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她們”爭取權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別這位老教授

為“她們”爭取權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別這位老教授

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巫昌禎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生平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巫昌禎

1929.11.17—2020.03.25

巫昌禎,江蘇句容人,我國資深法學家,婚姻家庭法學教學研究的先行者,中國婚姻家庭法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的創始人之一,著名法學社會活動家、著名法學教育家。作為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多年的會長、名譽會長,巫昌禎為中國婚姻家庭法學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中國婚姻家庭立法留下了寶貴財富。

噩耗

中國政法大學官網發訃告:2020年3月25日15時30分,中國政法大學著名法學家巫昌禎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0週歲。

校友緬懷信息刷屏 公益講課從不收費

2020年3月25日下午16時許,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的柳沐白從校友群裡得知,新中國婚姻法學科的奠基人、著名婚姻法學家、法大傳奇“四大才女”之一的巫昌禎教授,於當日不幸辭世。

“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震驚。”隨後柳沐白從多個信源確定了此消息的真實性,群組裡被校友哀悼和緬懷的信息刷屏,紛紛回憶起跟巫昌禎教授交往過的點點滴滴。

柳沐白回憶起十幾年前在中國政法大學讀本科時候與巫教授近距離接觸的一次經歷,“印象裡巫老師特別和藹,給我們做過講座,邀請她的時候,她答應得特別痛快,讓我們這些學生受寵若驚。”

一位深受愛戴的老人家走了,遠在外地的他蒐羅材料寫篇文章追憶老教授的生平和成就,一方面是將這個消息告知更多關注巫昌禎教授的人,另一方面也是想表達一下哀思。

文章一經發出,收到了300多條評論,其中有的校友是跟柳沐白一樣在本科階段聽過巫昌禎教授講座的,也有本科論文很幸運地由巫昌禎老師親自指導的;有1998年新婚姻法出臺前去她家專訪過的人。

還有博士入校時被巫昌禎老師親自面試過的學生,“巫老師是我博士進校面試老師之一,她和江平先生一起面試我。彼時,巫老師笑眯眯的看著我,大家風範,如沐春風。”一名自稱著名法學家江平弟子、署名為“波波律師”的網友留言,同時他還在評論區轉達了江平對巫昌禎教授的哀悼:”我和巫昌禎教授在一個教研室工作64年情同姐弟,她為人善良,專業精深,為法學界所敬佩。對她的去世,向庚以泰及其子女深表哀思。”

評論區中還包括40年前、30年前、20年前聽過巫昌禎的婚姻法課程的學生。他們普遍評價,她講課深入淺出、舉例貼切,論證有力,思路表達清晰冷靜,學術理念先進,性格和藹可親,溫文爾雅。

還有人分享了巫昌禎教授晚年熱心投入到30多項社會公益活動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巫昌禎就帶頭創辦了專打公益訴訟的第八律師事務所,開了中國公益訴訟的先河。巫昌禎參加社會活動也堅持公益性,上到最高法,下到居委會,請她講課她不拒絕,但從不收費。

在柳沐白的文章評論區猶如一場網上追思會,不斷有人留下追思悼念的語句。

學校發訃告追思 疫情結束將辦追思會

3月25日晚間,中國政法大學官網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特聘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八屆全國婦聯執行委員,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2015CCTV年度法治人物、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著名法學家巫昌禎教授,因病於2020年3月25日15時30分逝世,享年90週歲。

巫昌禎教授一生教書育人,淡泊名利;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關注民生,求真務實;生命不息,奉獻不止。巫昌禎教授的逝世,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法學界,特別是婚姻家庭法學界的重大損失。

3月26日,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的於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遵照巫昌禎教授的遺願及其家人的意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疫情結束後,學校會辦一個追思會。”

目前,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在學院網站設立了悼念巫昌禎教授專欄,後續會不斷刊載有關團體和個人的唁電和唁函。

於老師說,由於現在正值疫情期間學校處於封閉狀態,今天下午相關老師通過申請批准進校辦理相關事宜,對收到的相關材料和追思的文章進行上傳刊發。

於老師透露,每年過年時,學校都會到老教師家中看望慰問,就在年前她還跟同事去過巫教授家,“由於之前摔過跤,一直是臥床,精神狀態也不是很好。”但是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於老師非常痛心,“這是法學界的損失,工作群裡的同事也在不斷表達著對巫教授的懷念之情。”

經歷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少年求學和執教經歷

成法大四大才女之一

懷著法治的夢想,1948年夏天,剛剛18歲的巫昌禎考入當時聞名全國的法科大學朝陽大學學習法律。然而未滿一年,北平和平解放,朝陽大學由華北人民政法司法部接管,成立了“朝陽學習隊”。這段學習經歷令巫昌禎十分難忘:“茅盾、曹禺、郭沫若等大師級人物給我們開設專門的講座,以及一些黨內外的法律系統的專家也給我們上課。”

