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的地貌為什麼是狹長彎曲的?

藝嶼Eyesvot


清政府在設蘭州為甘肅首府時說過一句話:蘭州作為西北重鎮的作用就是“節制三秦、懷柔西域”。乍看甘肅的地理形致,感覺有點太“犬牙交錯”了,其實瞭解中國地理文化的也深切感受到甘肅區劃的合理性,

傳統意義上的隴西之地,就是甘肅最基礎的版圖,隴西是指陝甘界山的隴山(六盤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涼市、定西市、蘭州市。)黃河以東地區。秦穆公時盤據在隴山腳下的西戎八國被秦征服,隴西最早進入秦國勢力範圍,戰國秦設隴西郡納入秦國版圖。

而現甘肅省的地理形至形成於漢武帝之後,武帝時北擊匈奴、西鑿廣漠,河西走廊第一次真正納入中原版圖,設河西四郡於河西走廊,由於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河西四郡演義為我國現在的西北重鎮。所以甘肅的版圖實際上就是隴西地區和河西走廊兩大地理單元的組合。唐時不叫隴西而叫隴右,囊括範圍更大包括青海部分和新疆大部。

實際上在自然地理方面,甘肅是我國最為獨特的省份,她從西北到東南鈄跨四個地理單元,甘南座臥於青藏高原東緣,隴南越過秦嶺處於我國南方,河西走廊連接西域是我國西北。但從地緣結構上,甘肅正好分佈在我國三大高原的分界帶上,她現在的地理形至無疑是沿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圍了半圈,河西走廊部分將青藏高原與蒙古高原隔開,古隴西部分又將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連接。所以由於地理和歷史的綜合因素,形成甘肅現在如斜著的亞鈴狀。封疆王朝當然出於節制、制衡的角度考慮更多,但客觀上更促進了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行者七王


甘肅的形狀是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造成的,甘肅的誕生源自於著名的“河西走廊”

今天我們打開中國地圖可以發現,甘肅的形狀比較特別,整體上呈現東南西北走向,非常的狹長。

首先任何一個省市的劃分必然都要受到地理因素影響,甘肅也不例外。甘肅的西部是青藏高原,祁連山就是甘肅和青海的天然分界線。由於祁連山的阻擋,幾千年來,甘肅的西部邊界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所有的變化都發生在東部。

(甘肅地圖)

其實今天甘肅狹長的形狀在漢朝時期就已經奠定了。

早在春秋時期,甘肅南部的隴東地區就被秦國佔領了。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攻打西戎獲勝,得到隴東地區,之後秦國在這裡設立了邽縣和冀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縣這個行政單位。到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滅義渠,整個甘肅南部都被秦國佔領了,於是秦國在此設置了隴西郡和北地郡。

漢朝建立之後,甘肅屬於涼州,是西漢十三個州之一。涼州下面繼續沿用秦朝隴西郡和北地郡。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元狩二年,隨著領土的向北擴張,漢武帝又在甘肅增設武威郡和酒泉郡,甘肅西北部地區正式併入中國版圖 。

公元前114年,漢武帝又增設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三年之後為了方便管理,再度張掖郡,敦煌郡。公元前前81年,漢朝政府又設立金城郡。自此,涼州轄區內共設置十個郡。

西漢時期涼州的控制區域和今天的甘肅基本一致,沒有多大變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源於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

剛剛上文提到,甘肅的西邊是巍峨高大的祁連山脈,因此甘肅地圖的變化只出現於東邊。

長期以來,甘肅的東邊是遊牧民族的地盤兒,這裡屬於半乾旱氣候,分佈著大量的荒漠戈壁,漢人對此沒有什麼興趣。而且就算是有興趣,中原王朝一般也搞不定這裡,因為沙漠和戈壁根本沒法發展農業,漢人無法在此地大規模定居。(甘肅西邊是高大巍峨的祁連山)

(甘肅東邊是一望無際的阿拉善沙漠)

其實甘肅西北部的自然環境也是大戈壁,但是這些地方卻有著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導致中原王朝寧願花費巨資,也要守住這裡。

自漢武帝開始,漢朝就開始極謀劃西域,而甘肅正是漢朝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由於這裡位於黃河以西,於是被稱之為“河西走廊”。當初為了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漢武帝派遣霍去病驅逐匈奴,佔領此地。這裡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而佛教、樂器、水果等事物也是從甘肅傳進中原的。即便是到了今天,內地前往新疆的主要鐵路和公里還是要經過甘肅。

不過在元朝時,甘肅的地圖要比現在豐滿很多。因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古高原屬於元朝的本土,因此元朝沒有邊患的困擾,所以元廷就將內蒙古西部、寧夏一起劃給了甘肅行省。

而到了明代,由於明朝政府沒能繼續控制內蒙古高原,導致甘肅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並一直保持至今。

(元代的甘肅要比現在大多了)


千佛山車神


  • 甘肅省,對我國開拓、發展西域,穩定、繁榮西部極為重要,官為多稱為”如意甘肅”,喻稱”吉祥如意”。



  • 甘肅省,處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蒙古高原、西域盆地,四大版塊接合部,是西部藏、疆、蒙、回、漢的文化文匯、文融政治核心,同時也是各大板塊交通要道、物流集散之地。



