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很多人都因為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煩惱,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的。

處理人際關係有一個很簡單、有效的法則:你想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去對待別人。

生而為人,大家都是第一次,沒必要慣著誰。

01 中國式父母對女兒進行情感勒索,都是被女兒慣的

蘇珊在《情感勒索》一書中寫道:“我們最關心、血緣最濃交往越頻繁的人,對我們殺傷力最大。”

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安家》中房似錦媽媽簡單粗暴,我生你養你,你賺的每一分錢都不是你自己的,全部都要寄回家。

而房似錦弟弟也是打親情牌,先說他找到工作了,房貸可以自己還。

剛想給他點個贊,他話鋒一轉,他談了個女朋友,但不敢約會,說電影票貴。

其實,房似錦看得明白,嘗試過拒絕,但為了報答弟弟當年的“恩情”,連叫三聲姐,房似錦心軟,又答應幫他還房貸。

被勒索的孩子如履薄冰,受到壓力和痛苦的雙重摺磨,對一個人生活和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房似錦雖然事業有成,但住凶宅、吃饅頭。為了業績,搶同事的單,管理強勢。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而不勞而獲的孩子會被養成一個巨嬰,導致這個孩子一輩子都無法獨立生活而不自知。

如果房似錦一早懂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廢掉一個人奮鬥的動力,就是給他金錢資助。

她自己也不會活得這麼累,媽媽和弟弟就不會過度地向她索取。

雖然親情是我們無法越過的鴻溝,但也是因為害怕拒絕的後果,只能接受家人的“情感勒索”。

別人怎麼對你,只是在傳達她的內心想法。但你的做法和回應,無意中教會別人是可以這樣對待你。

人生苦短,真的沒必要慣著誰,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責任。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02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無意中教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你就是答案,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書中說過一個這樣的案例:

有一次,在校園裡遇到了自己的老師,為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他把路讓給這位老師,還用了低聲下氣的姿態跟老師打了招呼,但沒有得到老師的回應。

原本以為這是出於對老師的尊敬,但同時也給老師傳遞了一個信息,你可以瞧不起我。

於是,老師真的表達了對他的蔑視。

而武志紅的另外一個女同學也遇到跟他一樣的問題,向老師打招呼,老師頭也不回地轉身就走。

但這位女同學沒有被這個受傷的感覺而征服,她鼓起勇氣,跑到老師的跟前,堵住老師的去路,再次大聲地向老師問好。

從此以後,這位老師每次見到這位女同學都會主動先跟她打招呼。

這是一位“蔑視學生”情緒的老師,另外一位男同學也遇到跟他們一樣的問題。

這位男生的做法和女生差不多,直接堵住老師的去路,並用很有自信的態度向老師問好。

逼得老師不得不給這位男同學回應,同樣,老師每次遇到這位男同學,老師都會主動打招呼。

為什麼一樣的老師,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呢?是因為武志紅給老師的信號是,你可以不回應我。

他的兩位同學在教這位老師尊重自己,所以真的得到了老師的尊重。

在他們找工作的時候,這位老師還幫助了他們。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不要被別人動搖你的心,別人怎麼對你,只是反映他的內心,並不是真實的你。

也許你在與強者打交道時,很容易被對方的氣場壓倒,會讓對方不良情緒而影響自己。

其實,你沒必要為了迎合別人,當對方宣洩情緒的垃圾桶,從而委屈自己。

所以,你想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不用委屈求全,縱容別人的所作所為。

03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允許的

堂姐是一個非常好說話、不斤斤計較的人,婆家的所有家務都是堂姐一個人幹。

她婆婆有兩個兒子,小媳婦要上班,小兒子家的孩子每天帶過來說是給奶奶帶,但奶奶把孩子丟給堂姐帶。

堂姐想著自己在家帶孩子做飯做家務,順便幫忙帶。


《安家》房似錦被親媽情感勒索:都是被她慣的

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堂姐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資並不高的工作,因為自己的孩子要接送。

自從堂姐上班後,婆婆和弟媳婦鬧翻天了,婆婆說沒人做飯給她吃,弟媳婦說,她家的孩子沒人接送。

還理直氣壯地說堂姐工資太低,她們都要求堂姐辭職,在家幫忙做飯接送孩子。

可是,堂姐夫的工資也不高,兩個孩子正在讀幼兒園,經濟很緊張。

弟媳婦的孩子在堂姐家吃飯沒給伙食費,堂姐既出錢又出力。

因為堂姐平時好說話,覺得孩子可憐。父母上班,沒人帶,自己幫忙一起帶。

可是沒想到,幫忙帶孩子沒表示感謝,不幫忙帶,反而被指責。

其實,這都是堂姐平時給婆婆和弟媳婦的信號,你忙著上班,我可以免費給你照顧孩子。

婆婆年紀大,不想做飯,反正自己每天都需要做飯,順便多做一些,和婆婆一起吃。

不要因為害怕別人對你有什麼不好的看法或是評價,就想息事寧人,自己多做一些無所謂。

為什麼在一個家庭中,親人都很喜歡使喚一些好說話的家人幹活,而不敢使喚看起來有些叛逆的家人。

因為這類好說話的家人給其她人傳遞著一個信號:你可以使喚我。

為何別人會如此對於你,都是你平時無聲允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