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來自古代文明的傳世琴音


同學,你聽說過《廣陵散》嗎?高山流水呢?平沙落雁、漁樵問答呢……同學,你瞭解周代“號鍾”、春秋“繞樑”嗎?近年來,公共基礎知識和公務員常識考查面越來越廣,對於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傳承尤為重視,因此小編今天帶大家扒一扒我國古代的絕世名琴與絕世名曲,來領略一下來自古代文明的令人驕傲的傳世強音。

  考點一:中國古代四大古琴

  晉傅玄《琴賦》序:“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鍾,楚莊有鳴琴曰繞樑,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名稱朝代來源出處琴音特點簡介號鍾周代《淮南子·修務訓》琴音宏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號鍾”是傳說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 相關人物:齊桓公繞樑春秋晉傅玄《琴賦》序餘音不斷晉傅玄《琴賦》序:“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鍾,楚莊有鳴琴曰繞樑。” 相關人物:楚莊王綠綺漢代《西京雜記》不詳相傳綠綺通體黑色,隱隱泛著幽綠,有如綠色藤蔓纏繞於古木之上,因而名為“綠綺”。“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張琴。 相關人物:司馬相如焦尾東漢《後漢書·蔡邕傳》不詳別稱焦桐,與其他三張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皆因此琴系東漢名人蔡邕所創制。“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相關人物:蔡邕

  相關典故:

  1.【“號鍾”與齊桓公】

  相傳齊桓公外出巡行,路過了一個村莊,忽聽一陣古琴的聲音,還夾雜著喧鬧聲,他於是下了車想看看究竟,他看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被一群孩子圍著,小男孩擋住周圍的拳腳,用身子緊緊地保護著一把古琴。齊桓公見狀,馬上呵斥那一群欺負小男孩的孩子們,救下來了這個小男孩。經過一番詢問才得知,小男孩是個孤兒,保護的這張古琴是父母生前留下的唯一遺物,小男孩想操琴賣藝但無奈沒錢拜師,只好亂彈琴,沿街乞討,琴技不精,常被當作騙子,被人欺負。齊桓公見他年紀小,被欺負時還捨身護琴,對他心生憐憫之情,於是便將小男孩帶回了宮中。到了宮中之後,齊桓公仔細地看了看這張古琴。

  到了宮中之後,齊桓公仔細地看了看這張古琴。發現小男孩帶過來的這張古琴是一張絕世好琴,又見這個孩子靈秀聰敏,便賜名為“號鍾”,齊桓公又請來宮中樂師教他彈。號鍾”勤學苦練,漸漸地學有所成了。

  多年之後,“號鍾”已長大成人,學有所成。數多年以後,齊桓公欲征討魯國,出征前聽聞聲聲號角,鐘鼓齊鳴,令人精神抖擻,於是命人拿出牛角吹奏相和,果然音效極佳,後來才得知是“號鍾”在彈琴。從此以後,每當大軍出征之時,為了鼓舞軍人們的士氣,他都命人拿出牛角吹奏相和,“號鍾”奏琴呼應。音樂雄渾悲壯,士氣大增,軍威振振。從此,“號鍾”名聲遠揚,為了紀念“號鍾”和他的伯樂齊桓公,這張古琴從此便命名為“號鍾”,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