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忙碌(996甚至997)和低薪安穩(朝九晚五加雙休),你選哪個?理由是什麼?

長期主義踐行者


🏃‍♀️35歲以前選擇高薪忙碌

🍵40歲以後建議選擇低薪安穩

理由如下:

你不會一直都有力氣996

人的一生有很多角色,在職場裡的工作者身份也不過是四十年(假設20歲參加工作,60歲退休)。

20-35歲是大多數人身體素質最好,角色最少,甚至“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候。

而到35歲以後基本上你要承擔的其他角色就更多了,要教育撫養孩子、陪伴家人等等。

40歲以後,原本身體健壯的父母這時也該70多歲了,各種健康問題會慢慢出現,你有時還需要集中時間去看護他們【此理論參考“生涯彩虹圖”, 舒伯(Donald E.Super)】

你沒有足夠時間去996了。

對大多數人而言,自己的身體素質也在這時開始走下坡路,這時你就不再有體力996了。

很多人覺得時間很長,可以先享受安逸,等待機會,卻沒有意識到人的生理機能到時候可能不會支持這個想法。

你沒有更多的精力

去996了。

很多人說自己在“中年危機”,實際上,所有的焦慮都來源於沒有預先準備

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選擇一份低薪安穩的工作呢?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消費需求會增加

買房、買車、孩子上學、培訓班、出國留學、全家旅遊、父母親人的醫藥費,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壓垮中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沒有前期的積累,40歲以後該如何從容面對這些呢?

此外,高新忙碌的工作能讓你在以後選擇穩定安逸的時候多一些選擇。

“高新忙碌”代表的不僅僅是自由時間的減少,更是職場躍遷的機會。

一個能夠給你高薪的忙碌崗位,必定是有巨大價值的崗位,在這種崗位上積累到的除了薪水還有工作技能、平臺跳板、個人品牌

所有的脫穎而出都有一個加班的背影

如果能夠在高薪忙碌的崗位上度過自己能量最強的一段時間,那麼在40歲以後個人能量逐漸下降的時候,你能獲得的低薪安穩平臺,薪水也不會低到哪去。

因此,請不要在能拼搏的時候選擇安逸,而到該安逸的時候被迫拼搏。

【更多職場問題,記得問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