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英國女皇年僅22歲,道光聽後想出一條妙計,使清朝成為笑柄

細觀清朝歷史,其實將中國近代落後這口鍋完全甩給滿清是不對的。早在明朝末年,由於各方面原因,中國的經濟便開始落後。清承明制度,雖說有兩百多年的國運,但基本上算是原地踏步。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康乾盛世的水分其實很大。因為那個時間段清朝在幹趴了幾個主要對手後,便開始休養生息。與周邊的幾個小國相比,清朝確實是進入了“盛世”。

然而,就是這虛假的繁榮也維持不了多久,道光年間,英國人率先在南京掀起了戰爭.....

俘虜:英國女皇年僅22歲,道光聽後想出一條妙計,使清朝成為笑柄

戰爭的初期,道光帝對戰爭盲目樂觀,或許說根本是不以為意。就英國鬼子那些個洋槍大炮怎可能敵得過大清鐵騎?很快,雄赳赳氣昂昂的堅槍利炮就給腐朽的清軍上了一課,根據史書記載,英軍所到之處,清軍無不以潰敗告終。

當一道道救急奏摺送到紫禁城,道光皇帝終於坐不住了,他派出欽差大臣與英軍將領談判,希望可以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對於英國,道光第一次產生了興趣。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他親審了一位被俘虜的英國士兵。

俘虜:英國女皇年僅22歲,道光聽後想出一條妙計,使清朝成為笑柄

按照道理說,作為戰敗國的領導人,道光應該詢問下英國的軍事究竟發展成什麼樣了。然而,從小接受腐朽教育的道光卻一個勁的詢問英國人口、領土。當得知具體數據後,道光長出一口氣,如此彈丸小國,在南京擊敗我八旗子弟必定是運氣所致。

俘虜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英國女皇,當道光得知英國女皇年僅22歲的時候,他想出了一條妙計。道光對這名俘虜說,“如果你們女皇當朕的皇妃,豈不是消弭戰亂的最佳辦法?”

見到英國俘虜似笑非笑的臉,道光以為他也贊同,於是便打起了如意算盤。

俘虜:英國女皇年僅22歲,道光聽後想出一條妙計,使清朝成為笑柄

根據野史記載,在南京條約簽訂前夕,中國大臣奉道光之命曾向英國方面提出了聯姻要求。當然,這個要求被無情拒絕了,憤怒的英國人藉此要求了更多好處,於是南京條約簽訂了。

因為此事,清朝成為了西方諸國的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