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東武劉氏,劉統勳、劉墉的直系先祖的繁衍,有怎樣的坎坷?

oO飛兒Oo


劉統勳、劉墉的先祖

一、劉統勳、劉墉的先祖第一次遷徙之謎

根據山東日照劉氏族譜記載,到了1370年時候,按照政府移民的規定,江蘇徐州碭山縣大劉村劉氏的一支,在劉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領下,就從大劉村裡搬了出來。

這裡我要說一句,根據山東日照劉氏族譜的記載,率領江蘇徐州碭山縣大劉村劉氏一支響應政府號召,進行移民的應該是劉思源。但是,這個記載是錯誤的。它屬於一百多年以後的追記,是非常不準確的。

他們搬到了哪裡呢?劉氏眾族人一行循道迤儷北去,來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與莒縣交界處,打量了一下這裡的地形地貌。只見這裡群山環繞,澗水涓流,花草茂密,樹木繁蔭。澗泉邊參天古樹上,住著一窩喜鵲;澗邊山嶺,兩翼寬闊,北高南低,象一隻傳說中的鳳凰……果真是個好地方,於是便在這兒定居下來。後人為這裡取名喜鵲窩。

劉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領下的劉氏眾族人,就搬到了今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當然,這在山東諸城劉氏族譜中並沒有記載。

其實從江蘇徐州碭山縣大劉村搬到山東的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從路程上來說並不遙遠,這個徐州的碭山現在歸安徽。它的碭山縣大劉村北面就是山東,東面就是江蘇,它的西面就是河南,他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他這個地方是四省交界處,所以他搬到山東是很近的路程。

劉墉的祖先就這樣搬到了日照,這是在1370年。這就是日照西部劉姓的始祖。

大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劉氏家譜(注:2003年在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卜落崮村劉祿後人處發現),記載了這一歷史情況,記下了這一劉氏家族的大事:

“我劉氏自漢隸籍於莒,由來久矣……委因元社將屋,我祖見機,遷居徐州府碭山縣大劉家村。紅巾(徐劉)亂起,我祖逃居東海當蘆村。至熙朝洪武三年,下旨遷民,我祖復由東海遷居日照喜雀窩”。

二、劉統勳、劉墉的先祖第二次遷徙之謎

時間到了天順年間(1457~1465年),劉家人丁日盛。但是一場意外的火災,幾乎燒掉了家裡面的一切。那時劉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莊北嶺。留下劉氏兄弟五人:劉承源、劉思源、劉接源、劉續源、劉根源。

成化(明憲宗年號,1465~1488年)年間,劉氏兄弟五人面對日益興旺的家族,面對日益狹小的生存空間,作出了關於分家的決定:

第一、老大劉承源徙居安丘;

第二、老宅西移,改稱草澗,由老二劉思源從喜鵲窩向北約一公里處的大槐樹北側,搭蓋草棚居住下來;

第三、老三劉接源遷居邱前;

第四、老四劉續源、老五劉根源遷莒縣。

三、劉統勳、劉墉的先祖第三次遷徙之謎

後來,劉思源娶了本村張氏為妻,生下了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八個兒子。1924年劉氏後代修建的一幢石碑證明了這一點。這幢石碑中記載到,“始祖思源公……生我二世祖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兄弟八人。”您說,這個家族是不是太大了?這可怎麼辦呢?

面對日益興旺的家族,面對日益狹小的生存空間,劉思源再一次作出了關於分家的決定:讓他的八個兒子們分開居住,四處謀求生路,只留四子劉禧與劉思源留守故里。劉福、劉祿二人同遷三莊劉家溝,劉壽遷劉家莊,劉詩遷大朱洲,劉書遷莒縣(與他的叔叔劉續源、劉根源會合),劉忠遷臨沂,劉厚遷沂水劉家店(後來劉厚的一個後代又遷居沂水卜全莊),劉禧仍然和父母仍住故里。劉思源病逝後,葬於老槐樹底西北側七米處。

古槐樹下有了人氣,長勢更加旺盛,枝繁葉茂。古槐高50餘米,粗四摟有餘,樹枝長達三十餘米,直徑60多公分。偶爾一年,它竟沒發一新枝新葉,村人以為枯死,然而第二年卻又生出新枝葉,鬱鬱蔥蔥,村人甚感神奇,尊為神樹。有人遇到不測,攜老帶幼,前來老槐樹底燒香磕頭,祈求老槐樹大顯神靈,消禍滅災,保佑平安。遇到天旱、遭蝗蟲或遭瘟疫,人們總是給老槐樹披紅掛綵,燒香祭奠,鳴放鞭炮,祈禱神樹降福人間,免災除禍,保佑太平。

