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再次打響面板行業的圈地運動

面板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圈地運動。核心變量有兩個:一個是國內面板企業在OLED生產線建設上的鉅額投資,已有包括京東方、維信諾、柔宇在內的多家主流廠商投入的十餘條柔性OLED生產線處於規劃建設與量產狀態;一個是柔性屏在電視、電腦和手機領域的大面積普及,尤其是手機領域,OLED智能手機佔有率不斷提高、新型摺疊屏手機迭代創新。

業內預計,今年中國OLED產能將佔全球總產能的三分之一左右,成為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OLED供應國。未來兩到三年,隨著中國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全球產能或將逐步轉移至中國。

面板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向上週期,中國或將藉此成為OLED面板的世界第一工廠。

中國企業技術進步以及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擴張成為推動中國產能釋放的重要因素。從長遠角度看,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擴張,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的技術進步,推動更多中國企業在柔性屏的普及浪潮中加碼技術研發,從而形成一個技術與市場雙飛的良性循環。

圍繞柔性屏的未來,各個廠商展開激烈競爭,競爭的主要焦點在於柔性屏的場景化應用。除柔性屏加持的摺疊屏手機外(如近期華為、三星、柔宇先後發佈的新一代摺疊屏手機),柔性OLED這一革命性技術也在影響著IT、消費、生活服務等各個領域,並帶來大量商業機會。

努比亞的腕錶手機、柔宇牽手LV推出的手袋、維信諾AMOLED柔性屏概念車、奧迪OLED概念尾燈以及LG的卷軸式柔性屏電視均針對柔性OLED的技術應用不斷嘗試,以期形成以包括智能移動設備、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辦公教育等行業領域為中心的顯示互聯生態矩陣,用柔性技術推動萬物互聯時代演進。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各大廠商都在變著法的把屏弄彎,應用到電視、電腦和手機之外的其它地方。聽起來接近科幻的“柔性屏”正在深入日常生活,給人們帶來更多可以任意改變形態的智能設備。未來,柔性屏將成為萬物互聯的主流顯示,柔性面板行業的商業潛力巨大,群雄逐鹿已經開始。

1

柔性技術·兩強相爭

群雄逐鹿中,業內逐漸形成兩個技術陣營:一個是使用低溫多晶硅LTPS技術的主流陣營,三星、LG、京東方等都屬於這個陣營;另一個陣營以柔宇為代表,使用自主研發的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的潛力股,這種ULT-NSSP是一項基於非硅材料的新技術。

低溫多晶硅LTPS是多晶硅技術的一個分支,被廣泛應用於傳統LCD液晶顯示器和固定曲面AMOLED屏產業中。

LTPS技術的優點是技術和供應鏈都非常成熟,可快速投入到實際生產中。京東方使用該技術將柔性屏的厚度降到了0.03毫米,實現了對占主導地位的三星的挑戰,撕開了韓國對面板市場的壟斷。據稱,京東方的柔性屏正在接受蘋果的測試,有機會應用到蘋果的系列產品中。

LTPS技術的缺點是工藝基於硅材料,較為複雜,工藝溫度在450度以上,單條產線設備投資成本高達數百億,很難實現大規模量產。這意味著,使用低溫多晶硅LTPS技術的產品市場售價會很高,這將導致柔性屏的大規模生產受限。

相比之下,ULT-NSSP針對全柔性顯示技術產業的長足發展不斷尋求突破點,採用更精簡的工藝和極低的溫度,以找到全柔性屏彎折的可靠性、高良率和低成本投入之間的平衡點。據柔宇官方報道,柔宇還針對自身屏幕技術特點,自主研發了顯示電路與顯示驅動系統。在全柔性屏產業發展的路上,柔宇已經掌握了一整套不同於傳統工藝的獨立全柔性顯示技術體系,是全球第一個成功實現了全柔性屏大規模量產出貨的技術。據悉,柔宇在2014年首發厚度僅0.01毫米的業界最薄柔性顯示屏,並於2018年正式量產。

