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成功,成為他的榜樣”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Anna小可愛】來回答這個問題哦!

孩子是一張白紙,上面呈現什麼樣的底色由父母決定。當然,在父母的教育過程中,也會有一些不好的教育問題出現,沒有人生來就是父母的職業,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家長也一樣。而有三道心理傷痕,家長們需切記不能在孩子的心裡留下。

千萬不要以為你的態度,包括表情、語氣和目光無足輕重,只有好心就足夠了;不肯在表達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難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評。因為,有時候他們拒絕的不是批評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

心平氣和地批評孩子,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能達到批評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氣,讓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難養成的習慣,媽媽應該對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東西就鼓勵一下。孩子被媽媽的肯定激勵著,會慢慢學會獨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Anna小可愛


世上有三種鳥,一種是笨鳥先飛,一種是鳥嫌累不飛,第三種鳥最討厭,它自己不飛,就在窩裡下一個蛋,讓下一代使勁飛,大部分父母就是第三種鳥。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教育孩子的:父母我們當年就是讀書少所以現在乾的都是比較辛苦的工作,所以你要好好讀書,長大讀大學,坐辦公室工作。可是問起父母當年讀書成績時,母親可能會好一點,父親基本都是調皮搗蛋逃課當飯吃,這樣的父親還好意思要求孩子認真讀書?孩子聽話才怪呢。

生活上父母都要求孩子乾淨、勤快,可是很多父母又都做不到,特別是父親,襪子到處扔,菸灰隨便彈,衣服隨處放,母親經常為此嘮叨。孩子剛開始會做到疊被子衣服,時間一長,懶蟲上腦,以父親為藉口又開始偷懶了。所以家裡有個懶惰父親,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很難養成愛清潔愛乾淨的好習慣。

你養我小,我養我老,孝順是中華的優良傳統,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貼心,能養老送終。可是因為很多原因,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到盡心盡力孝順他們的父母,更多的是指責他們偏心,謾罵他們。這樣的話聽多了,在孩子的心中就會形成一個概念:原來孝順就是謾罵和指責,父母就是如此孝順爺爺奶奶的,長大後也要這樣孝順父母。

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繪筆,你繪下的每一筆,都是孩子以後人生的風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努力澆水就會豐收,前提是種子必須是瓜仁是豆苗,好父母才能培養好孩子。


廣州小鳳姐


身教重於言教確實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尤其低幼的孩子,通過行動比說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學會東西。

我們除了是父母之外,我們也是個社會人,職場人,更是個普通人。

普通人不是完人,都有缺點,不足的地方。

不是因為做了父母把自己抬特別高,反而有點矯枉過正了。

坦然面對缺點不足,不應該是孩子該學習的嘛。

坦然讓孩子接受不這麼完美的父母,不這麼優秀的父母也是他該學習的吧。

我很坦然面對自己寫字很醜,再給孩子報寫字班的時候,我和孩子說"我長大之後覺得寫一手好字特別重要,會讓人對你另眼相看。

也為自己拿不出手的字,不好意思。

小時候我有段時間特別想寫好字,也努力過,不開竅,一直不知道字怎麼寫好。特別灰心喪氣,後面就自暴自棄了。很羨慕你現在能找到這麼好的老師,可以開啟你特別棒的寫字之路。"

如果按照"自己成功,成為他榜樣"的理論'

我應該自己練手好字,我兒子才有機會拿我做榜樣,才會學好寫字[捂臉]說實話我的生活用不到寫字,我不會花太多時間練字,去成就我的優秀,給孩子做榜樣。

我也是脾氣特別急的媽媽,我也特別想做個情緒穩定的母親。讓孩子有個溫和的脾氣。

我沒改變我的脾氣,我只能很坦白和孩子說我有這個缺點,會很急,會聲音響起來,會為了你做得不好生氣,但我很愛你,碰到這事我會放音樂緩解自己情緒。我把以上的話告訴孩子,他接受一個不完美的媽媽。他也會在我生氣哄我。比如有次生日背了首遊子吟。

我的缺點,不優秀,養出包容性,情商很高的孩子。當然他脾氣也很急[我想靜靜],也有很多缺點。

我也會知道他是普通孩子[呲牙]


小裁縫Tina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很多習慣和生活方式都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學。

我家閨女自會說話開始,慢慢開始學大人的樣子、語氣和神態。閨女大點後,大人看手機她也要看手機,大人看電視她也要看電視。慢慢地,我和老公決定放下手機,少看電視,多陪閨女玩。現在閨女三歲了,偶爾看電視,大多時間是在玩積木貼貼畫騎車做遊戲,希望給她養成一個好習慣。

我們努力,孩子才能奮進;我們向上,孩子才能積極,我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愛米愛米愛米碩


我很認同這樣的觀點,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成為父母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使在孩子身上。父母樹立的良好榜樣,會讓孩子隨時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向父母靠近,這是一種內在力量的驅動。而父母在以身作則的過程中,也能時時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調整,從而與孩子之間達到更好的親子相處模式。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但說到底,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偶然相遇的她


努力讓自己提升各方面,為孩子做好榜樣,因為父母是一面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