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現在很多媽媽很容易崩潰?同樣帶娃這麼累,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媽媽們當年都這麼過來了也沒說啥?

大寫人


目前二胎月子中,回答這個問題太合時宜啦!頭胎那時候剛結婚就懷孕了孕吐嚴重,躺床上四個半月沒下床,吐的懷疑人生,生完老大的時候不會看孩子也不會換尿布,就連奶水不夠也不懂,害得孩子月子裡只漲了一兩肉,沒錯是一兩肉,出了月子去發汗才知道要給孩子補充奶粉,孩子黃疸三個月才好,當時聽老人的說不能用尿不溼對孩子不好,每天尿布能用上百條,整天把對象和婆婆累的不能說,我自己也很不會調節孩子哭了就害怕亂懷疑,覺得是不是肚子不舒服,是不是這了那了,整天神經兮兮,孩子夜裡十二點之前沒睡過覺,感覺自己抑鬱了還沒人能理解,反正各種事情一地雞毛。莫名其妙掉眼淚,看誰都不順眼,想想都夠的要命,當時應該是抑鬱了,睡不好,老公每天也很累上完班回來還得洗尿布,婆婆一天做五頓飯,也是累的夠夠的,一家人因為一個娃娃的到來,全家忙翻天了……不要說崩潰了,甚至多次想去💩,自己本來是一個超級開朗的人,感覺成了一個重度抑鬱患者。一直不敢要二胎怕再一次精神崩潰,老大三歲的時候決定要老二,之前做了很多攻略,屯了好多尿不溼,奶粉,護臀霜,橄欖油,現在二胎月子已過大半,娃娃全用的尿不溼,不用洗尿布,奶粉目前喝了一大桶,奶不夠,目前在追奶,婆婆做飯,我下菜單,懷孕期間都做好了食譜,老大婆婆給看,目前自己帶老二,忙不過來讓他們搭把手,目前這個月子坐的很開心……希望繼續保持下去……還有就是一直堅信愛讓人強大,愛讓人無所不能


大米有大愛


我覺得兩個不同的時代,就是兩種不同的經歷。不知道城裡孩子是怎麼樣的,我來說說我一個90後農村小孩的成長。

我媽說的,我剛出生沒多久我媽就把我送到了外婆家,兩歲的時候我已經會自己穿衣服了,三四歲就跟著哥哥表哥他們在村裡亂跑,上樹打鳥,下水摸魚。上學了也是自己走路上學,放學自己走路回家,來回要一個多小時,那時候的小學沒有午餐的,中午要麼自己帶飯要麼還是走路回家吃口飯就得去學校。我爸媽完全沒有時間管我,最多就是回家給我做頓飯。有時候我嫌路遠中午我就不回家,在學校餓到下午放學,他們也不會去找我。

