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有什麼bug級的存在?

浮躁的筆尖


戰爭史上有許多bug 般的存在,先說說一個bug 一般的狙擊手吧。

西蒙·海耶,生於1905年12月17日,卒於2002年4月1日。可以說是見證了蘇聯的興起於衰亡。而蘇聯也將成為日後最大的敵人。

(西蒙·海耶,白色死神,是最令蘇軍恐懼的芬軍士兵)

西蒙·海耶在1925年應徵入伍前都是一個獵人,槍法精湛。家中擺滿了射擊獎盃。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而這,正是西蒙·海耶聞名之處!

蘇芬戰爭中的一天:

趴在雪地上的西蒙海耶,此刻已和大地融為一體,白色的迷彩服使得這隻狡猾無比的雪狐得以安心觀察。他無比的享受這一切,眼前的蘇軍還套著既肥笨又顯眼的灰軍裝,西蒙往嘴裡塞了一口雪並極力的壓低身子。他愜意地看著“灰兔子”。心裡數著還有幾隻“一個、兩個......牲口可多的是,我的子彈可不多......”手上的步槍漸漸抖了起來,他已經潛伏在這幾個小時了。這隻莫辛納甘和對面的差不多,只是用的人不一樣。西蒙還不敢下手,他知道,一旦按耐不住自己狩獵的慾望,一切就完了。重機槍會讓他死無全屍。西蒙曾一遍又一遍地檢查過他的瞄準,機械瞄具就是最棒的,他不止一次叨叨。終於,他扣下了板機,幾小時的等待就為了這短短一瞬。血,滲進了潔白的雪。槍聲在空曠的原野上響徹。倒下的軍官身上佩戴著的勳章反射了光,西蒙海耶不知道這是第幾個了,但他不會在意,這對他來說不過是單方面的屠殺,他走了,空曠的原野好像從沒有人來過.........

西蒙海耶,在蘇芬戰爭中擊殺超過500人以上。創下人類狙擊戰個人最大記錄。名列世界十大狙擊手第一位。

接著是大家喜聞熱見的大魔導師、位面之子——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東漢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而他的雄起,正在一個不起眼的城鎮——昆陽!


昆陽 更始元年 公元23年

昆陽城內,守軍們都在竊竊私語。一個將軍正盯著地圖焦頭爛額。王莽手下的將領率領百萬雄師徑直朝宛城撲來,劉秀知道,不可能那麼多,但絕對不少!城內九千守軍注視著劉秀將軍,他們是戰是降,是生是死,是堅守還是潰逃。是成為死在敵人劍下的懦夫,還是成為足以載入史冊的英雄!他們不知道,也無權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在劉秀身上。在這一刻,他戰勝了怯懦,投入於勝利的懷抱。“我要去借兵....有....”劉秀從士兵畏懼,躲閃的眼神看出了大戰勝率的渺茫。他抽出寶劍插進桌子,喊道“難道諸位都是膽小怯懦之人嗎!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看著城池被攻陷,妻女被姦淫,父母被虐死嗎!不對!這座城是昆陽,而我們的背後就是宛城。難道要讓大業功虧一簣而使小人得志嗎?!”士兵們看著他,但不知道為什麼。“接下來我要去借兵,如有勇士請與我同行!”士兵們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但他們舉起各自的武器“願同行!”劉秀檢閱場邊上仍有十三個人躲起來,跨上馬衝過去,用劍敲伍長的頭並指著他“你是懦夫嗎?”“不..不是”“那就拿上武器跟著我!”劉秀帶著十三個騎兵去借兵.....

兵來了,接下來是劉秀一生最高光的時刻。不論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手上,劉秀輕易擊退了王莽軍的進攻。累到在屍山血海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的霸業了......

