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旅遊業會受疫情影響嗎,該怎樣補救?

沙塵暴有話說


今年春節前後旅遊業受疫情影響是很大的,補救措施也有很多。

受疫情影響,整個旅遊業幾乎停擺

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旅遊的黃金時間,但今年的情況貌似有些特殊,春節來臨,疫情突至,各地政府都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應對疫情,封存封路,交通運輸業受限,旅遊業自然無法正常進行,很多人原定的出遊計劃,被迫取消或推遲。

據統計,春節前後受疫情影響,旅遊業的整體損失在5000億左右,而我個人認為,實際損失要遠超這個數字。因為疫情的影響分為長期和短期,短期內就是疫情期間的影響,或許是5000億左右,但長遠來看,抵消這種影響需要很長的時間,而這期間的損失是無法預估的。

短期來看不容樂觀,長期來看有望反彈

就旅遊業而言,短期時間內,也就是六月份之前想有所恢復是不太可能的,了。雖然現在各地疫情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根據鍾南山院士所言,真正的放寬還需要一段時間,最早四月底,也有可能是六月份,如果是這樣,今年上半年的旅遊業幾乎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並且現在國外疫情愈發嚴重,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都還在疫情的陰影之下,出國遊是不現實的,畢竟相比開心,還是安全更重要。

同時,旅遊的需求和慾望始終存在。在家憋了這麼久,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在疫情結束後出去走走,這也是疫情過後旅遊業反彈的基礎,同時那麼多的旅遊業從業人士也需要遊客的出遊,來重新帶動停擺許久的旅遊業。

所以,旅遊業的補救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既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整個旅遊產業鏈的從業人員在這段非常困難的時期,也可以暫時性的做一些副業,以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雲舒的vlog


  總體判斷,旅遊經濟深受重創,衝擊全面,需要救助。預計非冠疫情下全年旅遊業總收入約7萬餘億元,疫情造成的損失額度約相當於疫情前預測總值的22%至25%,損失額度約在1.6萬億至1.8萬億元之間,導致全年預期從同比增長10%變為負增長14%至18%。具體衝擊可以從三個常規層面來進行初步分析。

  1、國內旅遊

  國內遊近期全面阻斷,斷崖式下降。

  受新型疫情衝擊,居民紛紛終止出行計劃,各主要景點關閉,大型文娛活動取消。文化和旅遊系統防控措施很及時,1月20日起各景點、場館等陸續叫停,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無疑對全國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國內旅遊造成大面積影響,全年國內旅遊人數下降將超過兩成以上。如果局勢還不能在第二季度內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滯後效應和負外部性會導致更大影響。

  2、入境旅遊

  入境遊基本停頓,這是受影響最深遠的一塊。

  1月29日起,多家外國航空暫停了往來中國的航班;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新型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團隊形式的入境旅遊幾乎停擺,散客形式的入境旅遊大受衝擊。參考2003年“非典”期間的表現來看,對入境旅遊衝擊將非常大,其苦日子長,恢復的週期也更長,預計會比出境遊恢復滯後3-6個月。

  2003年全國入境旅遊人數9166. 21萬人次,在部分省市受衝擊不大的情況下,全國入境總量仍比 2002年下降6. 38%。如今,在全覆蓋國的一級響應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雙重疊加下,將對入境遊特別是外國遊客信心造成重大影響,上半年取消來華旅遊的人數會大幅升高。預測2020全年入境旅遊人數將降至9000萬至1億人次左右,同比2019年下降約30%-35%。入境旅遊收入損失預計在350至400億美元左右。

  同時,從空間距離上來看,長線的歐美市場恢復時間可能要到2021年,歐美遊客對WHO的意見最敏感。周邊及短線旅遊包括港澳臺,六七月份可能就會有改觀。因公訪問不受這個限制,將率先啟動。