  • 甘肅省,同時是中華文明發祥地,四大文明代表了西部起源、征戰、交融、拓展的歷史發展進程,同時客觀展現了甘肅中華傳承文明在西部的穩定基石功能。



  • 秦大地灣、人文之祖伏羲文明,文明起源久遠



  • 漢武帝時打通西域之後,甘隴之地自平涼西海固至玉門陽關,雄關古遂遍佈,甘肅處處兵營,移民來自全國各地,形成包容而剽悍的民風,隴西李氏文華是重要文明標誌。





  • 甘肅同時也是文化交融之地,貿易通道,全球四大文明文匯,敦大輝煌。莫高窟、大佛寺、白塔寺、拉不愣寺、麥積山等如繁星點綴甘隴大地。






甘肅東南部的隴地,中部河湟,西北河西走廊是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

  • 唐控甘隴通西域,現絲路輝煌,兵亂河西盛世衰。






  • 宋治隴偏守河湟,不能有效控制河西走廊,整個西北藏疆蒙回左右馳騁,待一家強,自正太、涇渭、漢江成迂迴突擊。





  • 清總結歷史,周、秦、漢、唐、元、大順均發起於對西北的有效控制,”控三秦懷柔西域”軍政中心駐河湟西寧--蘭州--銀川一線。




  • 西北軍政中心西移蘭州,著力培養兩翼,分別建立西寧、銀川重鎮,懷柔西域培養甘肅新疆省,當時還控制對蒙軍政中心烏里雅蘇臺重要通商重鎮額濟納。



  • 甘肅劃新疆東部地區入新疆,海東、西寧、海北入青海,新建寧夏,劃額濟納、阿拉善右盟入內蒙。甘肅更顯狹長,民間稱”狗啃剩的大腿骨”。


  • 這個缺鈣的大腿骨斷裂會怎樣?!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甘肅的地形特點跟內蒙古、新疆、青海、寧夏等地形成了犬牙互差,而甘肅的行政區的形成是因為集成了歷史發展的結果。

甘肅的地貌有此特點,是因為需要適應社會發展和民族問題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來說,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個大的區域劃分必須要適合當地人口的生存和生產,以及經濟的發展都有極為重要的因素。它不能不受山川河流、地貌形勢、物產資源、經濟條件和氣候特點的限制、制約和影響,否則這樣的地形地貌就不適合管理。

  • 從地形上講

西北地域遼闊、地貌複雜,自然環境和經濟條件相差比較大,甘肅中部古代稱隴右,也是以次向南面和西北伸展的,形成了狹長形狀。因此古人說:“甘肅形勢,南北長東西窄,形似鹿角”。

  • 從經濟文化上講

甘肅省狹長的地貌和曾經的絲綢之路也有關係,而絲綢之路是經濟文化交流的產物,是內地與邊遠地區以及其他國家文化交流的中樞,這在經濟上有著明顯的作用。

其次,民族問題也是區劃中不能忽視的問題。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但這些少數民族有集中的,有分散的,有的時候發生了大遷徙,也會區域劃分造型一定的影響。

區域劃分處理的好,可以促進民族團結,反之就容易產生紛爭。西北歷史上各族人民生活融洽,也是因為其中區域劃分的好的原因。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各民族爭端較多,這不是區域劃分問題,而是民族問題。有學者指出,寧夏南部、甘肅東部一代形成了一個基於地緣、血緣、族緣、宗教情感等融洽環境,也是解決了民族問題才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總之,甘肅的地貌形成和區域劃分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主要還是歷史原因和國家統一的需要。

一個省份的區劃在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它又可能隨時被變動或調整,但不論如何,區劃的調整主要是從大局出發,它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和統一,邊防的鞏固、社會的安定。因此,甘肅省的狹長的地貌,也中它的獨特意義。


大國布衣


瞭解甘肅的歷史,就會明白甘肅的行政區劃。

甘肅簡稱隴,得名於唐隴右道。

歷史順序大致是:

一、燧人弇茲氏(據說月氏即弇茲)。

二、伏羲女媧(天水隴西成紀)。

三、子午嶺黃帝陵(慶陽隴東地區)。

四、周祖陵。

(慶陽隴東馬蓮河流域。與此同時,匈奴侵入河西走廊)

五、秦非子;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六、雍州(兩漢三國南北朝時期)

1、霍去病收復河西走廊。

2、西安關中平原,不屬於西北黃土高原。西安關中自古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西漢時期,西安就隸屬於河南司隸州;東漢稱司隸校尉部,由洛陽統領;三國時期歸許昌管轄;直到西晉才從河南劃出,劃入雍州邊緣。

七、隴右道(唐朝);


八、秦鳳路(宋朝,轄地包括寶雞地區,治所天水秦州)。


西夏(李元昊,治所寧夏銀川興慶府)。

九、甘肅行省(元朝)。

十、甘肅陝西明朝“布政使司”(明朝不叫省,叫布政使司)短暫合併。

十一、甘肅省(清朝、民國)。


用戶67724358697


像一個楔子,隔開了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也隔開了藏族和蒙古族,達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同時,使中央王朝的控制直達新疆,對新疆的統一有重要作用。


2910744401


想抱北京無法抱,想龍騰盛世,又飛不起來,老段尾,所以是地之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