戰爭中的bug 很多,這次講了人物,如有不足還望指正。(啊啊啊啊,多多關注和點贊轉發啊……)



作者球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狙擊手張桃芳,442發子彈狙殺美軍214人,躋身世界十大狙擊手行列,既是傳奇般的人物,更是戰爭史上有什麼bug級的存在。

1951年3月,19歲的張桃芳報名參軍。1952年9月,張桃芳跟隨志願軍部隊進入了朝鮮戰場。1953年1月,上甘嶺戰役打響後,張桃芳來到上甘嶺陣地的前沿597.9高地。

儘管剛開始參戰成績不佳,但他虛心學習,總結經驗教訓,很快成為全團最出色的狙擊手。

張桃芳使用的是非常老舊的莫辛納甘步槍,最遠射程只有1000米,而且連瞄準鏡都沒有,全靠肉眼瞄準。就是這樣破爛的武器,張桃芳卻拿著它,創造了奇蹟,成為美軍的噩夢。

張桃芳在上甘嶺戰役的狙擊戰鬥中,一共發射了442發子彈,消滅美軍214人。

戰役結束後,志願軍總部為張桃芳榮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的榮譽稱號。


袁衛宇


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特等功獲得者都是BUG般的存在,甚至其中每一個人的經歷被寫入了百度百科,更有一些人的經歷想都不敢想!

他們生於苦難的舊中國,卻從來英勇無畏,面對世界上最強大、最現代化的對手沒有絲毫畏懼。

唐章洪,四川省中江縣人

1952年,上甘嶺戰役爆發,唐章洪作為炮兵,因為技術過硬,被安置在了上甘嶺陣地上,要求聯合步兵配合作戰,阻擋敵人進攻。

在戰鬥爆發之後兩小時,唐章洪就已經打了兩百多發炮彈出去,這時候的上甘嶺已經成為了被封鎖之下的孤島,炮筒因為多次擊發已經變得滾燙,急中生智的唐章洪使用了小便來為炮筒降溫。

在上甘嶺那種強度的戰鬥中,唐章洪也生存了很長時間,並且已經打出去了上千發炮彈,在這個時候,一顆重炮在他的身邊爆炸。

在戰友找到他時,他已經七竅流血暈厥,注射嗎啡以後,唐章洪也醒了過來,這時候的戰鬥任務要求再堅持五分鐘。

這時候的炮彈只剩下了26發,這時候的唐章洪給戰友一個人分了一枚炮彈,剩下的全部歸他。

接著,唐章洪拿著一個光桿炮筒,走出防空洞,站在戰壕旁,右手抱住炮筒,以身體為支撐,測定方位,左手裝炮,將剩下的20餘發炮彈,全部發射到敵人的陣地上。

後唐章洪被志願軍記下特等功一次,被譽為“給炮彈安上眼睛的炮手”

張國福,吉林省榆樹縣人

1951年,張國福入朝作戰,這時候的朝鮮戰爭正處於“秋季攻勢”中,這時候的聯合國軍對於作戰只有狂轟濫炸四個字。

但人在陣地在,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之下,全連戰士除了張國福之外,全部陣亡,張國福一個人在陣地上堅守了七天八夜,沒有被敵人攻上高地!

1950年9月張國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挨個與英雄們敬酒,毛澤東還接了張國福、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到他住處去吃飯。

柴雲振,四川省嶽池縣大佛鄉人

1950年,柴雲振入朝作戰,樸達峰阻擊戰英雄營的英雄之一,在當時的樸達峰阻擊戰英雄營,柴雲振率領一個班攻佔3個山頭,2個碉堡,1個營指揮所。

志願軍於1952年發佈第一號命令,授予柴雲振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光榮稱號。柴雲振所在部隊成為英雄部隊。

按道理來說,受到了如此榮譽的柴雲振也可以光宗耀祖了,但柴雲振失蹤了!後柴雲振所在部隊軍長,前國防部長秦基偉同志指示:“必須千方百計找到柴雲振”

這才終於找到了柴雲振,原來,柴雲振在戰鬥中身負重傷,住院一年之後,就辦理了復原手續,後回家拿著三等乙級殘疾軍人證書,在民政局領了一千斤大米回到家鄉參加工作去了。

後來,金日成也兩次接見柴雲振,並且為其頒發了“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劉光子,內蒙古杭錦後旗人

在1951年的朝鮮戰場上劉光子幹了一件大事,他一個人就俘虜了英軍63人,而且還是英國的王牌部隊,就連斯大林都曾興致勃勃地問他:你怎麼一次抓到這麼多英國兵?