  3、出境旅遊

  出境遊也將受到重創,對於全球的旅遊市場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主要因各國出於安全考慮,會限制新型疫情所在地國家公民入境,以及各國到達目的地國家意願減弱等影響,致客流量減少。“非典”期間,中美、中日、中港的客流量損失平均達到20.2%,其中“非典”導致的赴美客流減少高達38.9%。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遊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從2000年的450萬人次猛增至2019年的1.68億人次。亞太地區通常要接待75%的中國農曆新年遊客,受到的打擊最大。根據泰國旅遊業統計,1000萬的遊客當中,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截至2月3日,對中國採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國家已高達84個,可以想象未來的影響有多大。

促進旅遊消費必然會成為疫後挽救經濟發展的首選手段之一

  1、品質是必須

  如今,依靠那種人擠人的紅利時代、躺著賺錢的傳統時代已經結束,未來鹿死誰手,關鍵還在於自身實力,在於能否提供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供給。

  旅遊的本質是什麼?基於第一性原理,旅遊的本質就是要能夠打動遊客的心。真正以人為中心,做好產品,做優服務,才是立身之本。

  從需求端看:消費體驗趨向分層化、複合化、散客化、個性化等方向轉變。對應的產品和服務也應當是精細化、多元化、專業化的,而目前供給側匹配度顯然不高。

  此次新型疫情猶如大浪淘沙,大浪來了,方看出誰會游泳(好產品),誰僅僅是有救生圈(政策、資金),或者兩者皆無。那些追求高大上、大投入、大面積、重資產,遊客中心、豪華設施、基礎設施等過度投入的項目和景區,其實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造獨一無二的旅遊體驗,都不是真正以人的體驗需求為中心,缺乏真正小而美、優而精的優質項目,一旦面臨危機,則吃不消,這些都需要升級調整了。

  2、創新是必修

  變是永恆的不變,萬變不離其宗,在變化中不變的是事物的核心本質,是基本的規律,是真正的商業邏輯。在“變化”中抓住“不變”,謀求創新求變,這是突破的必由之路。

  市場始終在,消費不會沒,產品、服務與模式將隨"疫"調整,“守正”“創新”會成為主旋律。中國仍有最大規模的市場容量,這樣巨大的市場群體依然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給現狀,他們對美好生活更多更好的嚮往就是最大的機遇。此次新型疫情恰恰可以引發更多的思考,調整產品結構,創新商業模式,提升文化科技內涵。總之,“守正”“創新”才是硬道理。

怎樣找對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過去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積極應變,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政府積極扶持

  1、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硬核減負,讓旅遊企業能夠應對大疫冬眠時刻!現在最緊急的是讓企業能獲取現金流活下去,如無息或貼息貸款、質量保證金退還,相應的減稅、退稅、基金、補貼、金融支持等,以及做好受困企業金融服務、鼓勵各界積極捐款等。

  2、構建應對突發事件的現代旅遊治理體系。不斷提升旅遊治理水平,黨政統籌,多方共建,文旅和衛生部門聯動監控,文旅企業聯防聯控管理,居民和遊客監督支持,智庫及媒體科學研判。

  3、制定旅遊振興計劃。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必須想辦法扶持和救助旅遊業,獎勵有貢獻的旅遊業從業人員,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政府應積極考慮編制促進夏季或秋季旅遊業的振興計劃。同時,增加旅遊發展資金,給予更多的財力支持,以拉動消費促經濟發展。可以分階段組織諸如景點減半收費和餐館、旅店、零售店削價等一系列促銷活動,鼓勵親近戶外大自然的旅遊活動,開展自駕車遊、戶外營地遊、研學旅遊等。

  4、消除心理影響,重塑安全旅遊目的地形象。考慮到短期內不可能吸引大批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因此,在二季度開始就應把工作重點集中在開拓國內市場,由內到外穩定人心,籍以刺激整個旅遊和消費市場。必須開展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營銷行動,增加對外的營銷經費,重塑中國的安全旅遊目的地形象。

  5、完善公共旅遊安全規劃。把公共旅遊安全規劃納入到全域旅遊體系中,出臺應急預案,整體提升旅遊環境的衛生水平,如旅遊廁所應備有必備的耗材,包括衛生紙、清潔液、消毒劑等。對文化旅遊行業處置涉文旅突發公共事件起到指導和推動作用,提升文旅行業應急處置水平。  

  偉大的企業,都是冬天的孩子。他們活得好,不僅靠活力,還靠實力,更靠毅力。未來,更多的企業和機構也將實現鳳凰涅槃。

  勇氣和信心,就是苦難給我們最好的恩賜。挺過去,就是勝利!

