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建在村邊20米適合嗎?要注意什麼?

用戶2536874522573


民住宅周圍一千米內一般不宜設立養雞場。因為凡是動物群居,都會產生大量的病菌,且種類多。當然不是什麼病菌都對人體有影響,但也不得不防。一般上來說,養雞場在一地點只能養三批左右,這時要經過徹底的病毒清理才能繼續。就好像風水學中的老宅場,居住了幾百年後位置要換換,否則人丁不興旺的道理一樣。只要你詳細觀察,幾百年的老宅場越在村邊的越興旺?這主要是村邊的空氣清新,細菌積累少。類似你上面的問題,牽涉到幾方面問題:1、養雞場的用地主權。2、養雞場所在的風向位置(包括地勢高低)。以及周圍環境,如樹木等。3、養雞場的衛生狀況等。在目前的情況下很難由居民住宅的人說是否讓。

1、雞場選址   雞場建設的選址要把要建的養雞場的面積、地勢、土壤、朝向、交通、水源、電源、防疫條件、環境等都考慮在內,一般養雞場場地選擇要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1)有利於防疫。養雞場構造的場地不宜選擇在人煙稠密的居民住宅區或工廠集中地,不宜選擇在交通來往頻繁的地方,不宜選擇在畜禽貿易場所附近;宜選擇在較偏遠而車輛又能達到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不易受疫病傳染,有利於防疫。  

  (2)養雞場構造的場地宜在高朗、乾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如在平原地帶,要選地勢高燥、稍向南或東南傾斜的地方;如在山地丘陵地區,則宜選擇南坡,傾斜度在20度角以下。這樣的地方便於排水和接納陽光,冬暖夏涼。場地內最好有魚塘,以利排汙,並進行廢物利用,綜合經營。

  (3)養雞場構造的場地內要有遮蔭。場地內宜有翠竹、綠樹遮蔭及草地,以利於雞隻活動。

  (4)養雞場構造的場地要有水源和電源。雞場需要用水和用電,故必須要有水源和電源。水源最好為自來水,如無自來水,則要選在地下水資源豐富、適合於打井的地方,而且水質要符合衛生要求。   

(5)養雞場構造的場地範圍內要圈得住。場地內要獨立自成封閉體系(用竹子或用磚砌圍牆圍住)以防止外人隨便進入,防止外界畜禽、野獸隨便進入。要考慮到養雞場養殖雞的密度大小問題,養殖的密度到底是多少才是恰當的呢?

  2、養雞場的建設的規模   養雞場建設的大小,要看你打算養多少雞,要是規模大的話,建議建多個飼養區和生產區,雞群分成飼養在各個小區內,區與區之間建有一定的隔離距離,各類養雞場建設之間的距離因以各品種各代次不同而不同,祖代雞舍之間的距離相對來說應相隔遠一些,以60-80米為宜,父母代雞舍之間每棟距離為40-60米,商品代雞舍每棟之間距離為20-40米。總之,雞代次越高,雞舍間距應愈大。每棟雞舍之間應有隔離措施,如圍牆或沙溝等。

  3、養雞場清潔排汙建設要做好   雞場成批養殖每天會製造很多糞便垃圾,因此養雞場建設應建好排汙通道,養雞場內的道路佈局應分為清潔道和髒汙道,清潔道和髒汙道不能相互交錯,其走向為孵化室、育雛室、育成舍、成年雞舍,各舍有入口連接清潔道;髒汙道主要用於運輸雞糞、死雞及雞舍內需要外出清洗的髒汙設備,其走向也為孵化室、育雛室、育成舍、成年雞舍,各舍均有出口連接髒汙道。清潔道和髒汙道不能交錯,以免汙染。

  4、養雞場內的生活區和行政區、生產區要隔距建設 養雞場建設內生活區和行政區、生產區應嚴格分開並相隔一定距離,生活區和行政區在風向上與生產區相平行,有條件時,生活區可設置於雞場之外,否則如果隔離措施不嚴,會造成將來防疫措施的重大失誤,使各種疫病連綿不斷地發生,使養雞失敗。其次,生產區是養雞場建設佈局中的主體,應慎重對待,孵化室應和所有的雞舍相隔一定距離,最好設立於整個雞場之外,因為,孵化室出殼的雛雞最易受到外界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尤其是來自於各種養雞場建設這類病原體的汙染,同時孵化室由於各類人員、運輸車輛進出比較頻繁,孵化室的蛋殼、死雞、死胎、絨毛等也導致孵化室成為一個潛在的汙染源,從而汙染雞場的雞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