那是在朝鮮戰爭的第五次戰役中,劉光子帶著兩個新兵發現了被打散的一股英軍部隊,於是決定“俘虜”這一股英軍。

而他的身邊呢?只有兩個新兵,於是他留下了兩個新兵在石頭後掩護,他藉著手雷爆炸的煙霧衝了上去,然後大喊:“一營向左,二營向右!

然後再用英語大喊繳槍不殺,敵人全部放下了武器。

在打完仗之後,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點名之後,發現還有63個俘虜沒有人認領,在新兵的“告密”下才知道是他抓的,原來劉光子性格害羞,沒有主動認領這些俘虜。

其中一名俘虜後來成了英國會議員,並在多年後訪華,他一直沒搞懂為什麼被活捉......


瘋狂青史


整個世界的bug

中國人民志願軍

兩度讓美軍認慫的軍隊

第一次是在三八線,克拉克簽完停戰協議後的自嘲估計李鴻章能懂。

第二次,則是在17°線,而且還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那種

17°線的意義就好像美越在玩英雄聯盟,中國幫北越開外掛一樣

中國:聽說你要上北越?

美國:怎麼?你有意見啊

中國:收人頭可以,但是不準推塔,不能進入水晶方圓100裡的範圍內

美國:臥槽!這怎麼打?要不你來打

中國:就這麼打,是不是還要我教啊?親

美國:親,那倒不用,我美軍就是死外面,從這裡跳下去,也絕不踩線,可以了吧

北越:我,世界第三,真香啊

1965年越戰爆發,此時距離韓戰已經過去十多年了,面對北京的警告,作為藍星海陸空最強軍事存在的美軍,想的居然不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來報韓戰的一箭之仇,而是猶如驚弓之鳥,束手束腳地進行戰爭,讓人細思極恐。

其大統領更是在若干年後屈尊來到當時還未建交的紅色中國,用自己還不會用的筷子夾烤鴨,來陪周總理談笑風生。

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






小樓一夜聽春雨


說到戰爭史上的BUG,有的是領導光環BUG,比如韓信,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比如霍去病,全圖視野導航掛永不迷路,比如謝玄,8萬打80萬。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領導光環BUG,而是個人戰鬥力BUG,主人公就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無敵戰神呂俊生。

呂俊生其人

呂俊生,河北邢臺市邢臺縣人,生於1907年,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以作戰勇猛而聞名,先後共榮獲8次一等功,被評為全國戰鬥英雄,曾受到毛主席親自接見。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呂俊生到底BUG在何處。

BUG之一:白刃戰一人砍死27個鬼子

呂俊生虎背熊腰,身高有1米92,而且跟一些花架子不同,他膀大腰圓,孔武有力,在近戰格鬥中可以說有著天生的優勢。

1937年,呂俊生光榮入伍,被安排在劉伯承元帥所領導的129師東進縱隊2團4連,129師是八路軍抗戰中作戰最勇猛的部隊,呂俊生倒也沒辱沒129師的威名。1938年,呂俊生與戰友在山東夏津一帶碰到了鬼子的部隊,因為裝備差距過大,我軍傷亡非常慘重。

隨著戰鬥進入到白熱化階段,雙方把子彈都打光了,於是開始拼刺刀。呂俊生槍法不算厲害,但拼刺刀可就是他的天下了,呂俊生一個人衝進了鬼子人群中,扛著刺刀左劈右砍,獨自一人一口氣衝殺下來,刀下便添了27個鬼子的亡魂,事後,呂俊生只是腰部受了些傷,榮獲一等功。


試想一下,別說手拿武器的人了,就算是27頭綁在樹上的豬,我們普通人要一口氣把它們全砍死只怕也會累趴下。在白刃戰中,普通士兵往往砍死一兩個就會氣喘吁吁,而呂俊生一人一刀,在兇險萬分的白刃戰中拿下27個鬼子的人頭,僅僅是想一下那個場面,就讓人熱血沸騰!

