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刻,你對華語音樂開始失望?

用戶65146090


可以說我對華語音樂最失望的開始,便是蔡徐坤獲得了2019年“華語金曲獎。”從此時開始我對華語音樂便開始失望。



首先也們先談談蔡徐坤有什麼代表作?

《只因你太美》,這首歌也是讓我認識蔡徐坤的開始,這個歌名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那麼這個《雞你太美》呢?


上榜原因:B站大神們的推舉,將蔡徐坤捧到了大眾的視野中,結果還被送了律師函。沒有這些大神們,想必蔡徐坤的這首《雞你太美》是不會達到那麼高的播放量的。所以蔡同學對B站的回饋,我覺得有些不合適了。畢竟飲水思源,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蔡徐坤當時擊敗了哪些對手,奪取“華語金曲獎”?

這裡我們用一張圖片來,表達吧。


可以看出蔡同學的對手,有周董,汪峰,王力宏,張傑等人。

這裡大家請認真觀察每個人的表情。

周董似乎有些生氣,已經坐不住了,一臉的不開心。

而汪峰內心的獨白可能是“這個獎拿的,唉……”

王力宏可能最近在國外,不太熟悉蔡同學“歐呦,這個小姑娘表現不錯哦,鼓鼓掌。”

張傑的反應更是直接“鏡頭請不要拍過來,我本來是不想來的,別拍我”


以上僅僅是個人的猜測,大家有什麼別的理解,都可以評論區講出來。

好了,玩笑開完,說點正題。總之,我對華語音樂的失望,便是從“蔡同學”領獎的這日,便已經開始了。

我相信作為一位優秀音樂人,他的作品一定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如果大眾對他的作品一無所有,那麼這個音樂人取得的成就,還作數麼?

觀眾和聽眾的認可,才是音樂本身的價值。


如果身為音樂人,你出名了,但是你的作品,大眾卻一無所知。那麼你不是一個合格的音樂人,因為本職可以創造音樂,讓聽眾享受的能力,已經消失了。

那麼便不再是一位音樂人,或許可以去嘗試一下影視圈。


而一位好的音樂人,他的作品一定是會被傳唱的,哪怕是那種大街上經常聽到的略微帶些“俗味”的音樂,只要大眾喜歡,被大眾所接受,那麼也算是音樂人的。

所以當聽到2019年年度“華語金曲獎”得主時,華語音樂基本在我這裡已經失望了。什麼時候評判標準變得這麼模糊,那我們的JJ,周董豈不是拿到手軟?隨便寫兩句歌詞,就一個獎。


所以,通過這件事,我覺得目前的華語樂壇,需要正視一下音樂創作,很多人說這幾年的音樂,沒有過去好聽了。變得空洞,乏味,缺少了感情色彩。我想這說的一定不是個例,而且確實持續了一段時間,至少我們可以想一下,列表裡的音樂更多的是過去的歌,還是先在的新歌。

縱觀蔡同學的音樂風格,兩三句中文,夾雜幾句英文,反覆重複重複再重複,好了,這樣一首歌就完成了,可以給我獎了吧,我努力創作了。你們喜不喜歡,無所謂,反正我唱完了,也錄進專輯裡了,我是“華語金曲獎”得主,你們快來喜歡。支持我。這就是現實,非常真實。

對於蔡同學,我相信80%的朋友,可能只聽過這首《雞你太美》,還是靠B站的各路神仙,才能讓這首歌傳唱度,變得這麼廣。如果說這個“華語金曲獎”是靠播放量評價的,那麼認了。這個獎人家拿的沒毛病。

但如果是對音樂人整體的認可和肯定,抱歉,請先讓他拿出能讓大眾滿意的作品來。

或許可能會有蔡同學的鐵粉會噴我,但是我仍要提醒一句,我只是從音樂角度客觀的對他評價。倘若不服,先破我理論,隨便找10個人,能說出蔡徐坤2首代表作,能超過3人,我親自給您道歉~倘若不行,那就耐心的客觀去看。


銘秀才看電影


許嵩不退,我就永遠不會失望


用戶318195924676


對華語音樂什麼時候開始失望?

應該是從聽到薛之謙的《醜八怪》那會開始,感覺很不喜歡的一首歌,於是一直在聽以前的老歌,張學友的,陳奕迅的,但是後面的新歌也有不錯的一些,不過也會涉及抄襲等,想想以前的飛兒樂隊,花兒樂隊,林俊杰,周杰倫爆紅的年代,真的是特別愛聽歌,不管是誰的歌,肯定會聽一遍,不像現在,我聽歌都是跳著聽,聲音不喜歡跳過,高潮太一般,跳過,旋律不好聽,跳過,歌詞沒深度,跳過。

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以前的歌,都很耐聽,就比如杰倫的歌,什麼時候聽都不會過時,不像現在的歌,聽幾遍可能覺得好聽,或是洗腦,過後再聽就沒那種感覺了。

