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接近尾聲,你贊同學生復課嗎?

心海微藍1


疫情接近尾聲,你贊同學生復課嗎?

家長也是矛盾體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不少家長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要學校早點開學,但同時又害怕開學,因為一旦開學了,孩子們的健康狀況又會令人擔憂,到底要不要開學呢?其實大家也很矛盾。

在我看來,現在通知復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為什麼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就現在看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清零了,現存確診的也都已經在隔離治療,在這種情況下通知確定要開學要復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因為從通知開學,到真正開學也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內,以中國取得的抗疫成果來看,樂觀估計,疫情只會得到更好的控制,所以到了那時候開學復課也沒有什麼不妥。另外,在政府的嚴格管控之下,各省的教育廳都會根據當地疫情制定出適合本地的開學方案,錯峰開學、封閉式管理等,一定在確保足夠安全的情況下才敢宣佈開學時間。並且,各個學校肯定比我們更擔心出現問題,他們一定會採取各種措施,手段來控制預防。

學習固然重要,但保護我們學生的健康才是第一要務!

關於開學與否,您持什麼態度?

歡迎在下方留言!


大語文世界


疫情接近尾聲,我贊同學生開學。第一,儘管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但疫情的嚴冬已經過去,通過我國強有力的措施,疫情的最後勝利基本在握,儘管國外疫情肆虐,境外輸入病例增加了我國的風險。但我們相信政府,我國已經具有成功的經驗,一定會保護好人民的。第二,從教學效果上看,在家上網課畢竟沒有學校的效果好。孩子的注意力,和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是不可比的,隨之而來的觀察、分析、思維能力也是大不如學校課堂。第三,宅家上課一天至少6節課要面對電子設備,嚴重影響孩子的視力,加之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本來網課就夠多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還要玩遊戲、看抖音。長此以往,孩子的視力簡直不敢想象。第四,孩子整天坐在椅子上聽課,對身體健康、發育不好。課餘時間很短,不能像在學校能上體育課,還有很多有趣的文體活動,不僅鍛鍊了身體,還能讓學生增長才幹。最後是孩子們整天宅在家裡,枯草無味地聽課、做筆記,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在學校課餘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是其樂無窮的,尤其是小學生。所以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學校嚴格做好開學防控方案,爭取早點開學!


知名看淡


我覺得這個問題國家教育部和各個省市的教育部門的考慮已經很到位了,我們服從就好了。

疫情接近尾聲,不代表疫情結束,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不完全勝利絕不收兵的想法是最正確的選擇。

首先,分批開課挺好。高三初三先開課,他們面臨畢業,自制力也高些,其他年級暫不開課還可以騰出教室,拉開距離。高校畢業年級涉及就業,可以比同校其他年級早開,也是明智之舉。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應該放在最後。

其次,口罩和經常洗手對個人防護至關重要。可是小學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和幼兒園的孩子,在家長一對一的監護下恐怕都很難做到,如果放到四五十人的群體中,這兩項防護的關隘恐怕是門戶大開,形同虛設。

第三,小學生大多沒有專用飯堂,就是在教室吃飯,這個時候,四五十人擠在一起,一米的距離,隨時消毒,您覺得可能嗎?是不是細思極恐?

個人認為,相信我們的政府決策,這些問題政府都會替我們考慮,我們堅決服從就可以。堅決服從政府的決定,是儘快讓孩子全部迴歸校園最好的辦法!


淡然無極001


疫情在我國確實已接近尾聲,全國大部分地去恢復了生產,各行各業也都陸續復工,車水馬龍的景象又漸漸回覆,但對學校什麼時候開學?開學需要什麼條件?怎樣做好防禦?等等成了如今的焦點,說實在的贊不贊成學生復課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相關部門做好調研之後決定的,就象當初大家在討論3月1日學校是不是能開學一樣,我們選擇相信和服從就好。

鍾南山院士明確地提出了具備復課你幾個條件,各地教育部門也嚴格地按要求去執行。我們已經接到文件,明確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4月7日開學上課。3月23日也就是今天各學校要求外地的老師返回學校所在地隔離14天,並每天按要求上報各種健康資料,同時也要求即將返校的初三,高三學生隔離14天,並每天做好健康調查登記,學校按一生一檔,嚴格履行,最大限度地保證復課的安全。

在復課前學校都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昨天我已經接學校通知,我們學校明天按要求開展預情防控演練,所有高三年級的教師,及所有相關部門的人員按要求參加,而且教育部門領導,各兄弟學校領導,各校畢業班班主任參加觀模。防控演練的目的是以防萬一會發生的意外,從各方面做到萬無一失,會學校全部復課打基礎,從思想上從行動上都高度重視,這一點某種程度上比家長更重視。

高考中考在即,對畢業班的學生來說又是戰場。正常的教學秩序,正常規律的學校生活對他們尤其重要。4月7日開學上課,對高三學生而言離高考也只有短短60天,這也是學生們決勝高考的關鍵時刻,只要具備了復課條件的地區都儘快復課,這對學生能更從容地參加高考中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國如今獲得疫情的勝利,來自於14億國人的共同努力,孩子是祖國未來,在教育和安全方面我們從不馬虎,相信各級教育部門,相信學校,我們也能象其他部門一樣儘快讓孩子們重新回到正常的學習上來。



蟬之羽


疫情沒結束的話,我不贊同學生復課。作為老師,儘管我自己非常希望復課,但是希望跟現實是兩回事。如果不能做到萬無一失,是絕對不能復課的。原因如下:

