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第7期《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我為大家介紹了它的寬體制作過程,也為大家展示了已經制作好的內飾改裝件,但是……改裝寬體後的LANNIA 藍鳥是什麼樣子,內飾改裝件安裝到車上後又是什麼樣子,完全沒有提及過,主要是因為當時改裝工作並未完成,也確實沒有成品展示給大家。兩個多月過去了,改裝工作早已完成,現在也是時候跟大家分享最終的成果了。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經過一段正兒八經的開頭後,其實我想說的是,車子在春節假期後不到一週的時間就已經改裝完畢,但往後的一個多月裡突然出現了很多客觀的阻礙因素,導致了選題計劃被迫中止,而改裝好的LANNIA 藍鳥也只能被“丟放”在停車場。但不管怎樣,文章開始之前,我跟那些一直關注著改裝進度的朋友們衷心道個歉。言歸正傳,這是《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的最後一期內容,大家將會看到的就是整個改裝項目的最終成品。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外觀進化論

  從去年7月初拿到LANNIA 藍鳥至今已經過去了11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面,它的外觀在不斷地變化,概括起來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原廠車,定改裝路線——外觀包圍套件改裝——細節改裝與點綴——降低車身高度——寬體制作、整車貼膜,最終成品出爐。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這5個階段完全是依照我最初定下的計劃辦事,事實上我也很喜歡這種漸進式的改變,因為這樣可以看到每一次改裝給車子帶來的變化,就跟看著自己的小孩一天一天地成長一樣,那才是人生的樂事。不瞞你,如果要一步到位地把LANNIA 藍鳥改裝成現在的樣子,我預計也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這樣就沒多大意義了,也無法享受到改裝過程帶來的樂趣。

外觀有哪些改變,改裝目的是什麼?

重點一:整車貼膜

  在我接手改裝這臺LANNIA 藍鳥之前,它已經被同行朋友改裝過一次,但還原工作處理得不夠完善,導致車身出現了極為明顯的色差,同時給我的改裝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針對這個問題,當時我有三個選擇:1、視而不見,但這樣交還車輛有點不負責任,果斷放棄了;2、整車重新噴漆,但考慮到後期還原非常麻煩,而且長時間下去,前後包圍等部件也會跟主車身出現明顯的色差,畢竟材質並不相同,再者整車重噴價格不低;3、整車貼膜,施工時間相對整車噴漆短,還原更方便,不喜歡撕掉便可,價格幾千到過萬都有,顏色也是多種多樣,選擇性相對豐富很多。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考慮到這不是我自己的車,可能很快就需要還原,為了不給自己添麻煩,最終選擇了整車貼膜,而顏色則選擇“糖果紅”。既然已經整車貼膜了,為何不考慮換個顏色?不瞞你,還真的沒想過,一是因為我覺得紅色跟LANNIA 藍鳥挺搭配的,而且之前的改裝都是以紅色車身為出發點;二是因為我不想其他人很容易就發現它更換過車身顏色,須知道不管是整車重新噴漆,還是整車貼膜,如果更換的顏色與原廠差別明顯,打開車門、發動機艙蓋或後備廂就會露餡了;三是因為我喜歡紅色……其實,說得直接一點,可以的話我根本不想做這項改裝,畢竟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說到“糖果紅”(改裝商的叫法)這個顏色,它在不同的環境光線下呈現出來的效果有比較明顯的差異,比如在光線較暗的環境(陰天),它呈現出來的紅色跟LANNIA 藍鳥原廠的紅色比較接近,遠看甚至難以看出差別;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它會變得鮮豔奪目,頗有幾分“電鍍紅”的味道。可見,這種顏色確實有其獨特之處,也是我選擇它的主要原因。比較可惜的是,素材採集期間廣州的天氣不好,所以沒辦法將這種顏色鮮豔奪目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看。

