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對方方的作品比較瞭解,評一評怎麼樣?

二叔5418


凡文學愛好者都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我國文學成就最輝煌時期。方方是這一時期眾多優秀作家中的"姣姣者",在一流作家中也是排名靠前的。最後能成為湖北省作協主席,也算實至名歸。

"埋沒才華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其做官"。這句話誰說的記不得了,但再一次在方方身上得到驗證。其作品從此也少了不少"感染力",更糟糕的是"官"也做得"差強人意"。

方方的腸胃不適合消化"官飯",最終也就沒有收穫"官票"。現在想想,這也是方方人格的亮點。

方方作品現實、直率、激情、良知,在表達上嫉惡如仇,悲天憫地,一吐為快,有"俠女"風範。比起同時代的女作家,比如張抗抗、張潔,遲子健,稍後的池莉、鐵凝等,辯識度很高。

雖然方方早、中期的作品,幾乎都讀過(現在家中還有保留) ,但長年漂流在外,又間隔這麼多年,真的是一篇(一部)都說不出來了。請原諒。

但對方方形成的概念還是深刻內心的。

作為作家的方方肯定是成功,而且是優秀的。


王平987


武漢早期階段以雨情的爆發為基點,可分為四個階段,1、少作為階段;2、宣佈人傳人階段;3、封城以後;4、建立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

方方的日記潛臺詞,以及她的那些擁躉,都把第一階段作為重點,認為這個階段,如果講實情,用後來的嚴密操作,就可以全面控制疫情,這個缺乏病毒傳播基本醫學知識的判斷,我們看現在西方騷操作,瑞典、丹麥、英國放棄抵抗,其實也是基於新冠病毒特性,只要新冠具有潛伏期傳染,以及無症狀傳染,所有控制手段都是延緩傳染的規模和速度的行為,並不能徹底根治,所以方方們的憤怒其實是她的無知造成的,未必是真相。


jiji6699


圓圓,你用看似悲憫的文字表現了滿心的怨天尤人,充滿了對武漢和現實制度的不滿。

你沒有任何說得通的看起來善良的實際建議來幫助武漢,充滿了在大災大難之際對現實的指責和憤怒。在全民和國家都在遭遇極端困難的需要精神鼓舞的情況下,且不談靠前一點去和社區大媽一起守在路口做體溫檢測的志願者,你竟然看不到舉國之力為搶救武漢所做犧牲,看不到那些日夜不眠、三餐不進為武漢千里送援的普通農民; 那些完全可以和你一樣在家裡寫全國日記、卻星夜隻身奔赴武漢的置身於高密度病毒包圍下的和你差不多年紀的醫護人員!

——是的,疫情兇猛,打亂了一切。倉促之下,唯有救命!但是,人無完人,從來就沒有什麼算無遺策。參與抗疫的全體武漢人,全體湖北人,全體中國人,誰也沒有預先進行過這麼突襲而來的巨大天災的救援演習。很多事情只有當機立斷,從善心而發,做了再說。

也有很多細節因為具體執行者人格和素質的差異而出差錯——但是,我想,永遠都是救火時先衝上去潑水,而不是站在老遠指責救火隊員潑水的姿勢不對。

難道不是嗎?

你! 良心在哪?!


一線探測收老貨


致敬方方。致敬華生。


用戶1563096697


陰狠毒辣鑑定完畢


清125322506


一個仔細咀嚼身邊的小苦痛,便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的小女人寫的日記,不看也罷![呲牙]


氣吞萬里如猴


‘’——也談方方日記——

     自古議和派、幽怨派與投降派基本都是文人,還不如荒野村夫的倔強樂觀,所以每遇大事每逢大難多見文人悲慼戚難見文人有做為!

    近幾天才知方方,知方方日記,於是搜了幾篇,看了評論,感嘆自己後知後覺。

    苦難中人需要抱怨宣洩也期望尋找帶來苦難的責任者,而方方日記巧妙的給了人們設置這種出口,在情緒支配下,方方也被人們冠以當代魯迅之名。

對方方日記表示不屑,天災人禍本是命運的人生常態,每天都在發生,只是這一次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城。

    真正的智者勇者鬥士與戰士從來不會家中抱怨哀嘆,從來都是提出解決方案,衝鋒在前不畏生死。而方方無非重複歷史上無數文人重複著的事情:坐在自己溫暖的家中,泡著一杯熱茶或咖啡,寫著或哀怨或抱怨的有文采的文字段子,謂之日記。

    如果當年魏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上看到的記錄的刊發的不是最可愛的人,而是方方這類文人的悲慘日記,哪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哪來中國人一洗百年屈辱的偉大勝利!要戰勝苦難獲得勝利,無論個體與群體,必定永遠依靠自我強大的意志力和樂觀的精神信仰,再依靠國家與人民強大的援手,斷無半分可能是依靠哪怕一星半點如方方這種文人不合時宜的哀鳴!

