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近日,隨著歐美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很多留居海外的華人、華僑相繼返回國內,有一小撮害群之馬錶現出了傲慢、無理,不配合防控措施,“我是從歐洲回來的,難道就這待遇”,澳籍華人梁某妍、美籍華人黎某,同時曝光有1.5萬名小學生在英國留學,很多國人看後都是義憤難平、立書聲討這些黃皮白心的“香蕉人”。

我本人並不是精英階層,對這些人的行為沒資格評判,我只想討論中國還存在哪些問題,與發達國家還有哪些差距,人普遍都有崇尚強大,鄙視弱者的心理。小平同志曾言:“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祖國更偉大富強,才是解決數典忘祖問題的根本,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無味聲討。今天要研究的是“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乍一看論點,簡單思索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快捷的物流快遞,順豐、京東物流快的簡直不要太快,昨夜23時在京東自營購買的商品,今天早上8時到貨,怎麼可能才是美國80年代的水平。這個論點,並不是單一的快遞物流,而是物流成本佔GDP比重,中國社會物流成本大約佔比15%,日本11%,而美國只有8%的水平。也就是說,你郵寄一件1000元的商品,中國需要花費150元成本,高工資的美國只需要80元。經過本人近一個月研究,中國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運輸成本

運輸主要包括水路、公路、鐵路、航空等方式,目前我國主要依靠高成本的公路運輸,成本更低的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佔比很小;而美國恰恰是水路、鐵路等低成本的運輸極為發達。


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鐵路方面:我國鐵路大發展幾十年里程13.9萬公里,但你萬萬想不到美國鐵路里程25.7萬公里,是中國的1.84倍,中間的主要差距集中在鐵路運輸“最後一公里”上,以煤礦為例,鐵路架設沒有延伸到供需最前沿,需要重型卡車中轉或直接運輸,粗略計算運輸500公里20噸煤,煤價500元/噸計算,公路需要2500元左右,運輸費用佔到25%;鐵路需要1200元左右,運輸費用佔到12%。汽油屬於高級能源,而煤炭屬於低級能源,燒油的運輸工具運輸煤炭,是典型的用高級能源運輸低級能源,物流成本過高。


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水路方面:水運是所有運輸單位運價最低的,從重慶到上海通過長江、鐵路、公路運輸集裝箱的單位運價比約為1:2:6。受地理因素,中美兩國水路差距也較為明顯,美國密西西比河橫貫中部大平原,農牧業產品順江而下在新奧爾良出海,東北部工業區依託五大湖注入聖勞倫斯河出海,沿海城市紐約、費城、舊金山等都有可通行的河流,致使美國的物流成本長期處於低位。


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中國水運價值長期被忽視,在各省主政眼裡建一條鐵路,修一條高速公路,開一條航線,都是摸得著、看得見的成績,而水運需要協調各省關係,費時費力看不出明顯成效。以長江水系為例,長期以“黃金水道”著稱,位於我國經濟最發達、最繁榮的經濟區域,國家級城市群就包括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他的發展也面臨的很多困局,一是三峽工程伊始並沒有考慮到長江航運的突飛猛進,通行能力已趨於飽和;二是跨越上百座跨長江大橋,僅武漢市就有十三座,南京長江大橋通航高度24米,大橋下游可通行5萬噸級海輪,上游只能通過5000噸級貨輪,長江流域其他橋樑也參照24米高,武漢長江大橋更是僅僅有18米,橋身過低嚴重阻礙了長江中上游發展,“已成為束縛長江黃金水道開發的最大瓶頸。”

二、管理成本


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中國的物流業在不斷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物流、大數據和智能應用領域。但底層技術的開發和把握與美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供應鏈基本流程考慮,計劃、採購、製造、交付、回收和執行這六個主要環節,需求預測能力、供給和需求的協同能力、庫存管理能力尤為偏弱。而美國這方面表現已非常成熟。

1. 需求預測能力。在物流與供應鏈越來越重視前端的趨勢下,美國企業廣泛地採用網絡規劃設計軟件、大數據分析預測、全過程庫存優化管理等技術,提高預測準確性,實現了全過程最優規劃。

2. 供給和需求協同能力。主要將訂單拉動作為整條供應鏈的動力,美國企業會將訂單均勻分配到所有環節,實現約束理論下的效率最大化。

3. 管理庫存能力。庫存的集中管理、提高庫存流轉效率、 將庫存管理系統同生產與運營計劃、訂單管理系統、產品交付系統有效連接,特別是在電子商務交付的情況下,將庫存管理與線上訂單和快遞交付系統有效連接,成為加快現金週期的關鍵。

三、流通成本

與其憤怒“香蕉人”的傲慢,不如思考中國物流是美國80年代水平

在中國,一個西瓜從田地裡生產出來,一直運到你家門口夫妻水果店,最後被你買走,這之間需要搬運習慣3-5次,從小自耕農搬運到小收購商,再搬運到大批發商,轉運到各城市營銷批發點,再搬運到夫妻水果店,每一次搬運都需要僱傭人來完成,產生新的成本負擔,而這些成本是因為交易流程低效管理導致的,流通環節每減少一次,他的流通成本就會少一分。

我國的永輝超市正在探索這一領域,堅持所有生鮮商品自己直營,並在全國建立起20多個採購基地,以現款直接去農戶家採購。永輝常常是把整個果園包下,自己進行水果的等級分撿,低等級的放進賣場做促銷農改超”超市,通過其足夠的規模和實力,直接針對生產者的現款採購,永輝確立了採購的品種優勢和對抗農貿市場的價格優勢。當馬路市場中的西瓜還是1元的時候,永輝門店中的西瓜卻可以以0.12元的價格進行大量促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