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測空腹血糖,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哪個測得的數據要高些?

風鈴草之心


在家自測指尖血糖和醫院測定的靜脈血糖主要有兩點區別:

第一,採血部位不同。靜脈採血部位是手臂的靜脈血管,自測的採血部位是指尖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是動脈靜脈血混雜的部位,動脈血中攜帶著大量的氧氣、營養物質,經過組織器官的交換吸收和利用,變為靜脈血,所以動脈血中血糖值是高於靜脈血的。而毛細血管的血糖值應該處於兩者之間,高於靜脈而低於動脈。


但由於是清晨空腹採血,在夜晚人體沒有任何的攝入,所以這個差別並不明顯,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檢測方法不同。靜脈血血糖檢測用的是分離了紅細胞之後的血漿,所以得到的是血漿血糖值。而自測用的是沒有經過處理的全血,測的是全血血糖值。

由於紅細胞中血糖含量很少,所以對於同體積的全血和血漿,全血血糖值要低於血漿血糖值。

綜合以上兩點因素,在清晨空腹測定時,指尖血糖值會略低於靜脈血糖值,而餐後靜脈血糖值會低於指尖血糖值。


現在一些新型的血糖儀由於考慮到這一因素,會在測定後對結果進行校正,使測定值更加真實的反映出靜脈血漿血糖值。

總之,自測除了儀器,還受到操作過程中多種因素的影響,從準確性上來講是無法替代醫院靜脈血糖檢測的,只適用於日常血糖監測而不能作為臨床判斷標準,患者除了日常在家對血糖值進行監測外,還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測靜脈血糖。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靜脈血糖是將抽取的靜脈血把血液中的細胞分離後,檢測剩下的血漿中的血糖值,也叫血漿血糖。家用血糖儀沒有這樣複雜的採血、化驗過程,不能分離紅細胞,因此指尖血糖也叫全血血糖。研究發現,靜脈血糖能比指尖血糖高15%左右(平均值並不是絕對值)。


雖然指尖血糖測得的結果不如醫院化驗的精確,但勝在方便二字,尤其為很多需要監測多個時間點的血糖值的糖友提供了方便,主要是用來指導自己的用藥、運動和飲食等,自己的血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國家規定,血糖儀測得的血糖誤差要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內。因此,你可以在去醫院複診的時候帶上你的血糖儀,護士在抽靜脈血的同時自己也用血糖儀測一下,把兩個數字對比,做到心中有數即可。

自我進行血糖監測時,是為了更好的瞭解血糖的狀態,管理好血糖,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還有幾件事需要做到:

  1. 測量的儀器要靠譜,要選擇與儀器相對應的血糖試紙,要保持血糖儀電池足夠,要定期檢查校準準確性,掌握正確採血的方法。
  2. 正確記錄血糖值,包括記錄血糖測量的日期,測量的時間,血糖與進餐的關係,是餐前還是餐後血糖,血糖測量的值。
  3. 記錄與之相對應的降糖方案,包括胰島素注射的劑量,降糖藥的量。
  4. 如果發生低血糖,要記錄血糖的值,與飲食,運動或者疾病的關係,以及當時的症狀。


完整的血糖記錄,我們又稱之為飲食筆記,可以用來更精確的指導糖尿病的飲食調理。因此,指尖血糖的監測方便,更靈活,因此廣泛用到糖尿病的血糖自我監測,但是不可以使用指尖血糖來診斷糖尿病。

我是全科鮮醫生,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請給我一個👍,歡迎轉發,評論,祝您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