2020年3月25日,柔宇正式對外發布採用了ULT-NSSP技術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此次發佈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依然秉承業界最薄厚度的要求,針對目前全柔性屏應用中的摺痕、滑移、彎折後顯示失效等難點一一突破,在可靠性、顯示性能等方面全面升級,多項核心指標領先業界。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憑藉自主研發的智能力學仿真模型,柔宇快速測算不同柔性材料、堆疊結構、貼合工藝對全柔性屏性能的影響,並根據客戶所需制定符合要求的柔性材料與堆疊結構組合,實現高度定製化生產。

在此基礎上,柔宇從器件材料、柔性面板和終端整體三個維度,對第三代蟬翼柔性屏進行了海量立體多維測試。公開信息顯示,柔宇不僅對近百種膜層材料獨立進行了20萬次以上的彎折實驗,還分別對鉸鏈、整機也進行扭曲、刮擦、彎折等可靠性測試。據報道,柔宇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能夠承受20萬次以上彎折,彎折半徑最小可達1mm,整機平整度進一步提高至行業最佳水平。

針對全柔性屏全新的顯示形態,柔宇自定義新一代智能顯示驅動芯片和電路設計。在對比度、色域、響應速度等其他光學參數方面,均達到業內領先的色彩顯示效果。對比傳統OLED屏,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30°視角下色偏JNCD降低至0.6,亮度衰減優越1.5倍。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該模型可以有效解決摺疊屏被廣為詬病的摺痕、膜層斷裂和顯示失效等問題,同時,還可以實現快速量產、按需定製。據柔宇科技介紹,此前第二代蟬翼全柔性屏已於2018年開始量產出貨,並應用於全球超500家企業客戶的解決方案中,同時應用於旗下2019年第一季度已量產出貨的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FlexPai中。目前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在這次發佈會上,柔宇還推出採用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新一代摺疊屏手機FlexPai2。除在全柔性屏方面的升級外,FlexPai2就摺疊屏手機另一關鍵鉸鏈也做了迭代,採用創新全閉合線性轉軸設計實現輕、薄、平整、無縫閉合、任意角度懸停,支持0-180°任意角度彎折駐停,屏幕摺疊後轉軸實現完全無縫貼合,這讓整機更加纖薄美觀。

FlexPai2還搭載高通驍龍865旗艦平臺,支持5G雙模、9個頻段,高度覆蓋包括中國、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全球5G網絡,並配備最新一代LPDDR5低功耗內存和UFS3.0高性能閃存。

從技術角度看,屏幕從“直”到“彎”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摺痕、膜層斷裂和顯示失效等問題更是問題中的核心。一塊摺疊屏由十多層膜層組成,在彎折的過程中面臨著形變恢復、膜層分離、膜層滑移等問題,各大面板廠商在創新實驗過程中更需要對每一層膜層做彎折實驗。

解決了這些問題,大規模爆發才會到來。

在此過程中,柔宇通過三方面的突破加速了大規模爆發期的臨近:一個是解決了柔性屏大規模量產的問題,一個是用智能力學仿真模型有效優化了彎折時面臨的各種問題,一個是將柔性屏的厚度降到了更低——從表面上看,0.03毫米和0.01毫米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卻需要更多有關製成工藝的探索與創新解決非常多的彎折問題。

隨著摺疊屏手機和全柔性屏市場的爆發,柔宇必將憑藉其技術突破一時領先,其技術方向也成為友商的參考,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提升。

2

行業加速·圈地競賽

目前各大廠商都在做兩件事情。

一個是不斷加碼技術研發:以柔宇為例,目前已擁有30多個實驗室、4個研發基地、3000多項知識產權,團隊中技術人員超過60%;京東方在重慶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總投資高達465億元(正如前文所言,LTPS技術投資成本過高),建設面積接近97萬平方米。

一個是嘗試在不同場景中應用柔性技術,用柔宇的話說叫“柔性+萬物”。最熱門依舊是手機、電腦和電視等領域。

去年年初,LG在CES展上發佈了一款型號為LGSignature OLED TVR的電視。單從表面上看,所有人都會以為那是一隻黑盒子,從長寬比上完全看不出那是一臺電視,但它真的是一臺電視。開機後,屏幕會從黑盒子中緩緩升起後,一臺4K65英寸的電視就呈現眼前。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這便是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的LG卷軸式柔性屏電視。除了卷軸式柔性屏電視,LG還推出了壁紙電視,並正在考慮發佈柔性屏手機。3月初LG曾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一項2016年的專利,該專利描述了一種側面可拉伸顯示設備,疑似將被應用到LG的手機項目中。