還有個原因就是以前的歌承載了我們80 90後的一些青春歲月,所以我們會念念不忘,往後推,可能薛之謙,張藝興,一些流量明星,就承載了00後的青春,不過我看到部分00後也很喜歡以前的老歌。

歌這個東西說不準,當你越來越成熟,就越來越喜歡那些簡單的歌,那些旋律好聽的歌,歌詞引人入勝的歌。


常叔的小雪球


您好,很高興可以回答您這個問題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時候開始對華語樂壇失望的?我相信大家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小編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近幾年音樂選秀節目越來越多,先不說選手們的表現怎樣,單看這些節目的評委就足夠讓人失望了,什麼時候吳亦凡,黃子韜都可以當評委了。

  我們那個時代有周杰倫,五月天,蘇打綠,孫燕姿等非常有實力的歌手!現在的華語樂壇更像是一個快速孵化器!當小視頻平臺能捧紅一首口水歌,甚至能成為經典,再這樣的環境下00或10後會有很高的音樂欣賞水平嗎?現在人們知道謝霆鋒是廚師,許嵩是一個網絡歌手。

  從聽歌軟件的音樂排行榜上可以看出,蔡徐坤、吳亦凡和熊梓琪等明星名列榜首。評價最高的竟然是蔡徐坤!不得不說,至少小編對這份榜單感到失望。

  我們不禁想到幾年後,周杰倫老了,孫燕姿出了娛樂圈,那娛樂圈還剩下什麼?華語樂壇將向世界證明什麼?這樣的水平和那些依靠顏值的韓國男團有什麼區別?不可否認中國音樂確實需要有新鮮血液,但新鮮血液幾乎都是這種風格。

  現在歌手的唱功顯然不重要了,否則楊超越怎麼能成為歌手?如果被問到,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音樂感到失望的?你會怎麼說?歡迎討論


南城憶事


不能說是失望,因為年齡段在這裡擺著,聽歌追夢憧憬未來的時代,所有的歌都好聽,過了那個年齡,似乎歌也定格在那些年代,失去了更新度。當然,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聽歌經歷,另一部分就是天天醉生夢死泡吧K歌的專業酒客,不做評斷。所以,失望與否,都不影響音樂做為一門藝術的長久的生命力。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音樂風格,我們的年齡決定了我們對音樂風格的好惡。客觀而言,華語音樂從來沒有失去競爭力,只是整個人類的聽看習慣在這些年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未來還會發生更巨大的變化。音樂數字化,載體變化風格變化,受眾生活習慣文化習慣不斷變化。從華語音樂圈而言,劃時代性質的音樂人和音樂團體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以出現了,這不是因為華語音樂魅力下降,而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新媒體把音樂帶進了更細化的人群中,音樂對越來越多的人產生越來越深刻的細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懂音樂創作,越來越細化的音樂分類和音樂受眾,那些普遍性的一種風格打掛四方的時代結束了。高山仰止的巨星文化被炒作式的流量文化代替,真正的音樂巨人恐怕會無處可尋了,最後的結果是居於民間以直播等更直接方式與人見面的數量龐大的音樂人群體。迴歸於小,並不見得是件壞事,也並不是什麼華語音樂下降,導致對其失望。藝術之魅力,不去深入體會,片面感觸之後就指桑罵槐,說什麼失望不失望,只會是小家子氣表現。


說叔


從愛情買賣,小三等一系列俗套歌曲後失望了,那時候只不是歌詞俗,曲調還可以,現在吳亦凡大碗寬面,什麼tfboy的歌曲,讓我徹底失望了,


孫朋光輝歲月


自從各種翻唱和傻白甜的歌曲出來後就沒對華語樂壇有希望了


噔噔登峰


1、其實對於蔡徐坤唱歌爛雖然批判,但是還是能理解的,流量明星嘛,忙著忙那沒時間練習歌曲,隨著時間總會慢慢進步的。

2、對於抖音哪個demo也算不上的旋律出來圈錢也無可厚非,哪怕是抄襲我也認了,畢竟填詞,演唱也是需要付出的。

3、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喊麥被稱為歌曲,歌詞不是上天入地,就是橫掃天下,曲調呢,不,沒有曲調,一個四小節拍子,再偷一個背景伴奏,照著詞狂喊,就這東西還能火,還能吸引無數的粉絲。

4、創作者水平差並不可怕,總會有厲害的人出現的,但是大眾欣賞水平低下了,那華語音樂就真的沒救了。


每日電音


從陳百強離世後



Priscilla愛丹尼


我不知道怎麼有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小篇腦子進水了,我從來沒有對華語音樂失望。天有陰陽殘缺,音樂有高潮低潮期。世界上沒有一種藥能診所有的病,更沒有一首歌所有的人都喜歡。每個人欣賞不同,對歌的評價也不同。也許你失望的音樂,別人相見恨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