重點二:外觀包圍

  考慮到LANNIA 藍鳥原廠的前臉設計已經相當不錯,因此我從來沒打算過針對它的前臉做太大的改動,而最終出來的成品也確是如此,我只是為它加裝了前唇和前鏟,而加裝這兩項配件主要是為了後期車身降低後可以將前臉的視覺重心再降低一點。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考慮到它是一款針對年輕消費者的車型,我將原廠那些閃閃發亮的鍍鉻裝飾件都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碳纖維或仿碳纖維的裝飾件。另外,它的中網格柵也加裝了一些錦上添花的裝飾件作為點綴,這是突如其來的想法,並不在計劃之中,幸好效果尚算讓人滿意。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加裝側裙有兩個主要的原因:1、為車身側面增加層次感、動感;2、在降低車身以後,讓車身側面顯得更加低矮一些。實際上,我認為車身側面最重點的變化是換裝了一套18英寸的鍛造輪圈,款式是否好看見仁見智,而我選擇它則主要是為了與後期的手工寬體以及低趴的車身姿態搭配。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車尾部分的變化顯而易見,原廠設計平庸的後包圍被性能感十足的改裝款後包圍替換掉。雖然LANNIA 藍鳥的性能與這套改裝後包圍的設計並不相符,但沒所謂了,好看就行,反正改裝完成後它不過是一臺靜態展示車而已,又不是拿去跑比賽的。在我看來,這套改裝後包圍的款式還挺漂亮的,但可惜採用的是樹脂材質,輕微碰撞都會隨時“散架”,感興趣的朋友還請謹慎選擇。

重點三:寬體套件

  加裝寬體是整個改裝計劃裡佔用時間最長的項目,最主要是因為市面上沒有針對LANNIA 藍鳥的寬體套件,也沒有任何參考的對象,真的是一切從零開始。而在這方面經驗不足的我,在寬體制作時也遇到了較多的困難,款式的設計改了多少次自己都記不起了,因此對於現在的成品我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算是自我安慰吧)。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之所以為LANNIA 藍鳥製作寬體,主要是因為我覺得像它這類家用緊湊型車,車身造型比例寬扁一點會更加好看,其實同級別價位接近的車型裡也不乏一些參考的例子,比如凌渡和思域,它們原廠的車身造型就已經是比較扁平的了。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對寬體改裝有一種特別的喜愛之情,可謂是“無寬體不歡”。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看過第7期文章的朋友應該會比較清楚,不管市面上有沒有對應的寬體套件,只要加裝寬體都會對車身造成一定的損壞(除非是那種粘貼上去的純裝飾),而且後期還原需要花費較多的功夫及費用。因此,我建議那些準備改裝寬體或有改裝寬體想法的朋友們,真的需要慎重考慮,這可是一項費時、費力、費錢、費心思的改裝。

重點四:可隨時升降的車身

  為了保障日常通過性、行駛舒適性,一般家用轎車原廠設定的離地間隙都會相對跑車、超級跑車高不少。正是這個原因,它們的車輪與輪眉之間的間隙會比較大,看著或多或少會有點彆扭。於是,在改裝圈出現了“一低遮三醜,百改降為先”的說法,雖然這句話我並不完全認同,但也確實適合使用在很多的車上。當然了,降低車身不一定就是為了好看,有的是為了提升操控性和行駛穩定性。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降低車身高度的方法有很多種,針對減振器著手改裝是最為常見的。目前市面上與減振器改裝相關的配件大概有短彈簧、運動減振器套裝、絞牙減振器以及氣動減振器系統。這幾種減振器改裝件都有各自的優點,也有明顯的缺點。我選擇的是氣動減振器系統,主要原因是它可以讓車身隨時隨地升降,即使遇到不好的路況,通過性也有一定的保障。另外,LANNIA 藍鳥的改裝初衷是達到個性、張揚的效果,而可隨時升降的車身則能滿足這個需求。試想一下,一臺LANNIA 藍鳥在你面前升高/降低車身,那是多麼酷炫的事情。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實際上,改裝外觀套件、手工寬體、18英寸鍛造輪圈這些改裝都是為了適配這套氣動系統的,再深入一點說就是為了適配儘量降到最低的車身。得益於這套氣動系統,現在這臺LANNIA 藍鳥在靜態展示時,可以低趴在地上,展現出獨特的車身姿態;需要行駛時,只需要通過氣動系統的控制手柄抬高車身便可;即使是遇到正常高度的減速帶或不算太爛的路面,通過性也不會存在問題,畢竟它可以將車身抬高到與原廠接近的高度。

內飾有哪些變化,改裝目的是什麼?

