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規上企業和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武邑縣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截至目前,全縣域無一例感染、無一例疑似,45家規上企業和23個省市重點項目盡數開工復工,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全部重回健康有序軌道。


強化黨建引領,築牢戰“疫”堡壘。武邑縣堅持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落實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積極響應市委“跟我們上”號召,向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發出“亮身份、做表率、跟我上”的動員令,結合“奮鬥型”幹部和“奮鬥型”團隊評選,廣大黨員幹部全部佩戴黨員徽章上崗。他們堅持把黨支部建到抗疫第一線,指揮部、留驗站、隔離病房等關鍵崗位火速成立98個臨時黨支部,把黨旗插在了防疫陣地上,營造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戰“疫”濃厚氛圍。


強化責任落實,織密抗疫防線。該縣滾動調整各項防控應急預案,確保責任落實到單位、任務分解到個人,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防控體系。全縣各級領導幹部全部下沉一線,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形成了群防群治、協同高效的良好局面。各鄉鎮堅持一村一策,充分發揮群眾首創精神,探索形成“吹哨巡邏”“物品代購”等一系列創新做法,築牢農村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全縣誌願者、退役軍人積極行動,累計出動500餘人次,堅決消除管控盲點。


強化信息手段,實施智能防控。該縣全力構建起智能化、數字化疫情防控新格局,委託河鋼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火速研發“武邑疫情防控信息平安系統”,將全縣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工地、教育系統、扶貧幹部、社區居民等20餘萬人納入其中,實現了信息掌控全覆蓋。他們還全面整合“雲上武邑”數據資源,順勢啟動“雲之家”客戶端網上辦公。


強化攻堅意識,開展脫貧衝刺。該縣組織全體幫扶幹部對現有未脫貧戶逐戶排查,大力實施扶貧抗疫行動,積極推動扶貧工廠、扶貧車間有序復工復產,以最大的幫扶力度、最細的幫扶舉措,確保剩餘貧困人口上半年全部脫貧。針對貧困邊緣戶,高效運轉“一二三”精準防貧機制,堅持高頻次監測、動態化管理,建立起信息詳實的數據庫。同時,推進農村電商對農產品銷售全覆蓋,為農民銷售蔬菜20萬公斤、禽畜產品60多萬元,有效保障了廣大農戶脫貧增收。


強化發展思維,恢復經濟運行。該縣第一時間打響經濟“保衛戰”,在全市率先研究出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12條措施》,連同省市有關政策和復工開工要求一併印發至企業主手中,並圍繞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微企業所面臨的資金、用工、物流等難題,精準發力、分類幫扶。縣財政一次性對59家企業緊急撥付資金1700萬元,支持復工復產,2月底規上企業復工率100%,產能恢復90%以上。同時,該縣紮實做好春耕備耕工作,認真組織農機、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的生產流通和穩價保供,並藉助互聯網手段,把技術送下鄉,把服務做到位。


強化商機意識,搶佔市場先機。該縣大力支持虎牌集團、智能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通銀行設備有限公司等金屬櫥櫃企業,快速研發推出智能等離子滅菌辦公文件櫃、醫護人員專用智能等離子滅菌更衣櫃以及金融離子滅菌櫃等系列新產品,在向武漢進行捐贈的同時,分3批投向市場,迅速搶佔了第一市場份額。縣委主要領導牽頭開闢“綠色通道”,推動原產勞保服裝的盈通紡織公司迅速轉產隔離服,原本3個月的生產備案程序壓縮至3天,經各部門協同現場辦公,目前該公司隔離服日產量已達600件。大數據、環保裝備、醫康養、電子商務等一批重點項目,找準市場定位、搶佔市場先機、實現快速成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