無獨有偶,如果說一次有運氣成分,那第二次、第三次就不是運氣能解釋的了,只能說戰鬥力太BUG。很快,呂俊生所在的連隊又再次和一個日軍中隊與偽軍連狹路相逢,這次戰鬥中,呂俊生再次大發神威,一口氣了17個日軍和偽軍,梅開二度,再次榮膺一等功。

一次是震撼,兩次是目瞪口呆,次數多了,可能就有些麻木了。在隨後的戰鬥中,呂俊生勇猛依舊,死在他刀下的日偽軍達60餘人。

BUG之二:單人衝碉堡,徒手奪機槍

1940年,在彭德懷元帥的指揮下,八路軍發動了百團大戰,呂俊生奉命攻打石家莊高邑縣的一座日軍碉堡。碉堡我們都知道,簡直是個鐵王八,對我軍威脅極大。而呂俊生是怎麼做的呢?

據記載,呂俊生為了快速拿下敵人的碉堡,他直接衝到了碉堡下方,把手伸進了碉堡上的射擊洞,握住正在射擊的機槍,直接連人帶槍一起抽了出來。要知道,正在射擊中的機槍,其槍管溫度極高,與烙鐵差不多,呂俊生這份魄力和勇氣,不得不說讓人五體投地。

後來,呂俊生的兒子曾經回憶過父親的英雄事蹟,他提到:“機槍的高溫把父親手皮都燙沒了,那之後他雙手一直留有傷疤。”


然而燙傷並沒有阻擋呂俊生英勇事蹟的繼續發生,當時呂俊生已經晉升為連長,高邑縣戰鬥打完後,很快又輾轉到了山東閆家莊打響了一場戰鬥,他身先士卒,率領連隊一起殺敵108人,全連只有一人輕傷。

這還沒完,1942年,一次呂俊生執行任務時,不小心陷入了偽軍和鬼子的包圍,他率領手下的7個隊員,膽大心細地和鬼子周旋,在一人幹掉11個鬼子之後揚長而去,只留下了一地的鬼子屍體。

你以為呂俊生就這樣跑了?並沒有,呂俊生突圍之後,竟然搶在偽軍和鬼子回城之前,帶著部下一起偷襲了日偽軍在當地的駐紮營地,不僅搶了好幾架機關槍,還順走了一門迫擊炮。這份膽量,這份英雄氣概,筆者只能用頂禮膜拜四個字來形容。


大笑而逝

呂俊生的戰鬥生涯雖然極其BUG,但他畢竟也只是凡人,也還是受了很多傷。新中國剛成立時,呂俊生作為華北戰鬥英雄代表人物,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和誇獎。但隨後就逐漸淡出了軍隊,在家養傷。

1970年的一天,呂俊生在村子裡看電影,據說當看到電影中我軍獲勝的鏡頭時,開心得哈哈大笑,讓人心痛的是,這一笑導致了心臟病發作,一代戰鬥英雄就此溘然長逝,享年63歲,只留下了一個供中華兒女世代傳揚的戰神傳說。


臥聞海棠


最近印巴之間又鬧起來了,不管大小免不了會有一場衝突。今天就來說說印巴衝突中發生的一件事,也算是個“奇蹟”了。

雖然印度軍隊一直是被吐槽的對象,但人家也並非一無是處,客觀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名叫尤甘達辛,1999年的時候,他是印軍中的一名擲彈兵。

當時和巴軍打的熱火朝天,尤甘達辛所在的小隊接到命令,要爬上一座高大的“餓虎山”,廢掉山頂上的三座地堡。但是這個任務並不好完成,他們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30多米高的結冰了的峭壁。

