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腫瘤學:年輕癌症倖存者晚年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柳葉刀-腫瘤學:年輕癌症倖存者晚年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柳葉刀-腫瘤學:年輕癌症倖存者晚年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柳葉刀-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 )近期發表一項觀察性研究,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確診癌症的倖存者發生過早死亡的風險更高。


研究分析了美國和加拿大27個學術機構的10,000多名癌症患者,發現青春期或成年早期(15-20歲)確診癌症的倖存者,與兄弟姐妹相比,罹患重症或危及生命疾病的風險更高。


這項研究納入了1970年至1999年確診癌症的患者。但鑑於近幾十年癌症治療手段不斷改善,尚不明確目前確診癌症的成年早期患者是否仍會出現與該研究類似的結局。然而,研究者稱,該研究結果強調了對年輕癌症倖存者進行終身長期篩查的必要性。


既往研究證明,兒童癌症倖存者出現過早死亡或心臟病、循環系統疾病等與治療相關的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但是,目前有關癌症治療對青春期或成年早期患者的長期影響卻知之甚少。

來自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健康科學院(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Health Sciences, USA)的Eugene Suh博士解釋道:“雖然已有研究關注兒童或成年期癌症確診患者,並分析了生存期5年以上(包含5年)的患者長期結局,但我們的研究首次針對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癌症確診患者的健康結局進行了分析。這些癌症倖存者有可能獲得長期、健康的生活,但癌症治療史讓他們始終暴露在健康風險中。”[1]

“兒童癌症倖存者研究”(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追蹤了美國1970年至1999年24,000餘名生存期達到5年以上(包含5年)的癌症患者,並收集了相關健康結局。這項新研究就是基於此研究數據進行的分析。(Figure 1)


柳葉刀-腫瘤學:年輕癌症倖存者晚年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Figure 1: All-cause cumulative mortality more than 5 years from cancer diagnosis for cancer survivors


該研究團隊納入了15歲到21歲首次確診癌症的患者(5,804人)作為研究對象。為了進行比較,該團隊從原數據庫中隨機選擇了另一組在15歲前診斷出同種癌症的兒童癌症倖存者隊列(5,804人)。同時,團隊還納入了年齡相仿的兄弟姐妹(5059人)作為第三組,用於對照。


研究人員追蹤了各組的死亡率和死因。還基於醫療記錄整理了癌症發病率,以及與心臟、肺、肌肉骨骼、代謝和神經相關的重症疾病發病率。這些都是受到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手段影響的常見結局。


據分析,研究人員預測成年早期癌症倖存者在45歲前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可能性為39%(每2.6人中出現1人),而同齡兄弟姐妹的可能性為12%(每8人中出現1人)。青春期確診的癌症患者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比15歲之前確診的兒童癌症倖存者低,後者在45歲前發生嚴重健康問題的可能性為56%(每2人中出現1人以上)。


成年早期癌症倖存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幾乎是同年齡、性別普通人群的6倍(標準化死亡率[SMR]=5.9,1357例死亡vs預期231.9例死亡)。兒童癌症倖存者的標準化死亡率同樣比普通人群高(SMR=6.2,963人例死亡vs預期155.7例死亡)。


青少年早期和成年早期癌症倖存者死於原發癌復發或進展的可能性是兒童癌症倖存者的1.6倍(青少年癌症倖存者死亡492例,兒童癌症倖存者死亡325例)。


兒童癌症倖存者和成年早期癌症倖存者的健康結局差異在癌症確診20年後最為顯著。研究人員稱,該結果強調了對這兩組癌症倖存者進行長期健康篩查的重要性。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副教授Tara Henderson博士說:“要盡力確保成年早期癌症倖存者接受長期健康監測,尤其是癌症篩查,以降低他們出現健康問題和早死的風險。研究表明,癌症倖存者對此類項目的依從性很差,因此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強化癌症倖存者、家屬以及初級衛生保健提供者對終身護理重要性的認識。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讓癌症專科醫生和社區初級衛生保健提供者聯合為癌症倖存者提供基於風險護理的最佳方式。”[1]


研究人員提醒道,由於目前的癌症治療方案多與幾十年前的不同,該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當今的癌症患者。


該研究的另一個侷限在於,其納入的倖存者隊列未包括該年齡組的所有常見癌症。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未納入性腺腫瘤、黑色素瘤和甲狀腺癌患者,但這幾類癌症約佔15-20歲確診癌症總數的40%。

柳葉刀-腫瘤學:年輕癌症倖存者晚年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芬蘭圖爾庫大學(Turku University, Finland)的Paivi Lahteenmaki博士(未參與這項研究)在評論中寫道:“精準識別能夠受益的高危人群,是提供個性化篩查項目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將來能夠通過潛在的遺傳或分子特徵識別發生晚期後遺症的高危人群,那麼就可以設計有效的干預措施,延長癌症倖存者的生存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