    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天災人禍疫情發生後,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對疫情對武漢的態度行動與舉國之力的強大迅速的馳援,因此武漢才有了希望,而人活著與堅持就是因為看到了希望。

    對那些吹噓方方為魯迅的人,我更只有嗤之以鼻,說句不厚道的話,感謝疫情全球爆發,我們才更加知道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強大與幸運。

方方日記毫無價值,因為人生快樂也依舊,人生苦難也如常,而你看到黑暗世界也黑暗,你看到光明你也光明,你看到希望,世界也有希望!

    網上對方方褒貶不一,各有理由。

​​的確,真實的聽說,但是評判和導向太明顯,所以,給人的感受不一樣。

    ​​我還是定義為她算得上有一定話語權的精英吧,所以能夠在看似事實的的事件面前指手畫腳,實際上,她什麼也沒有能力去做去行動,所有的能力就是動嘴巴皮子,很多事情,別人做了是應該的,做不到就是她嘴巴能夠做到的!!!

    ​​這種典型的屋裡悶的人物寫的東西也就只有被屋裡悶的人推崇,因為,道聽途說多好,指手畫腳多體面,多能夠顯擺自己的立場能力!!

    ​​這也代表一種趨勢,做事的永遠比不上拿筆桿子的!!做的多錯的多,就是因為有她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人的瞎指揮,自己吃著白米白麵,卻不知道白米白麵換成粗糧能救更多人之類的所謂好心人辦的卻是壞事!!

    ​​喜歡吹捧,沒有想過,吹捧她的人都是紙上談兵的隊伍!!所謂精英,不過如此!!

    ​​中國需要有行動力的精英,需要懂得付出感恩有決斷力的精英,而不是方方那種被人利用不知可恥的寵壞了的老巨嬰!!"


懿德柔嘉


方坐家的心一直都是冰冷的,沒有熱過;方坐家哼著的曲子,只有哀樂,沒有停止過;方坐家的眼睛,一直都是緊閉著的,雖然陽光透過窗戶就在她的身邊,一步之遙,睜開眼睛就可以看到,抬腿就可以走進陽光裡。她堅定地拒絕了睜開緊閉的雙眼看這個世界,選擇了只用聽來感知這個世界。窗外有失去親人的哭聲傳來,是那麼的悲切,聽者不由得隨之落淚[流淚][流淚][流淚]。窗外,街頭忙碌的志願者和防疫人員,不能只停留在那裡哭,還有幾百萬人等著吃飯,醫院需要的大批醫療用品等待運送。再遠一些一所醫院裡,醫護人員圍著病床低頭站立,病床上躺著一位小孩子,床頭立著兩個相著黑白照片的相框,一家人都在這裡了(寫到這裡眼淚真的止不住[流淚][流淚][流淚][流淚]帶著淚目繼續),醫護人員淚跡未乾的,又轉身繼續著忙碌著。 終於,遠處傳來了歡送的聲音,聲音太大了,有點刺耳,頭腦裡哀樂一直都在不停的演奏著,兩種聲音混在一起太不協調了,讓方坐家的頭腦有些承受不了,像貓那樣快速的甩頭,把外界傳來的不和諧的聲音甩出去,再緊緊關好微開的窗戶,用毛圍巾遮擋住掃過臉龐的陽光,長舒一口氣,清淨了,沏一杯咖啡,抱起了狗,沉浸在了頭腦裡哀樂的意境中,這才是真正的享受。遠處的街道邊,更多的人流著淚歡送著一輛又一輛駛過的大巴車,大巴車裡的人,也是淚眼漣漣,車上車下,哭成一片……


潮起潮落潮流湧


挺方方的最主要有兩類人,一是單純的受到疫情傷害和影響的人。他們善良地認為在為他們說話,把方方寫的這些日記的動機者得太單絕。二是國家情感和價值觀對立者。他們一邊挺方方,一邊暗中觀察風向,看看方方能走多遠,然後決定自己的行動。


王奚棟


我也叫建華。記得從懂事起,父親就不斷詮釋這個名字的深刻意義。齊建華的文章我沒看到,不加評論。但方方的日記我看了好多篇。真實的看法是陰暗色居多。遠的不說,近幾日那十里相送,驚天一跪的令無數人淚奔的情景在方方的日記中看不到。她還將幾萬援鄂的逆行英雄們稱為"勞務大軍"…… 就這一點,方方,方方們已讓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不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