大家商量之後,感覺全部用冰鎬一點一點爬上去太困難,不如先派一個人上去,把固定好的繩索扔下來,就方便多了。於是,尤甘達辛主動報名,承擔起了這一光榮的任務。

結果,尤甘達辛剛爬到一般,隊員們都興高采烈的看著他一點點接近山頂時,駐紮在旁邊山上的巴軍看到了他們。這還用考慮嗎?巴軍立馬開始輕重武器一起招呼,一陣操作就把這支印軍一小隊消滅了一半,連指揮官也死了。所以,下面的人都四散而逃,躲到樹叢中不敢露頭。


尤甘達辛還掛在半山腰呢!這可是絕好的靶子啊,他就這麼被打中了3槍。

但是,這位牛人沒有放棄(估計鬆手掉下來也是死,不如拼了),他繼續往上爬,一直爬到了崖頂。

崖頂的地堡聽到動靜了,早就做好了準備,一看尤甘達辛上來了,重機槍立刻打了過來……尤甘達辛天神附體,一頓凌波微步,竟然躲過子彈跑到了地堡跟前,扔進去了一個手雷。轟的一聲,第一座地堡,廢了。

第二座地堡也懵了啊,立刻向尤甘達辛射擊了!大仙沒有停下腳步,雖然身上又中彈了,他還是衝進了地堡當中,和4個巴軍赤手空拳的幹了起來——剛剛爬上來的其他印軍士兵都驚呆了,什麼情況?印度隊長嗎?

(印度超人)

尤甘達辛幹掉了第二個地堡中的所有敵人,然後和其他戰友一起,又端掉了第三個地堡,順利完成任務。

尤甘達辛受傷有多嚴重呢?被打斷一條腿,一條胳膊,同時中了10—15顆子彈……我們能說什麼呢?是巴軍的槍法不太準,還是這位大仙生命力太頑強?

尤甘達辛獲得了什麼榮譽呢?據說是印度軍方的最高獎勵,被授予了Param Vir Chakra勳章。據說這勳章在歷史上一共被頒發了21次,大多數都給了犧牲士兵……

個人認為,寶萊塢應該多拍幾部這哥們兒的電影,多好的神劇故事原型啊。


七追風


我是老糖,我來回答。

今天來講一位在二戰中美國陸軍航空兵(Owen J. Baggett)的“神”操作。

這位叫Owen J. Baggett的士兵,是美國空軍(陸軍航空兵)的中尉,這夥計幹了一件超級無敵屌炸天的事:在跳傘過程中,竟用一把“M1911”手槍射殺日軍飛行員!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美軍12架B-24轟炸機在印度起飛,此次的任務是前往緬甸炸燬橋樑,阻止日軍計劃,Owen J. Baggett和戰友們負責這次任務的執行。

但在轟炸機起飛不久後,美軍遭到日軍13架零式戰機的攔截,大戰一觸即發,但大家都知道,“轟炸機怎麼可能是戰鬥機的對手”,很快,美軍飛機遭到日軍飛機猛烈的打擊,已經快要被打成“篩子”了。



面對這種情況,不跳傘是機毀人亡,跳傘還有一線生機,美軍士兵紛紛跳傘逃亡。但日軍飛機並未就此收手,面對美軍傘降的“活靶子”,日軍飛行員瘋狂掃射,Owen J. Baggett親眼目睹自己的戰友紛紛中彈,於是他故作裝死,將自己的四肢下垂,一動不動。



然而隨著日本戰機的逼近,日軍飛行員也識破出Owen J. Baggett的伎倆,剎那間,他拿出隨身的配槍M1911朝敵機駕駛艙射擊,“一擊必殺,一槍爆頭”,敵機失去控制,最終墜毀。

Owen J. Baggett毫髮未損的降落,可能是上帝眷顧他,他被日軍地面部隊俘獲後,一直關押在牢籠中,直至日本戰敗宣佈投降,Owen J. Baggett才被釋放回到美國。

Owen J. Baggett在跳傘過程中的這次擊殺,對他來說可以吹一輩子的牛,也是M1911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顆子彈。