1949年10月1日,由謝覺哉擔任校長的“中國政法大學”在朝陽大學的基礎上成立,巫昌禎隨之進入中國政法大學,在第三部也就是本科部學習。

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國政法大學”併入人民大學,所有的學生也都進入人民大學法律系。1954年,巫昌禎以全優的成績畢業,成為了中國人民大學第一批法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也是新中國的第一批法律專業本科生。畢業後,巫昌禎和丈夫庚以泰一起被分配到創立未久的北京政法學院任教。

到了北京政法學院以後,巫昌禎主要講授民法。1958年,民法教研室和其他法學教研室都被取消,組成業務教研室。巫昌禎也無法繼續教授民法,轉而講授毛澤東思想概論和古漢語。

70年代初,巫昌禎和丈夫庚以泰來到安徽幹校勞動。一年後幹校解散,庚以泰被分配在安徽省公安廳工作,巫昌禎則回到北京留守,照顧幼小的孩子們。1978年,北京政法學院(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復辦,隨著憲法的修訂和大批法律法規進入制定日程,法治建設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法學教育也迎來了新的春天。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復辦後的北京政法學院經過艱難的爭取,從北京市各單位和分散在安徽、河北等地方調回了部分原來的老師。包括巫昌禎在內的老師聞知北京政法學院的復辦,都回到學校裡來,重新站上講臺,時隔多年真正作為一名“法學教師”給同學們教授法學理論。

在復辦後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老師們克服了重重困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院的建設之中來。重建各個教研室,夜以繼日地編寫各學科教材,開設各學科的必修課和選修課……

這一批優秀而敬業的老師以其淵博的學識、各具特色的授課方式和獨特的個人魅力,贏得了同學們的廣泛讚譽。其中,就有被同學們稱為“四大才女”的四位女教授巫昌禎、薛梅卿、嚴端和孫丙珠。

1986年中國政法大學團刊刊登的一篇文章《法大四大才女》中介紹,她們精深的法學專業修養、深入淺出的授課、親切隨和的性格無不贏得同學們由衷的敬佩和喜愛。

她們敬業的態度、嚴謹的治學、崇高的品德和各具特色的教學,使復辦之初的北京政法學院學子們如沐春風。她們也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了大量的傑出人才,影響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為法學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成就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親歷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

推動反家暴立法

婦女群體的生存狀況一直是巫昌禎關注的問題。她既是法學教育家,也是法律援助律師。她既是婦女權益的保護者,更是一位立法反家庭暴力的推動者。

巫昌禎曾說,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能出多少力,一定盡心盡力為婦女服務,為婦女奉獻一切。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2016年正義網曾刊文介紹,作為中國婚姻法的泰斗,巫昌禎一生中親歷了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1955年,她參與了民法典的起草,到1957年起草小組解散,共起草了五百多條。

1978年,婚姻法的修改被提上議事日程,因為有起草民法典的經歷,中國政法大學派巫昌禎也參與修訂。在這期間,她還婉拒了參加民法通則起草工作的機會。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1989年,全國人大制定了《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起草規劃,巫昌禎再任起草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後來,這部法律於1992年提前問世,成為中國第一部專門維護婦女權益的法律。

此後,在婚姻法二次修改、計劃生育法等法律的修訂與起草工作中,巫昌禎一直為婦女權益爭取、吶喊。

雖然地方上早有嘗試,但法律上對反家暴立法的突破,則是在2001年修改婚姻法之時。當時,曾任婚姻法起草小組組長的巫昌禎再次受邀成為立法小組專家,她和一些專家均提議要在婚姻法中對家庭暴力予以規制,最後爭取到將“禁止家庭暴力”寫入了婚姻法總則。

2005年,《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改,曾擔任過婦女權益保護法起草小組副組長的巫昌禎,又成為參與立法專家。這年,修改後的婦女權益保護法明確了“禁止對婦女實施家庭暴力”,並且規定了多機構合作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干預模式。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應用法學研究所發佈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其中提出的“人身安全保護裁定製度”,後來在基層法院試點後推廣。巫昌禎作為專家對該制度進行調研,作出了肯定的判斷,促進了這項制度的推廣。

2014年“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當天,國務院法制辦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同時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2015年8月24日,在巫昌禎等人的推動下,這部草案被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離1995年“家庭暴力”的概念引入中國已20年。

記者|宋霞

为“她们”争取权益的老人走了!今天,一起送别这位老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