第一,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學生能不能復課並不是用嘴巴講講的。其實很多那個學校都已經做好了復課的預案,包括購買了許多防疫用的物品,比如這個紅外檢測儀,還有那個額溫槍,包括口罩,有一些地方替學生也準備了這個口罩。

但是你要想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大一點的學生,他可以根據目前這種形式,對自己做好保護。但是這個小一點的學生,他們沒有這個風險意識。就算你讓他戴口罩去上學,那麼你能保證他們不把口罩摘下來?老師不可能全程監管到位。

第二,疫情接近尾聲,只不過指的是我們國內疫情。國內以前很多地方都已經清零,都有20多天了,並且包括湖北都已經好轉,可以說是尾聲了。

但是這個境外輸入,現在形勢是很嚴峻的。昨天統計出來的數據,境外輸入的比率非常高,只有國內保持零增長,境外輸入壓下去,發現了特效藥,或者疫苗研發成功,疫情才能算結束吧。這都需要時間。

第三,不管是大學校,還是小學校,起步都是幾百個學生,像我的學校是五千人左右。這麼多的學生,在以前沒有徹底結束前,貿然開學。風險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只要有一個學生出了問題,那麼全班學生都會有風險,然後在這個班上課的老師。老師再上辦公室,其他老師再到其他班,然後所有學生回到家裡。你就想一想這個擴散的速度,是可能引起一夜之間爆發的。

第四,其實每所學校的預案都做得非常的詳細,非常的到位,但是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像我們之前為了能開學,都是要求老師,包括學生,在非必要情況下,要減少流動。然後每天做好體溫測試記錄等。可是你說得再多,總有些家長帶著孩子不打招呼就去了外地。你說真的有事,當然也可以出去,但是很多家長都是奇葩理由。說來說去,還是覺得疫情好轉,沒有風險了。反正學校也不能開學,那我就帶著孩子出去打工了,等你開學我再回來。反正線上教學,在哪都不耽誤上課。

路上風險多大呀,像鄭州那個郭某,廣東那個出國女,都是發現後被確診新冠的。跟他們當時一起坐公交和地鐵的人,誰能想到自己身邊就坐著個確診患者呢?如果再沒有戴口罩,那好,感染了自己也不知道,畢竟潛伏期十幾天,這十幾天裡,自認為沒事,解除其他人,想想都覺得可怕。

最後,我作為老師,非常非常希望快點回到校園,因為感覺上直播課比在課堂講課累多了。但是,理智告訴我,目前還不行。我也知道家有神獸的父母們是多麼盼望著開學,因為我家也有倆小神獸。但是,我想說,遇到事情不要慌,挺住了,再堅持下,開學會有噠。





一個愛狗狗的語文老師


贊同疫情不重要的地區可以叉開上學。


我們始終都是在演戲


首先,復學根本不是什麼要緊之事

其次,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之地,一個學習動輒幾百人,多的幾千人,萬一出一個感染病例,後果極其嚴重,既無法就地隔離,也不能讓所有學生都回家。道理很簡單,出現一例,就肯定還有數個被傳染而沒有發病者。

很多中高三家長非常著急,非常擔心孩子在家,會影響高考成績。這個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高考錄取,表面上看的是分數,實際上看的是排名。如果每個省統一步調,都在家學習,那疫情對所有孩子的高考成績影響是相同的,雖然會影響分數,但不會影響排名。因此,只要各省統一全省各個學校的復學時間,其實是不會影響孩子們的高考成績的。

本人在此呼籲各省教育主管部門,切忌冒險復課,一旦出事,後果極其嚴重。





夜夢枝葉


堅決果斷復課。不能再猶豫了。


一個口罩足夠了


疫情接近尾聲,你贊同學生復課嗎?

疫情接近尾聲,我贊同學校復課。

截止3月22日,全國衛建委報告在全國範圍內沒有在新增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只是部分省市有境外輸入病例,對於境外輸入的病例,國家己採取了強有力的防範措施,對國內疫情或許沒有影響,這就表明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教育部規定,在一個地區,如果在兩個隔離時間內再沒有發生病例,就可以舉備開學條件。二是根據家長的意見,現在很多家長都強烈要求學生復課,如果再不復課,就會影響高考和中考。三是各級各類學校已經做好了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學校購置了檢測設備,落實了防控措施。

所以各地區基本具備開學的條件,完全可以開學了。


楊德福8086


學生,是我們的未來,復課不是關鍵,如何保護他們,才是討論的關鍵!

昨天聽羅胖的分享,講到中年危機的問題,有一個觀點,來自物種進化的理論,大意是,人到40~60階段,自身的調節,使得人的基本功能從繁衍過渡到了培養呵護下一代,而20歲之前的人,基本處於吸收成長學習進步提升的階段,他們在逐步變得強大健康積極知識豐富,以便在25~30左右完成對下一代的繁衍,實現物種的進化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我們中年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我們的經驗知識經歷能力等等,建立良好安全的環境保護他們,完成這個動作,我們便進入了老年……

我認為這還是很有道理的,這也很好的對人不同階段的重點,進行了劃分,各盡其責!

因此,我們應該從更長遠的角度去看目前的疫情。在災難面前,有什麼比生命的延續更重要的呢?我們不能為了考試而去上課,不能為了升學率而去冒險!

辦法總是比困難多,而困難讓我們的生活經歷更豐富,讓我們更加明白生命的意義,我們總是在戰勝困難之後得到更本質的飛躍和成長!這是比上課更為重要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