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文臣武將寫過《出師表》?你認為誰寫得好?

酒安江南Lzh


在封建社會,但凡出師征伐,都會有祭軍旗,發檄文的程序,就是講求出師有名。這裡的“檄文”,性質就類似於出師表——告天地,告人民,更要告訴皇上。廣而告之嗎!而正式成文,並耳熟能詳,影響深遠的,我認為只有諸葛亮寫的《出師表》。為什麼呢?當然是諸葛亮寫的最好。

一,有人說,諸葛亮寫過《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但《後出師表》的作者至今仍有爭議,我們熟知的是《前出師表》。



二,《前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之所以寫的好,原因如下:

1,言辭懇切,直陳要害

諸葛亮在準備出師伐魏,統一中原的前夕,給蜀國後主劉禪上的一道表章。文章的主旨:為了完成先帝劉備匡扶漢室,還於舊都的偉業,作為臣子,我始終寢食不安,晝夜難寐。今我決定出師北上,掃清反叛,特上此表文。借今將出徵之際,臣請您能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直接說明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比如費禕,董允,向寵等忠貞,可用之才。如果這樣,我走後心中可無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或許我們興復漢室有望也!

文中沒有華麗的詞藻,言語懇切,委婉,言簡意賅,直指治國理政需要注意的要害,懇請後主能揚長避短,把國家治理的更加繁榮富強,為復國大業打下堅實基礎。



2,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您看這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我就是個平頭百姓,但先帝卻能那樣看的起我,信任我,重用我,我必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對得起先帝的信任和重託。我今出師,就是為完成先帝遺願,雖死無憾。

您再看這一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諸葛亮對國家是多麼不捨,對後主劉禪是多麼的難離!儘管如此,為成大業,卻不得不大動刀兵。前途未卜,卻依然慷慨激昂!



每每看《出師表》,我都眼含熱淚,感慨良多:諸葛亮作為蜀國的核心人物,完全有能力自立門戶。然而,他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為完成劉備的興漢大業,始終忠心於自己的國家,忠心於自己的君主,身體力行,晝夜操勞,直到病逝五丈原。伐魏不成,終成千古遺恨!

朋友,不妨也說說您的感受!


登攀


諸葛孔明先生首屈一指、無出其右。


古曹州陳公子


諸葛亮及岳飛,孔明略上


水仙山人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征前寫給蜀後主劉禪的。諸葛亮率師北伐時,當時國力並不強盛,然而率兵遠征動搖根本,如何安頓內政讓劉禪放心,盡在表中詳盡陳述。從國事安排,用人之道,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無不盡在其中。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位高權重,且擁兵在外,如何讓劉禪放心更是言辭真切,表達了對國家對君主忠貞不渝的情懷。同時,《出師表》又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佳作,讓人讀來多有感慨。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再度上表,名《後出師表》。表中對歷史重大事件進行了總結,更深層次地表達了自己忠君愛國的思想。尤其突出先帝劉備的匡扶漢室的夙願,表達自己以弱徵強的決心。內容廣泛,文筆優美流暢。其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流傳千古之名句。

我們所知道的《出師表》及《後出師表》均為諸葛亮所作,歷史上還有哪些文臣武將寫過《出師表》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即便是有,也遠不能及諸葛亮的思想境界和文學價值。


湘水微波


諸葛亮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古人云“天下萬物,以人為本”

一件事能否成功,重點在做這事的人。好的計劃和戰略意圖,必須有一群賢明負責的人規劃執行,才能得以實現,而如果是一群奸佞小人把持,只會事得其反。

所以企業 國家 若想興旺發達,就必須要學會聽取建議選拔人才運用人才,不斷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