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2月23日,宜賓的天灰濛濛的。這一天,對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大二學生楊潤梅而言,是悲慟的,也是忙碌的。

“班長,咱醫院還需要防護服嗎?”“捐贈方希望物資能儘快派上用場”……楊潤梅的奶奶剛剛病逝,她一邊協助家裡處理善後事宜,一邊“隔空”與位於武漢的空降兵醫院聯繫捐贈。為了讓愛心人士捐贈的500套防護服儘快抵達醫護人員手中,楊潤梅又不停地聯繫湖北的戰友幫助運送,幾經波折之後,首批200套防護服在3天內送到了醫院。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疫情不能等,物資早一點到達醫護人員手中,他們就多一份保障。”楊潤梅眼眶溼潤,“相信奶奶如果在天有靈,一定會支持我這麼做。”

跨越千里的捐贈“橋樑”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楊潤梅便跨越千里當起了捐贈“聯絡人”。

就在半個多月前,她剛剛聯絡捐贈了一千個口罩到空降兵醫院。“一位廈門的女士想要捐贈,卻苦於不知捐贈渠道。”楊潤梅說,這樣的情況很普遍,但只要有愛心人士願意捐贈,只要是醫療物資,她都竭盡所能地幫他們送達醫院。

瞭解捐贈需求、對接醫院、聯繫運送、公示物資流向……楊潤梅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確保愛心物資如期抵達醫護人員手中。這位年僅21歲的女大學生,為什麼能成為捐贈的“橋樑”?這還得從她的特殊經歷講起。

2016年,從小性格開朗、多才多藝的楊潤梅,考入了西南石油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同年,她響應號召、應徵入伍,成為駐鄂某空降兵部隊的一名文藝兵。正當工作幹得有聲有色的時候,楊潤梅卻發現自己呼吸道長了一個腫瘤。這個樂觀堅強的姑娘,不得不進入空降兵醫院住院治療,一住就是半年。武漢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讓她恢復了健康。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正是這樣的經歷,把楊潤梅和武漢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對武漢,對醫務工作者,楊潤梅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而這份堅實的情感紐帶,亦是她作為捐贈“聯絡人”的初心。

“我的朋友圈裡半數以上是湖北人,其中一半都是醫生。疫情初期,看著刷屏的信息,尤其是醫護人員的艱辛付出,每天都很揪心。”楊潤梅說,從那時候起,她心裡就開始琢磨,“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

逆向而行助力“戰疫”

2月以來,每天到各個戰友群、志願者群、微博微信等平臺上“打卡”,關注各類捐贈信息,是楊潤梅的日常功課。

“我和戰友運營了一個名叫‘傘花菌’的軍事類微博,目前擁有近400萬粉絲,其中有不少‘鐵粉’,他們也會私信發來很多捐贈信息。”根據捐贈人的具體情況,楊潤梅會製作一個捐贈備忘錄,以便及時跟進聯繫。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每一次捐贈送達,就像一次冒險,常常讓人心跳加速。”確立了捐贈意向之後,楊潤梅開始聯繫運送,這個過程往往不會太順利。比如液體類的物資無法通過普通快遞運輸、防護物資質量標準難把控等,“現實情況遠比想象的更復雜。”

物資運送的過程也面臨極大挑戰。“不少物資需要自費郵寄,還有些需要上門自提。”為了減少捐贈者的麻煩,家境並不寬裕的楊潤梅,常常自掏腰包進行郵寄。對於需要自提的,她就拜託當地的戰友幫忙運送。物資運抵之後,她第一時間進行公示,向捐贈人反饋醫院接收情況。“只有更周到細緻些,才能對得起捐贈人的一片愛心。”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在“戰友團”和“粉絲團”的“接力”下,由楊潤梅經手的防護物資,一批批地抵達防疫一線。對於一些達不到醫院標準的物資,她又“牽線搭橋”,捐贈給有需要的地方……

武漢孩子的“雲端”老師

除了捐贈“聯絡人”,楊潤梅還有另一重身份:武漢孩子的“雲端”老師。

“孩子5歲了,特別喜歡上潤梅姐姐的課。”家住武漢江岸區的李書羽小朋友,已經宅家近一個月了,焦急的媽媽從朋友那兒得知楊潤梅的公益課堂,立刻讓孩子加入了進去。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武漢封城以後,學生長期宅家,他們的生活情況牽動著楊潤梅的心。“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動,整天悶在家裡肯定難受。能不能通過互聯網給孩子們上一些知識性、趣味性的課程呢?”楊潤梅立即與武漢的戰友取得聯繫,商量對策。

最後,在戰友的幫助下,楊潤梅依託當地幼兒園“優學堂”軟件等平臺,開啟了“雲端教學”之旅。她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給武漢的孩子們教授小主持人和詩歌朗誦系列課程。

開朗的性格、甜美的嗓音和輕鬆活潑的教學方法……楊潤梅的趣味課堂陪伴不少武漢孩子度過了一個特殊的假期。從最初的“一對一”到後來的“一對多”,一個多月以來,數十位來自武漢、孝感等地小朋友相聚楊潤梅的直播課堂。課後,楊潤梅還會開答疑課,對家長們錄製的孩子表演視頻進行定向指導。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陸續收到家長們發來反饋和感謝,再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楊潤梅打心眼兒裡高興。

“能夠運用專業所學去傳播知識,奉獻愛心,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學生的自強和擔當。”

說起預備黨員楊潤梅,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殷衝連連豎起大拇指。

楊潤梅說,如果不是這場疫情,她原本計劃大年初二回武漢參加部隊演出。雖然因病退伍,但部隊還會常常關心她的狀況、邀請她回去參加活動。在她看來,這份來自武漢的牽掛,“讓自己感覺從未真正退伍。”

95後大學生楊潤梅:戰“疫”場上最美“聯絡人”

“我的大家庭裡,一半以上的家人都是軍人出身,我是‘七一’出生的,從小耳濡目染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一個內心乾淨,冷靜堅毅、永遠向上的人。”楊潤梅說。

這就是青年的責任 青年的擔當

石大的柚子真的很棒!

讓我們給像楊潤梅一樣為防疫付出汗水的柚子們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