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皇帝在湖北莫名失蹤,三百多年後一農民獻出玉璽,真相就此揭開

元朝末年,朱元璋揭竿而起,最終建立了一個以漢人為主導地位的政權,明朝。在封建時期,由於有土地兼併這個死結在,任何王朝都會迎來末年,明朝自然也不例外。

相信有不少朋友會對明朝的滅亡扼腕嘆息,進而產生一個知識誤區,明朝是滿清入關後才滅亡的。但其實並不是如此,明朝的滅亡,早在滿清入關之前,滅亡它的還是個公職郵差,大順帝李自成。

該皇帝在湖北莫名失蹤,三百多年後一農民獻出玉璽,真相就此揭開

明朝末年,由於崇禎帝的優柔寡斷,加之明朝將領的養寇自重心裡作祟,出身郵差的李自成徹底做大。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大順國就此成立。

當時的李自成佔據著關中,襄陽等地,可謂是兵勢浩大。按照慣例,他只要幹翻了北京城的崇禎帝,其他地方便可傳檄而定,這天下也就姓“順”了。

該皇帝在湖北莫名失蹤,三百多年後一農民獻出玉璽,真相就此揭開

不過李自成當時並沒那麼大的胃口吞掉明朝,他想慢慢來,雖然帶兵直逼北京,但這時候卻只想裂土封王罷了。明史之中如此記載,“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李自成表示,只要崇禎把西北一帶割讓給他,並封國王,他就願意撤兵從此與明相安無事。等到將來朝廷擋不住關外胡虜的時候,李自成也是不介意幫一把的。

該皇帝在湖北莫名失蹤,三百多年後一農民獻出玉璽,真相就此揭開

李自成這個要求其實並不過分,因為當時的關中之地早已在其掌控之下。就算崇禎再不願意,這也是既定事實,李自成要的無非是個名聲,給了又何妨?但末代皇帝崇禎是個直脾氣,一點都不肯妥協。於是李自成在惱羞成怒下出兵,僅僅幾個月就從陝西打到了北京,同年三月十九日,大順軍攻破北京城,崇禎自縊煤山。

史書記載,這時候的李自成其實內心很彷徨,整個北方根本沒有多少他的人,大多都是望風而降。李自成最想要的就是時間,只要給他三四年,天下局勢便穩當了。

然而就在這時候,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大開城門迎後金入關,在兩方夾擊下,根基不穩的大順軍一潰千里。

該皇帝在湖北莫名失蹤,三百多年後一農民獻出玉璽,真相就此揭開

1645年,窮途末路的大順軍來到了湖北通城,就在這裡,大順皇帝李自成竟然莫名失蹤了。野史記載,李自成是經過九宮山麓時,被當地民兵姜大眼誤殺。

這個理由並沒有得到大多數史學家的認可,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三百多年後,蘭州一農民站了出來,他獻出了家傳的族譜和玉璽。

該皇帝在湖北莫名失蹤,三百多年後一農民獻出玉璽,真相就此揭開

根據其描述,當年李自成兵敗來到湖北時,自感奪取天下無望,於是便帶著親信三十人詐死,在當地過起了隱居的日子。

專家聞訊而來,對玉璽和族譜進行了嚴格驗證,最終確認此玉璽確實是當年李自成使用過的。該農民表示,之所以在清朝不敢露頭是因為當年李自成和滿清作戰,怕被秋後算賬,所以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