老糖講史


非我見死不相救,奈何共軍有高達



更吹落丿星如雨


戰爭史上bug級的存在當然是有很多的了,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和鄧小平帶領的劉鄧大軍,打的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就是屬於這種戰役。

熟悉解放戰爭史的人,都知道這一次戰役對於當時的解放戰爭是多麼的重要。以會我們也會提到這次戰役的勝利,都帶來了哪些好處。

我們先說一下,這個戰役為何叫做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這一個戰役又是為何被稱為bug級的存在的。

要知道1947年的時候,國共雙方主要的戰鬥地點,都是在黃河以北。

所謂千里躍進大別山裡的千里,就是指的從黃河以北的地帶,直接進入到了長江沿岸。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是個怎麼樣的場面。

那時候黃河以南的廣大領域都是在國民黨的手裡呀,在這些地盤上都有國民黨的大軍,劉鄧大軍就是要從黃河以北,穿梭到了長江地帶。

等於他們是以孤軍的形式,進入到了敵人的重重包圍當中。沒有後援,沒有任何的物資補給,任何人都幫不上忙,生死全部都是靠自己來掌控。

這還不算是最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劉鄧大軍還必須要在敵人重重的包圍當中,殺出一條血路出來,取得這一次戰役的勝利。

因為只有這樣,只有把戰爭擴大到長江沿岸,才有利於我軍打運動戰,打持久戰,才能讓我們有戰勝國民黨可能。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若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沒有補給,沒有後援的支持下,還打了勝仗。你說這個戰役的勝利,是不是屬於bug級的存在。

關鍵是這個戰役,最終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的正確指揮下,他們竟然打勝了。

要知道當蔣介石得知劉鄧大軍渡過黃河之後,他調遣了14萬人馬過來圍追劉鄧大軍,企圖把劉鄧大軍給消滅在黃河沿岸。

但是,最終劉鄧大軍兜兜轉轉迷惑了國民黨的大部隊,成功的繞過了敵人的防線,然後直奔大別山而去。

當蔣介石發現劉鄧大軍不見了,他就以為劉鄧大軍這是知難而退,又回到了黃河以北。

正是他這個錯誤的認識,給了劉鄧大軍喘息的機會,讓他們成功的到達了敵人的心臟的。

後來劉鄧大軍佔領了固始,潢川等縣城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到國民黨軍隊戰略總隊取得了大別山的勝利。

毛澤東把大別山的勝利,視為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有被動應戰到主動攻擊的一個轉折點。

可見這一次勝利,對於全國的解放起了多大的作用。因此說來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就是一個bug級的存在。


史學達人


要說起bug級,我認為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算是其中之一。

他們百戰百勝,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從戚家軍與倭寇的戰績中就能看出其戰鬥力到底有多麼的強悍。

公元1559年,戚家軍成軍,戚家軍又稱義烏兵,因名將戚繼光而得名,總兵力四千,而且這四千的兵力,幾乎全是義烏世代種地的農民和礦工。

戚家軍之所以強的不得了,完全是因為戚繼光。在他的訓練下,這支隊伍成了當時世界上少有的精銳,他們驍勇善戰、屢獲奇功,打的倭寇落花流水。戚家軍大小戰鬥打了數百場,大部分都是倭寇。


公元1561年,正值嘉慶帝在位,倭寇無比猖獗,率領兩萬兵力進攻浙江。戚繼光得知後馬上迎敵,他機智的做出判斷,認為倭寇會在臺州佈置主力,之後他率領戚家軍一千五百兵力前去,果然不出他所料。

雙方在花街相遇併發生交戰,可倭寇怎麼可能是戚家軍的對手,直接就被擊敗。此戰戚家軍以少勝多,僅陣亡3人,消滅了敵人數千,還有許多倭寇在逃跑時落水溺亡。


這還只是其中一戰,之後十餘年間,戚家軍與倭寇多次交戰,每次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消滅數以萬計的倭寇,使其膽怯不敢來犯,從此一掃倭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