今年初,LG在北京新地標中國尊掛上了一塊OLED柔性顯示屏。時間往回拉兩年,2018年的CES展上,LG展示了一個92英寸的超級柔性屏幕,整體像素高達20億。綜合來看,LG採取了非常韓國的做法,既想做上流供應鏈又想佔據C端消費市場,全面主導市場。

圍繞柔性屏市場,中韓企業的競爭很快將進入白熱化的狀態。柔宇提出的“柔性+萬物”或許將成為決定未來局勢的關鍵策略。

提到“屏”,我們立刻會想到手機、電腦、電視以及智能音響等硬件產品,但未來“屏”的價值或許將不再止於常規意義上的硬件上,服裝鞋帽、桌椅沙發乃至圖書手冊等,都可以與“屏”進行結合。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照片會動的報紙走進現實世界並非不可能。

柔性屏或許會引發一場時尚變革。

在市場與技術的雙重挑戰下,柔性顯示技術未來的潛力巨大,機會也巨大。群雄逐鹿中,技術研發與戰略眼光缺一不可。

目前看來,柔宇在技術上領先一步,具備先天優勢,戰略佈局也初見雛形。其它廠商的產品創意也可稱得上驚豔。在這一眾廠商的推動下,柔性技術必將促進更多領域創新發展。“柔性+”戰略雖由柔宇提出,但必然會引發友商的跟進,必然會引發一輪激烈的競爭。

柔性技術與萬物的融合,將會在競爭中加速,真正驚豔的創新其實還在醞釀中,柔性技術的進步將成為引爆創新的重要基石。

3

兩條賽道·並駕齊驅

深入“柔性+”戰略,我們可以發現,柔性技術的發展改變的將不止是這個行業本身。而單一面板廠商單從技術能力入手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柔性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柔性技術的發展,必須與其它行業深度融合,才能撞碰出更多火花,實現兩條不同賽道的共同發展,並駕齊驅。

作為柔性技術與“柔性+”戰略的先行者,柔宇正在利用其技術創新與各行各業展開深度合作。在3月25日的在線發佈會上,柔宇宣佈與中興通訊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柔宇將為中興提供全球領先的全柔性顯示屏,柔性傳感器以及柔性電子產品相關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中興通訊也將為柔宇提供全球領先的5G通訊技術以及解決方案,在智能終端的設計與生產製造等方面給予支持。

柔性屏,再次打响面板行业的圈地运动

柔性顯示技術的特點是門檻高,隨著各行各業以及消費者對於顯示屏需求的提升,柔性屏將變成稀缺資源,這將促使柔性OLED不斷以創新姿態迎接挑戰。柔性顯示技術將成為未來商業變革的重要推動者。

柔宇與中興:一個處於手機行業的上游,本身就是稀缺資源;一個處於手機通訊行業的上游,擁有相對穩定且成熟的5G技術。兩者的合作將推動5G摺疊屏手機的穩定發展。中興通訊有望在未來終端市場找回失地,柔宇藉此更是可以加速其柔性屏在市場中的進化。

推而廣之,柔性屏的發展,打響的不僅是面板行業的圈地運動,或許會有更多行業因此重新定義格局。智能硬件、服裝鞋帽、汽車出行甚至是航空飛機領域,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18年的時候柔宇就與AIRBUS展開過合作,開始聯合探索將柔性技術帶進飛機中。

目前,柔宇已經與全球超500家企業客戶,在智能移動設備、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辦公教育六大核心領域展開合作,促進柔性技術在各個場景下的創新應用。

不誇張的說,“柔性+”將帶來一輪柔性革命,徹底改人機交互方式的同時,還將改變人與世界的交互方式。當然,產業格局非一朝形成,改變同樣如此。但面板之下,洪流正在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