咸豐年間,劉墉的後人選址老槐樹東北側40米處,建起一座劉氏祠堂。

遺憾的是這棵千年古槐一九四六年秋被砍掉。

劉福(劉墉的二世祖)後來因避匪,率三子劉恆(劉恆是劉墉的三世祖,劉墉為十世)遷居諸城逢哥莊,將長子劉志幹、次子劉志貞託付於劉祿(以劉氏家譜為記)。

大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劉氏家譜記載了這件事情:“天順年間,該村(注:日照喜雀窩)被火……成化年間(憲宗1465~1488年),我高祖(注:從日照喜雀窩)移居草澗莊(與喜雀窩相距裡許)……惟喜祖仍住故里。如福、祿二祖,同遷大劉家溝。福祖又避匪,率三子恆公遷居諸誠逄哥莊,將長子志幹、次子志貞託付於我二世祖祿。壽祖分居劉家莊子。詩祖分居洙洲莊。書祖分居西劉家溝。忠祖遷居蘭山全劉莊。厚祖遷居沂水劉家店,分支卜全莊。”

1924年劉氏後代修建的石碑也證明了這一點碑刻記載:“福、祿二公同遷劉家溝(今三莊鎮劉家溝),福公弘治年間(孝宗1488~1505年)又遷諸城逄哥莊(現屬高密市)。壽公遷劉家莊(今三莊鎮劉家莊)、詩公遷注州(今黃墩大株州)、書公遷莒縣、忠公遷臨沂、厚公遷沂水,族譜備志。惟我禧祖仍住故里。”

經過幾百餘年的子孫繁衍,到現在,故里劉禧後人已是人丁興旺,有3000多人的大家族了。

劉福後人,清嘉慶十九年(1814),即九世孫劉墉卒後10年其族重修家譜時,女性及移居外省、外地未入譜者不計在內,劉氏家族已繁衍十四代,其家族已有822人。這是後話。

大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劉氏家譜的發現,不僅重現了世遠年湮於史海的一段家族史、民族史,而且填補了劉統勳初立其諸城族譜時無法上溯的一段歷史。

劉統勳在丙子年(高宗乾隆1751年),即其祖劉福遷移到諸城縣250餘年始創家譜,在凡例中說:

——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間始祖諱福公遷諸城後,至祖諱恆公,家譜因遭兵燼,中間世次莫考。故列祖諱恆公為第二世。

——族譜刊于都中,丙子冬間,凡我族人有遊宦他省及在家鄉者,其新生男口名字家郵未及致,蓋不譜載。……,蓋未及載,容後紀——統勳謹識。

下面,我們還是回來說說山東日照劉氏中的一支在劉福的率領下又從山東日照搬了出來這件事情。因為,這一支正好是劉墉的祖先。

這次搬家開始的時間,根據山東日照劉氏族譜記載,是在明朝成化年間,也就是1465年到1487年間。也就是說,劉福率領山東日照劉氏中的一支在1465年到1487年間從山東日照搬離了家鄉。

這次搬家完成的時間,根據山東諸城劉氏族譜中的記載,則是在明朝弘治年間,也就是1488年到1505年間。

有的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搬個家還要如此費事,需要幾十年?

其實不是這樣的。根據我的考證,劉福率領山東日照劉氏中的一支搬家開始的時間應該就是在1487年,搬家完成的時間應該就是在1488年,1487年正好趕上明憲宗朱見深病死,明憲宗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朱佑樘即位,1488年明孝宗朱佑樘改元弘治。

因此,就出現了山東日照劉氏族譜記載的劉福率領山東日照劉氏中的一支在明朝成化年間搬離家鄉、而山東諸城劉氏族譜記載的劉福在明朝弘治年間搬到山東諸城的事情。

這樣劉墉的祖先在的一支劉福的率領下就搬到了山東諸城逄哥莊(現屬山東省高密市)居住了下來,稱為諸城東武劉氏。

四、諸城東武劉氏——劉統勳、劉墉的直系先祖的繁衍之謎

劉福只有一個兒子叫劉恆。劉恆的時候,由於戰亂兵災,劉家族譜被燒燬。從此,族人對諸城以上劉氏家族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劉恆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劉玳,次子叫劉瑁,三子叫劉瑚。劉墉就是劉玳的後代。劉瑁和劉瑚的後代我們還沒有考證出來。

劉玳也只有一個兒子叫劉思智。劉思智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通,次子叫劉遠。劉墉就是劉通的後代。劉遠的後代我們還沒有考證出來。

劉通就是劉墉的高祖。劉通活著的時候已經到了明朝末年了。在這個時候,他們家第一次轉變了一個身份,此前這家這個家族就是世代務農,但是從劉通開始,他們家就開始識文斷字了,認識字了。那麼劉通還考中過秀才,但是,世道變了,明清交替,他也就沒有考舉人、考狀元的機會了。所以很快,清軍入關,清軍入關的時候,由於我們所講的這個清初的統治政策,對漢族的統治政策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造成了很多很多漢人的不滿意,很多漢族人造反。

當然了,劉墉他們家絕不在反抗者之列。清軍一入關,那時候還是順治皇帝,順治皇帝的名字叫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帝1643年一繼位,1644年清軍入關,劉墉他們家立即就投降了,就成為了大清朝的順民,從此以後好幾代,劉墉他們這個家族就一直是大清朝的順民,不但如此,劉墉他們家還很支持大清朝的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