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新譯 第二十七課 難 治

第二十七課 難 治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老子《道德經》新譯   第二十七課  難 治


一、人民飢餓之源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人民之所以飢餓,是由於長官收各種雜稅太多。在舊社會里,苛政猛於虎,如農民辛勤勞動一年,秋收後,給地主交地租和繳納國稅,鄉、保、甲長各種雜稅,繳完後一無所有,所以只有捱餓。

二、人民難治之因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人民之所以難於治理,是由於長官強迫他們去做不願意做的事。如秦始皇強迫人民去修長城,人民不去,就抓、捆、押、壓,強迫去修,所以就沒有辦法治理。

三、人民輕死之根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人民之所以不重視死亡,都是長官太重視自己的生存了。如秦始皇想長生不老,派很多人到處去找靈丹妙藥,不管人民的死活,所以人民就不重視死亡。

四、愛護生命之法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只有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要,順其自然生活,這就是愛護生命的最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