  縱有烏雲遮萬籟,還留明月照乾坤。

  立春萬物蘇,待到春暖花開時,猶在叢中笑。


家美潔美專業清洗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太大了,今年受創最重的就是旅遊業了。5月1號之前旅遊應該是不會有太大好轉的,這期間中小旅行社能撐著活下來就不錯了,5.1之後估計會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根據全球疫情來看,今年的旅遊業估計是國內遊為主了,沒有更好的特效藥或是疫苗的出現,國際旅遊要全面恢復比較困難咯。


因果不昧輪迴有報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疫情期間旅遊業會受很大影響
個人有幾種方法覺得可以補救
第一:政府出具相關政策,調整來該城市的車票價格
第二:城市賓館以及飯店適當降價打折!
第三:提升城市形象,自己旅遊景點服務質量
第四:加固景點安全措施,誰都不想一場旅遊,成為一場悲劇!
具體的看我視頻講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96ec4c2f80a4328976ca271de8dd767\

周先生的生活趣事


峰哥通過這個視頻給網友回答一下這個旅遊會受影嗎?該怎麼補救?最好是搞單人遊,全家遊。千萬不能搞組團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a59d81cc21948e1b5db6ed4e8347519\

51峰哥6868


上半年基本出去旅遊很少了,大部分都在觀察情況,等到下半年再說了


低調在低調V


今年的旅遊業會受疫情的影響嗎?

今年的新冠肺炎和2003年的非典不同,由於是聚集性傳播導致封城,再加上現如今的媒體速度使全國陷入了恐慌,不過按目前的局勢來看,全國疫情逐漸好轉,多地企業已進入了恢復期。

旅遊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也是人群聚集性的服務行業,且遊客群體來自世界各地,是受疫情影響的嚴重行業之一,即便疫情穩定下來,人們也需度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安全期,至此,所有的旅遊業方能徹底恢復正常。

當然,除了這些主觀因素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國家為了避免疫情的擴散,對大部分企業進行了限制,全國諸多旅遊景區的開業時間待定;人們受到經濟的影響,定會控制消費,減少出行次數,一些淡旺季明顯的景區很有可能會錯過今年的營收期,損失不可預計。

疫情過後可能會是旅遊業的拐點,補救措施因地制宜

當時的非典過後,旅遊業出現了“報復性”消費,致使眾多旅遊景區癱瘓,從此旅遊業開始迅速發展,直至今日。雖說旅遊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經濟息息相關,但不可否認的是,二者同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才出現的轉折,所以,疫情過後很可能會是旅遊業的拐點。

由於地區不同相對的補救措施也會不一樣,比如海南,大部分遊客均為全球各地,且目前正是淡季,在這期間應做好完善旅遊服務,增添遊客需求,待旺季到來才能彌補今年的損失;國內其他旅遊業可大力度吸收周邊群體,贏利點固然縮水,但能使旅遊業正常運轉,不至於調整運營成本,導致口碑惡化。

通過疫情期間《武功山景區爆棚事件》發現,旅遊報復性消費確實發生了,可能是因為人們憋的時間長了,也可能是疫情期間沒有其他景區開放,但千萬不要完全依託報復性消費理念。應利用現在的時間,做好全面維護,應對復甦後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和人們需要釋放的環境。

為了大家的安全,希望等待疫情結束,再進行聚集性出行。

其實人生就像旅行,處處皆是風景,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