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廠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有些要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紅恩浩蕩


這是不幸的但確實是真的,只不過並不像您說的“都”取消訂單了,而是一些涉及到外貿出口的產業尤其嚴重,當然全球化之下很難有“獨善其身”的,隨著意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家疫情的多點爆發並蔓延,受疫情對全球經濟及產業鏈的影響,在很多國家及地區都進入“封城”模式下,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的同時,也給整個產業鏈供應造成巨大的影響。

因此,除了口罩、防護服及呼吸機等事關疫情防控物資以外的,目前基本都是處在快要停擺的狀態,雖然我們加大復工復產,但歐美的下半場疫情才剛“漸入佳境”,似乎有越來越洶湧之勢,這直接影響到材料供應及產業鏈的中上游需求下降,取消訂單是不得已的。

據瞭解,已經有很多代工廠及外貿加工企業的訂單無法持續至二季度,有些甚至被提前終止了,因此這種情況下,出現不少企業為壓縮經營成本而被迫“放假”的現象,至於放假到何時,可能是兩三個月也可能是更長的時間,這一切都是要看全球疫情防控的效果和經濟恢復的程度來定。

不管訂單取消還是減少,這些企業的日子都比較苦澀,大多數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現在減少人工成本大勢所趨,提出員工主動離職,工資可以發放至今年的3月底,按實際天數。

總之,2020年是一個“不尋常之年”,開年以來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目前已經在全世界超過185個以上的國家蔓延,美聯儲由於之前的降息及QE均不理想,甚至為了抗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而採取了“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但當前全球感染病例數超過30萬以上的情況下,歐美的疫情形勢還在繼續惡化,整個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了。


東震木


之前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工廠都暫時關閉,而現在隨著我們國家抗疫取得的成效,很多地方都在逐漸復工了,像我家旁邊一個樓盤早已經恢復工作。


雖然疫情在好轉,經濟運轉開始逐漸恢復中,但要說一下子完全恢復是不現實的,畢竟現在還有境外輸入,我們對疫情也不能放鬆警惕。


像我朋友在商業中心開的零食店,雖然店已經開門了一個多月,但銷售只能用慘淡來形容,一天幾十塊錢的銷售額,養員工都養不了,只能自己貼錢去養,不得已辭退了部分員工。相信我朋友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她一家,應該很多終端銷售都有這種現象。終端銷售量不行,那勢必將影響生產企業的訂單,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工廠訂單被減少或者取消也是正常的,但是個人覺得疫情在我國已經逐漸控制,現在經濟是在復甦階段,這個階段時間不會太長,所以對於一些工廠、企業還是留下有技術的工人,以備恢復正常生產時期,否則現在不留工人,臨時想去找熟練工也是有一定難度。


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但國內大部分工廠都已經在逐漸復工,就算不能全部恢復所有產能,但也大部分在復工了,如果拖到6月復才開工的,那可能是企業本身出現問題了,在進行大的調整,否則也會小規模復工了。又或者企業現在承載不了和以前一樣多的員工,對部分員工只能先放假,到後期如果能全部恢復生產再招回來上班。


奈奈姐姐


樓主您好,有些工廠很多訂單都被取消,有些要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這個問題?這個消息確實是屬實的。當然這些工廠主要還是面向出口貿易型的一些企業單位,因為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那麼已經是一場全球化的戰役,並不是某幾個國家的疫情了,所以說在國際疫情如此不明朗的前提下,那麼很多企業單位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完全依靠出口貿易型的企業,可以說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訂單被取消,甚至從4月份要放假到6月份,確實是也是屬於無奈之舉,因為畢竟沒有了任何的訂單,沒有了經營效益,沒有了營業收入,那麼他們的選擇也只能夠是如此了。

當然這一切還是要歸根於新冠肺炎的疫情,因為很多國家它的重點都已經放在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護上面。所以說對於很多事情可以講都是一種停滯的狀態,所以說對於進口我們國家的一些商品那麼很明顯就是不現實的,所以出口貿易型企業遭到停工也是實屬無奈,那麼企業的選擇放假三個月,取消相應的訂單也是比較明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