很髒。

基於這兩點,我一直不願加入各種組織,我不需要用協會會員的旗號來證明我的能力,更不需要打著協會的旗號來招搖撞騙。我就是個我行我素,我逍遙我自在的攝影愛好者,永遠的愛好者。








A逍遙磬苑


在攝影這行裡面,其實也分很多類。比如商業攝影,這類攝影師被稱為職業攝影師,他們更多的是注重實拍技術,對於這類攝影師來說,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攝影組織、協會對於他們來說,還不如直接參加一次商業實拍活動來得實際。第二類就是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他們只是作為一種愛好,不在意攝影為他們帶來的收入,這類攝影人,加入攝影組織的相比第一種會多些,因為他們想找到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學習創作,無疑加入攝影組織是最好的選擇。同時也會參加各種攝影活動。在交流學習中提升攝影技術。在第三類,完全是自己愛好,不加人任何攝影組織,一切照自己的想法來拍攝。他們也不會在乎攝影器材,相機、手機都可以拍攝,也不會在意頭銜和榮譽這些,純屬愛好。



海子—攝影旅遊


我個人的淺見,參加協會,組團攝影,諸如此類的事,除了鬧熱還是鬧熱,對自己的攝影水平提高,沒有多大的幫助,我早年加入過本省的攝影協會,那時有商業氣息的活動基本上沒有,但活動很少,每年的年會算一次,不定期的小賽事也不多,後來變樣了,商業氣息濃了,組織一次攝影活動,收費若干,實際上背後早就是盈利為目的了,當然我自是沒有參加過,這是官方的協會,民間的協會更是囂張,基本就是你給錢,我給你個證,這樣的協會名稱唬人,正好投其虛榮心作祟的所好,但每年的會費以千計,有活動另計費……

攝影實際上是孤單的勤奮,我後來脫離了省攝影家協會,自己出去玩,有時和三兩個知己一起,但一個人的時候更多,這麼多年的勤奮,換來了兩枚金牌,一個銀牌,絲帶獎2個,入選獎數十個,都是有歐洲影藝聯盟、美國攝影學會等世界級組織認證的攝影大賽,隨便說一句,有這些組織認證的攝影大賽,和有些賽事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一些企業舉辦的賽事,地方組織為宣傳本地旅遊資源的賽事,等等。


與龍達共舞


二十剛岀頭開始玩相機,那個時候是膠片時代,也是最煅練人的時候,就那三十六張,,,。後來在香港一次影展上得個小獎,被群眾藝術館知道了入了市協會,雖俗一點但那時是認證時代,零二年。玩相機給我最大益處是非常注意觀察生活,不好就是老婆把同我出去旅遊當成苦差事。幾乎沒有給朋友同事婚嫁什麼的拍過,躲不過去就找個同好來頂差,沒在它身上掙過錢,不,也掙過,某網站用過我圖片,同他們交涉過他們不但買下了那個片子還買了千餘幅,這也算是掙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