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有生命者比無生命者優勝一籌,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最高貴

對多數哲學家而言,各種事物深藏莫測,就算是斯多葛派的哲人也不例外。我們的既成觀點隨時可能被推翻,難道有從未改變過的人嗎?帶著你的思想去面對各種事物吧,想一想他們是多麼的短暫無常、價值微渺,他們可能是汙穢醜惡的可憐人,或是妓女、強盜。再想想和你生活在一起之人的道德品性,就算是其中最討人喜歡的人,你也無法忍受,而要做到對自己完全無法忍受的人不得指責是很難的。在這個漆黑一片、汙穢不堪並變幻無常的物質世界和時間洪流之中,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高度評價和孜孜以求呢?我想象不出。但相反的是,依自我本性行事、等待自然化解你的身體且不要因為時間的延誤而惱怒等,都是每個人都必須去完成的使命。還是在以下的法則中求得心靈的安寧吧:第一,已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都不可能與宇宙之本性相背離;第二,我會盡力不去做違背心中神靈和精靈的事情,因為沒有人能夠強迫我去做出這種事。

沉思錄:有生命者比無生命者優勝一籌,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最高貴

我應該讓我的靈魂去做什麼事情才好呢?不論何時何地,我都必須問自己這個問題,並質問我在這一被稱為支配原則的部分中又擁有什麼呢?我現在所擁有的靈魂屬於什麼樣的事物呢?是毛頭小孩、風華少年、柔弱婦女,還是一頭家畜,甚至是一頭野獸呢?

我們甚至可以從對大部分人而言屬於值得肯定的事物中受益。因為,如果一個人把某些事物視為真善美的東西,比如謹小慎微、溫和低調、公正無私和剛毅果敢等,那麼他在以後就不會有耐心去聽從與這些事物不相和諧的東西。然而,如果一個人在起初時便接受了對多數人而言是良善的東西,那麼他可能會聽從那些喜劇作家的經典語錄,並認為最適合自己。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這一細微的差異。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前面所述的話就不會被違反,也不會在一開始就被人們拒絕。但在我們談及財富並涉及如何獲得更多奢華和名望之方式的時候,只要我們討論的方式處理得當,那麼我們都會接受。那麼就繼續追問自己:我們是否應該高度評價這些事物並將其納入真善美的行列,特別是當人們首先記住的是這些觀念的時候,即哪怕是喜劇作家的話也可能對其產生影響與作用—擁有這些觀念的人,有的是充沛的精力,只是無處發洩而已。

沉思錄:有生命者比無生命者優勝一籌,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最高貴

組成我的,是一定的物質形式和材質,而且這二者既不會被毀滅,也不會化為虛無,正如其並不是產生於虛無的道理一樣。我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將通過轉變而成為宇宙的某個部分,而這一部分也將通過再一次的轉變而成為宇宙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永無止境。在這一系列的變換結果當中,導致了孕育我產生的事物的產生,只是方向不同,但同樣沒有盡頭地演變下去。不論我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一切,這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即使宇宙是由不斷變化的週期來掌控的,亦是如此。

理性和邏輯推理的藝術(即哲學)兩者均勝任於自身及其各自的職責功能。它們從自身的第一原則出發,並朝著業已為其設定的目標前進,這就是為什麼把這類行為稱為“正道”,這個詞表示它們是沿著正確的道路行進的。

這些東西都不應該被稱之為人所有的事物,因為其並不屬於人所有。它們也不是人所需要的東西,人的本性也沒有預示過它們的存在,而且也不是人的本性達到最終目標所需要的手段方式。人的目標也不存在於這些東西中,其反過來也無助於人之目標的實現,更不用說有助於實現人之真善美目標的實現。除此之外,如果在這些東西中確實有著屬於人的某些事物,那麼人們對其表示鄙視和反對的做法,則屬於錯誤的舉動;業已表示出不想要這些東西的態度的人,不值得額外嘉獎;如果這些東西本身是好的,那麼不介入其中的人就屬於不好的人。但是現在,一個人如果能夠讓自己擺脫掉這些東西,或拋棄掉類似的其他東西,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些而已,那麼他擺脫的越多,所能承受的損失就越大,而其成為好人的可能性也越高。

沉思錄:有生命者比無生命者優勝一籌,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最高貴

這就是你的慣性思維吧,同時也是你內心靈魂的特徵,因為人的內心靈魂完全被人的思想所浸染。那麼就請用下面這一系列思想來浸染你的心靈吧:比如說,凡是人能活下去的地方,同樣也是人能活得很滋潤的地方。即使他必須住在皇宮裡,他也可以在皇宮裡面怡然自得。再想一下,每個事物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因為如果它們為某種目的而生的話,那麼必然也朝著這一目的而活;而其目的就是其活著的方向;其目的所在之處,便是該事物優點和“善”存在的地方。而理性生物的“善”就體現於其社會性。卑賤之人是否為高尚之目的而存在,這難道不夠清楚明白嗎?有生命者比無生命者優勝一籌,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是其中最為高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