  來到車裡,改裝的地方一目瞭然,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地方,一是原廠紅色的裝飾件改成了現在的紅色碳纖維裝飾件;二是換裝了碳纖維方向盤;三是左右兩側的A柱內襯做了手繪。不瞞你,現在的成品與初定計劃裡的確實不太相同,差別在於賽車桶椅因為成本限制沒換成,但增加了原本沒有的A柱手繪。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對於它的內飾改裝,整體我是滿意的。首先是碳纖維方向盤的握感不錯,表面包裹的真皮在觸摸細膩度方面優於原廠;然後是A柱內襯的手繪,這是我特意找朋友一筆一筆地畫上去的,目前這樣的改裝方式在國內還比較少見,是車內我最滿意的改裝。而我不太滿意的地方,其實是自己預判失誤,我沒想到那些紅色碳纖維裝飾件裝車後會紅得那麼搶眼,跟預想的效果確實有較大的出入。

駕乘感受跟原廠有什麼區別?

  減振器改了,輪圈輪胎改了,車身高度也相對降低了許多,開起來跟原廠有區別嗎?答案是肯定的,某些方面相對原廠差了,但也有一些地方表現得比原廠更好。首先是動力的變化,改裝的輪圈、輪胎確實給它的動力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在起步時尤為明顯,可以明顯感覺到動力輸出確實不如原廠好。至於中後段加速,它受到的負面影響相對小了很多,其實跟原廠差別不大。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不瞞你,選擇現在這套18英寸的鍛造輪圈真的就是為了好看,其實它的重量真的一點都不輕。不過話說回來,鍛造輪圈不一定就輕的。改裝了這套輪圈,再配上規格更大的輪胎,它的簧下質量有所增加,這是改裝後動力不如原廠的主要原因。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改裝了減振器,降低了車身高度,加上更寬大的輪胎,在跑高速或者以較高的速度過彎時,它的車身穩定性相對原廠提高了不少。以絞牙減振器為基礎打造的氣囊減振器擁有相對原廠減振器更大的阻尼、更短的行程,為車身提供了相對原廠更好的支撐性,因此即使它的簧下質量因為改裝輪圈輪胎增加了一點,但實際動態表現其實並不遲緩,車身靈活性甚至比原廠還要好一點點。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車身那麼低,遇到大的顛簸或需要快速地大幅度轉向,難道車輪不會刮到翼子板嗎?不會的,因為我已經將減振器的阻尼值、空氣彈簧的空氣填充量與當前的車身行駛高度做了適配性的設定,經過較長時間的調試及使用都沒出現過這樣的問題。然而,減振器的舒適性確實不如原廠好,尤其是遇到較大的顛簸時,較短的減振行程無法完全化解路面的衝擊,傳遞到座艙內的顛簸感比較明顯。當然了,在舒適性方面,它會比絞牙減振器好不少,尤其是那種比較廉價的絞牙減振器。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實際上,轉向系統也有一定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方向盤的轉向力度變得更加沉穩,高速行駛時手感更加紮實。另外,由於輪胎相對原廠扁平了許多,通過方向盤獲得的路面信息也會相對豐富一點。當然了,轉向的精準度以及轉向的直接性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除非把整套轉向系統都換掉吧。

JR-改裝社:LANNIA 藍鳥改裝日誌(8)

  關於這臺改裝LANNIA 藍鳥的駕乘部分,有幾點需要提醒:1、雖然氣動系統讓它擁有了隨時升降車身的功能,但是在最低狀態下它是無法行駛的,甚至不能打方向盤,否則翼子板可能會被廢掉,輪胎或輪圈也都會受損;2、氣動系統的控制手柄一定要放好,行駛時誤觸降低了車身,後果會非常嚴重,甚至有安全隱患;3、在最高狀態下,不適宜長時間行駛,相信你也受不了,因為此時氣囊彈簧充滿了氣,乘坐感受非常顛簸讓人難以忍受,車身也會出現十分明顯的跳動。

全文總結:

  經過11個月左右的辛勤付出,LANNIA 藍鳥的改裝工作終於完成了,或許是因為改裝過程遇到了不少困難和阻礙吧,在看到它的最終成品後,心裡樂滋滋的,也有種身心舒暢的快感!不瞞你,對於現在這臺LANNIA 藍鳥改裝車,我是比較滿意的,看著確實比原廠漂亮多了,把它視為目前最帥氣的LANNIA 藍鳥真的一點不過分!

來到這裡其實沒啥可以總結的了,畢竟該總結的地方在正文內容都基本提及過了,不過我倒是有個消息要透露給大家,在LANNIA 藍鳥改裝項目結束以後,JR-改裝社將會迎來第二個改裝項目,而且即將要改裝的車型目前比較熱門,看到這裡的朋友們不妨猜猜是什麼車吧,反正猜對沒獎。(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