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一年前,我去辦健身卡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我要瘦成一道閃電,亮瞎你的眼。

結果呢?

堅持了一個星期每天打卡發朋友圈,第二個星期的時候變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再後來去不去健身,全憑心情。

兩年的健身卡,基本上第二年再沒踏入過健身房,怒我“不爭”,又不自覺的陷入自我放棄狀態,有點可悲。

在工作中,很多人也是如此,常常給自己定一個月或者一星期的學習計劃,想到一個月後自己如何如何“蛻變”,就和打雞血一樣。

結果堅持了3天就給自己放假了,也全然忘了當初的“鴻鵠之志”。

每個人都有惰性,能夠克服這種惰性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

然而如何去做,這是一個難題,直到了解了“微習慣”這個詞,很多人完成了自救。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1、什麼叫做“微習慣”?

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山田本一,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兩次奪得世界冠軍。

記者曾經採訪他:取得這樣驚人的成績,有什麼方法?

他說:我憑的是智慧。

真的是這樣麼?十年後,山田本一揭曉了答案:目標細化。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這樣寫的:

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向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也同樣如此,直到全程結束,我都很輕鬆跑完。

一開始不懂這個方法,我總是被遙遠的路程嚇倒。

微習慣與職場目標細化的原理相同,也就是通過分解你的計劃,把工作或者學習揉碎,變成一個微型版本。

例如:你打算每天吃完飯做100個仰臥起坐,減少成為每天做5個;每天看書1小時,改成每天看書5分鐘;每天練書法30分鐘,改成5分鐘......

也就是說,把你原先的“宏偉目標”,縮減成為一個小型的目標,小到你覺得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開一個好頭,然後形成良好習慣,促進長久堅持,之後根據完成習慣,可以酌情加大工作時長,通過這樣的方式,給自己一個全新改變。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2、“微習慣”有什麼作用?

我們都知道,人是有惰性的,“微習慣”的最初目標,就是和自己的惰性做鬥爭,具體作用如下:

1)再也不會懼怕完不成自己定的宏偉目標;

目標有時候就像一座大山,你從心裡有意無意的就抵制了,認為自己完成不了,其實最大的敵人不是工作,而是你自己。

通過打造讓自己可完成的“微習慣”,跨出第一小步,步子雖小,別小看它的威力,慢慢養成習慣之後,就可以放心的邁大步了,到那個時候,你定的大目標也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2)告別挫敗感;

完不成計劃達不成自己想要的效果,不經意就買下了一顆炸彈,讓自己垂頭喪氣很是挫敗,可是當你完成就算是一個很小的目標的時候,成功的感覺就會取代了挫敗感。

你要知道,一個人需要外界肯定,更需要自我肯定,完成小目標也相當於給自己的一個肯定,信心一定會比什麼也沒有做成強。

3)給你前所未有的動力;

成功是會上癮的,習慣也是。當你發現你所堅持的東西慢慢的得到回報,你會想要再一次取得成功,一次、兩次、三次......你的內心在呼喚,會產生無窮盡的動力。

微習慣很容易就完成,可是日積月累的作用會讓你體驗到成功的快感,也因此讓你產生前所未有的動力,也就不會輕言放棄了。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4)化被動為主動;

有時候我們完成工作就是,不到最後一刻都沒有緊迫感,更不會給自己壓力,可是隨著時間的臨近,慢慢的就焦慮了,在焦慮狀態下完成的工作,質量可想而知。

養成一個微習慣,把工作分階段分量完成,自己也不會覺得那麼難以完成,而且時間充分,無意間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了。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3、如何打造自己的“微習慣”?

1)制定計劃;

萬變不離其宗,想要完成工作,想要形成習慣,計劃是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做一份你覺得很容易達成的計劃,例如每天看2頁書,要求不高,但是在前期大腦尚未形成習慣的時候,以能夠達成並堅持為主,目標的制定,不能損耗自己的意志力。

建議新手的計劃裡,一週養成的習慣目標不要超過3個,只有“不費吹灰之力”完成,自己才有動力的堅持,記住。

計劃不要滿滿當當,留一點可以彈性空間,否則在自己有其他更緊急的事情需要去做,導致完不成的時候,很容易就把習慣打亂,要知道,堅持需要很久,但是放棄,也許只是5分鐘的事情,我們要儘量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

既然是習慣,註定它的特徵就是連貫性,規律性。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2)制定獎勵;

小時候,我們每次拿到老師發的小紅花,總是滿心歡喜,接下來的時間也會充滿動力去努力,為下一次的小紅花做更大的努力。

同樣的道理,小時候的那些做法其實也可以照搬照套到工作上,如果你喜歡美食,那麼可以在自己完成一個計劃之後獎勵獎勵自己一頓好吃的,如果你喜歡看電影,那麼就獎勵自己一晚上放縱,好好去看一場喜歡的電影。

制定獎勵策略就是為了激勵自己堅持,也是對自己階段性努力的一個認可,當你認可了自己的努力,你就會更有動力去做,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當然了,制定獎勵不能太頻繁,否則就沒有了新鮮感,建議一週一次,自己制定獎勵的標準,可以選擇第一週完成計劃的80%就獎勵自己,然後慢慢提高,第二週100%完成再獎勵,第三週120%做獎勵......以此類推。

具體情況自己去制定,這裡只是給一個建議。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3)每月回顧計劃完成情況,總結;

通過回顧每個月完成指標,讓自己更加清晰自己完成計劃的情況。

當然了,要養成習慣必須是要在計劃的點內100%完成的,只是對於新手來說,一開始便要百分百完成有些困難,所以第一週或者半個月之前的時間,先讓自己形成“必須要去做”的思維是最重要的。

之後的時間,一定要努力做到100%,然後每個月回顧,總結是否下個月可以加一些任務量,或者其實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也可以適時調整自己的計劃。

其實每個月去總結,這也是一個小習慣,可以納入“微習慣”的範疇。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4)調整計劃;

如果你在打造“微習慣”的過程中 ,發現自己的精力或者能力超出了制定計劃的範疇,讓你慢慢的感到牴觸的時候,千萬不要硬碰硬。

建議的做法就是調低自己的計劃量,在一個自己能夠接受並且舒適的範疇,這樣才有助於自己堅持下去。

比如,你本來制定了每天看2頁書的計劃,可是進行的時候發現,下班太晚了,回到家很累,你不想看書,那麼你可以調整為只看1頁,甚至把看書的這一個計劃去掉,調整為運動十分鐘,把看書的時間調整在週末。

這只是一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所有的計劃都是動態的,都是為了我們先養成一個小小的習慣。


計劃周密,卻永遠堅持不過3天?這個習慣,完美解決

總結

以上就是“微習慣”的介紹,大家可以從小目標開始去做,當然了,這樣的微習慣並不會讓你在短時間內就完成多大多大的偉業,卻可以讓你消除壞習慣培養好習慣,讓生活、工作態度變得更加積極。

邁出第一步,還擔心自己做不好後面的大步麼?

改變就是從最細微的事情做起,一起動起來吧,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