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去年業績亮眼 多舉措應對疫情衝擊

得益於保險企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落地和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上市險企2019年“成績單”亮眼。

25日晚間,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公佈2019年業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大增411.5%、83.8%,此前公佈業績的中國太保、中國平安歸母淨利潤也同比增長54%、39.1%。

然而,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資本市場動盪、市場利率走低,保險業如何應對一系列挑戰,延續2019年的發展態勢?26日,在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業績發佈會上,多位險企高管給出了應對之策。

業績受到短期衝擊保險銷售轉至線上

“這次疫情影響了行業的短期業績。多年來,一季度是保險公司一年中業績最好的時期,受疫情影響,線下業務一度近乎停滯,組織發展亦困難重重。”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在年報中坦言。上市險企發佈的2月份保費數據顯示,五家A股上市險企2月份保費總收入1435.39億元,環比大幅下降72.8%。

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表示,疫情增加了發展的不確定性,但疫情發生之後,中國人壽採取了大量措施,包括產品優化、服務優化、線上培訓、科技賦能等,以對沖疫情對業務的影響。

新華保險也通過挖掘線上銷售、線上管理、線上服務機會,應對疫情。李全透露,2月份,疫情導致銷售人員與客戶不能接觸,但在微信平臺,新華保險出單保費達到8139萬元,環比增加了1392%。

“銷售在逐步恢復之中,隨著各地疫情防控等級下降,業務將逐漸恢復。”新華保險副總裁、總精算師龔興峰表示,疫情的發生使人們對健康險關注不斷增加,公司下一步將加大健康險的銷售力度。

李全表示,這次疫情改變了人們對風險的認識,大眾風險意識顯著提升,使人們開始認真審視家庭風險敞口,對行業發展意義深遠。這次疫情不會改變保險業黃金時代的浪潮,國家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伴隨著人民財富的積累和風險意識的增強,保險行業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未改變。

全球資本市場動盪 投資看法“不悲觀”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資本市場震盪頻頻。同時,全球利率直線下降,為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帶來挑戰。

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表示,中國人壽進行了一系列的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來判斷疫情對中國人壽的短期業績的壓力和長期的配置的影響。海外投資方面,中國人壽的海外投資只佔全部投資的2%,其中包括股票、私募股權和實物資產,雖然短期市場有巨幅下跌,管理人也面臨壓力,但從長期來看可以獲得阿爾法收益。隨著市場的不斷穩定,這部分回撤會有所改善。私募投資具有跨週期的特徵,沒有長期風險。對於權益投資,張滌表示“不悲觀”,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市場波動,反而會帶來長期的買點。

李全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資本市場動盪歷史罕見,市場的動盪對保險機構來說有負面影響也有正向的作用。他指出,從長期看,利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香港金融市場的中資銀行等大型機構具有較好抗風險能力,可以成為債券替代品。

“無論市場怎麼變,對於上游市場投資者而言,都要把握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資產負債匹配的理念,以靈活戰術配置解決短期問題,著眼長遠。我們會持續關注資本市場變化、宏觀政策變化。”張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