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疫"法寶

一場疫情,讓餐飲人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許多餐企都在疫情期間熬不下去,黯然退場。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疫情期間關閉的餐企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全國餐飲業企業註銷超1.3萬家。個體商戶難以為繼,連鎖餐企的狀況也並不樂觀。而到了3月份,雖然不少地區的復工復業工作有序開展,但仍然有不少餐企沒能等到堂食開業的那天。

2月11日,上海莫爾頓海鮮牛排坊,原本在上海擁有莫爾頓牛排坊、莫爾頓扒房及全球唯一一家的莫爾頓海鮮牛排坊,3家門店均發出停業通知。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2月18日,女星陳妍希父親開的餐廳星Bar餐酒館天母店宣佈閉店。

2月28日,廣州漁民新村集團旗下的龍苑店也因為疫情原因宣佈暫停營業。

2月29日,曾經的"日料霸王"和民居酒屋宣佈關閉該集團在中國內地僅剩的11個門店中的7家直營店,其餘4家因合約問題無法立即停業,退出了中國市場。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3月1日,23年知名老餐企深圳醉翁亭宣佈停止營業。

3月4日,濟南桃源酒店位於濟南經七路的分店關閉,這家成立於1994年的餐企曾被稱為濟南餐飲界的"黃埔軍校"。

3月12日,有網友在增城家園論壇爆料,胡桃裡音樂酒館增城萬達店宣佈本月31日停止營業。

3月16日,廣州漁民新村飲食有限公司臨江店也發佈停業通知。

……

這次疫情對餐飲的打擊是無差別的,隨著堂食復工的推進,勢必還有部分餐企會熬不過4月。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縱觀這些停業的餐企,他們有很多共性的東西,比如資金流短缺、抗風險能力差、品牌擴張太快無戰略預估、收益結構單一等等。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反應不及時戰略眼光短視,這一點最直接的表現是不能及時謀求自救,互聯網+並沒有與企業密切結合。

"互聯網+餐飲"助力餐飲回暖復甦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基本上餐飲門店都恢復營業。可喜的是在三月份那些知名大品牌,比如說海底撈、西貝莜麵村、太二酸菜、喜茶、和府撈麵等。這些知名品牌復業後,雖然還是無法恢復到正常營收水平,但是保證餐廳保本、迴流資金已是不成問題了。還有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餐飲品牌日單量竟突破2000單!

總結一下這些能夠經受住疫情的考驗,並在疫情剛剛得到控制就迅速回暖的餐飲企業的共性:

1.追求可視化、標準化、溯源性把控健康安全關

近幾年餐飲行業一直在著力發展餐飲廚房的可視化、中央廚房的標準化、供應鏈的可溯源性、智能機器人、智能烹飪設備等等,這些都是為讓大眾吃的更安全、更健康。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在疫情前,這些都是海底撈、西貝莜麵村、喜茶等大型品牌企業通過線上線下不斷的向消費者傳遞的知識,消費者一直在被影響和教育著這些食品安全信息。

新冠肺炎的發生,又一次用生死教育了大眾:野生動物、不可追溯、沒有安全標準的食材有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同時也加深了消費者對於餐飲品牌的信賴程度。

2.互聯網+餐飲,線上佈局和數據化加強品牌與消費者的鏈接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國內的餐飲大品牌都在做同樣一件事:做線上流量。然後把平臺的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留在自己的群裡,想辦法盤活這些資源,深耕這些資源,通過這些資源帶動更多的資源。最典型的企業就數西貝莜麵村了。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一場疫情。讓大眾只能宅在家,但人們還是要吃、要喝、要玩、要社交、要安全消費。線上的一切工具快速普及到了所有餐飲品牌,之前沒有上線互聯網的餐飲老闆無比後悔。

一時間、線上自營外賣、線上社群、線上直播、線上運營全線上馬,甚至於把快要倒閉的不少直播平臺救活了,此處不知道王大公子是什麼滋味?

通過互聯網+餐飲,讓品牌和消費者快速鏈接起來、讓總部和門店即刻協同起來、讓管理者和一線距離拉近。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近日,奈雪創始人彭心開心地說:"通過小程序,我們積累的千萬量級的用戶在疫情期間被盤活了!平時小程序約有30%點單率,疫情期間小程序訂單量佔比環比提升近50%。

在餐飲中,私域流量分為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信群、個人號四大部分。對餐飲品牌來說,在特殊時期,私域流量是最有效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的渠道,對未來的實體門店經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互聯網+餐飲成戰

一個疫情,把品牌原來很多不願意推動、不願意改變的從線下搬到線上的工作全部實現了,而且發現帶來了無數的可能性、帶來了夢想中的高效率。互聯網+加餐飲模式成為目前餐飲戰"疫"勝利的重要法寶。

金石點評:

2020這場疫情過後,相信會從這場時代的大浪淘沙裡,跑出來一批更高效、更精益的超級連鎖品牌,抓住時代變化的訊號,就有機會成為時代浪潮中新一代的引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