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已成為雲南人民脫貧致富的最美“底色”

投入林草資金380億元,聘用生態護林員數量居全國第一

本報記者 黃少軍報道

“雲南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破解貧困山區有‘生態’無‘生計’的難題,對症下藥、靶向治療,2016年以來共投入貧困地區林草項目資金380.09億元,佔全省林草總資金的79.07%。”

3月25日,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治忠表示,雲南林草生態扶貧成效明顯,綠色已成為各族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最美“底色”。

绿色,已成为云南人民脱贫致富的最美“底色”

雲南是林草資源大省,全省林地面積4.23億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73.5%;森林面積3.59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4%,位居全國第二。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雲南始終將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任務高度疊加,把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作為林草工作的根本遵循。“十三五”以來,重點圍繞生態保護、生態治理、生態產業三個方面,凝心聚力打好林草生態扶貧“組合拳”。

2019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獨龍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舊稱“俅人”,分佈在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約有7000人。獨龍族整族脫貧,“生態兜底”功不可沒。

為了讓貧困群眾有穩定收入,貢山縣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選聘為生態護林員,通過劃定管護地塊、設定管護崗位、確定管護酬勞、落實管護責任,建立生態扶貧的長效機制。當地群眾不僅扛起生態保護職責,還積極參與林草法律法規宣傳、生態旅遊服務、民族團結穩定和美麗鄉村建設,增強了自信,激發出了強烈的內生動力。

目前,雲南省聘用生態護林員達到17.04萬名,居全國第一。生態護林員每人每年平均收入9000多元,共帶動17.04萬個貧困家庭、70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雲南省還通過全面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陡坡地生態治理、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夯實貧困地區生態基礎,著力提高貧困人口的參與度和受益水平。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雲南省88個貧困縣共完成營造林2529.54萬畝,其中深度貧困地區完成營造林面積998.78萬畝。截至2019年,全省重點安排貧困戶退耕還林155.6萬畝,惠及24.8萬戶99.3萬人。補助期內,貧困戶可獲得現金補助18.7億元,戶均7540元,人均1883元。

任治忠說:“省林草局爭取到1294.06萬畝退耕任務,安排到88個貧困縣1212.81萬畝。現在,這88個貧困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3.19%,比全省森林覆蓋率還高出0.79個百分點。”

國家優越的林草政策滋養了雲嶺大地的山林,也讓這裡的貧困群眾普遍受益。近年來,雲南省把生態產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木本油料林,引導林草產業健康發展。目前,該省木本油料林種植面積5150萬畝,人均1畝以上,核桃、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之首。

林業貼息貸款亦是產業扶貧重要“活水”。2019年,雲南省面向貧困縣的林業貼息貸款規模達到30.78億元,落實貼息資金6686.5萬元。

“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是同一戰場上的‘兩場攻堅戰’。”任治忠表示,省林草局將建立穩定的生態補償機制,健康的林草產業體系,投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中,提高帶貧益貧成效,努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真正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