初中在鎮上住宿了,我爸就只去學校給我開過一次家長會,開學時送我去,放寒暑假時去接我回,週末時就自己坐三蹦子回到村口。

高中在縣城住宿,開學放假都是我自己了,不管大包小包,都是自己一個人扛回家。高三時因為我生病了,胃病,一個月沒回家,一個月瘦了三十斤,一回家我媽都差點認不出我。

大學,依然是一個人,我爸媽甚至都不知道我讀什麼大學。

出來工作,徹徹底底習慣了一個人。

或許是缺少父母的關心,對任何人的關懷都感激涕零。

直到我有了我自己的孩子,我才知道,原來父母能有多愛自己的孩子,走開一步都掛念萬分,餓一頓都心疼得不行。

其實,我也不怨我爸媽,他們不是不愛我,他們一生為生活奔波勞累,只是沒有時間表達他們的愛而已。

時代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經歷也沒有可比性。


嘿喲屎殼郎


我有兩個孩子,大的我自己帶到1歲,就給爺爺奶奶帶了,我就出去打工了,每年都只有一兩次回家探望孩子的時間,現在大的17歲了,所以沒感覺到帶孩子辛苦,因為沒親手帶過,直到2018年生了個小寶,真的感覺到帶孩子確實辛苦,比上班辛苦好幾倍,現在小的才2歲,目前是我一個人帶大的,帶孩子有時候真的很辛苦,1歲前根本沒睡過5個小時以上的覺,每晚幾乎要夜醒2次起來餵奶,早上醒來做早餐,吃完後立馬帶他下樓去玩,玩到做飯時間回家做飯,做好後吃完陪他在家裡玩玩具,不陪著他一起玩,想洗個碗頭幾分鐘時間,他在家就到處搗亂,連上廁所都是跟著的,白天等他睡覺自己還要做些家務什麼的,沒有自己的時間,他睡覺才覺得世界是安靜的,很少有時間躺在床上看會手機或躺會睡一下午覺,帶娃真的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不停圍著他轉,日子真的很難熬,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流淚]


牽著1只蝸牛散步


年代的不同,人們思想觀念、教育方式和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社會現象。

以前的媽媽們,就比如我的媽媽那個年代,(我的媽媽60年代),那個年代普遍男人在外掙錢,女人在家相夫教子。不流行女人拋頭露面出去掙錢。那時候的人們都沒怎麼上過學,我媽媽說她家裡姊妹多,條件不好,家裡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都先盡著男孩子上學,所以我舅舅上了高中,而我媽媽只上了小學畢業。我家農村的,所以媽媽除了照顧我們還要種地,餵雞,餵豬,增添家裡收入。那時候的老年人年齡稍微大點就感覺身體不怎麼好,那年代人們太辛苦,而且吃的也不好,所以我奶奶那時候六十多歲,也不怎麼幫我媽帶孩子。媽媽也從不埋怨一句,村子裡大家都是比孝順。在農村物資比較匱乏,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巴的年代裡,家裡一有點好吃的時候,媽媽都趕緊給老人送去。我家裡姊妹三個,都是媽媽一手帶大我們,那時候,天空是那麼的藍,路上沒什麼汽車,也沒有什麼壞人,我們都是自己走路去上學,放學自己回家,作業都是自己該寫了就自己去寫,老師們好像也從來沒有說這說那,我們沒事了就一群小夥伴們開心放肆的玩耍,童年比較自由快樂。而媽媽平時也比較忙,還要下地幹活,還要給我們做鞋子,還要挑水回家吃(那時候農村沒有自來水),還要給我們一日三餐做飯,洗衣服,基本上沒什麼功夫管我們,忙得很,媽媽也是真心辛苦,不容易!

現在的年代不同了,物資條件越來越好,馬路上車是那麼多,社會上三教九流的人也多,人販子更是猖狂無比,作業是那麼多,各種輔導班更鋪天蓋地。現在都是優生優育,每家可能都是一個到兩個孩子,媽媽們都不可能放心自己的孩子自己上下學,所以辛苦的媽媽們每天都是在送孩子、接孩子的路上奔波著。隨著社會的開放,提倡男女平等,所以媽媽們還都必須上班掙錢,替男人們分擔房貸車貸等各項開支,所以媽媽們何談幸福二字?家裡有老人給幫忙的還好點,沒人幫忙的,也就自己每天像個陀螺一樣在轉了!做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家還要做飯輔導孩子作業,讓孩子們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家長們使出渾身解數,儘量讓孩子的作業在老師那得到滿意。所以現在的媽媽們容易嗎?能不崩潰嗎?

不管在什麼時候,作為媽媽都真心不容易,犧牲最大的就是她們,心疼所有媽媽們!希望所有的男人們都能體諒理解自己的妻子,所有的孩子們都能體會媽媽的一片苦心,長大了好好孝順她!所有的媽媽們,你們都是最偉大的人!一起加油!!!





TY撥雲見日


哪個時代都不容易,以前的人又要帶娃又要幹農活兒。我媽說,小時候她想回個孃家,都得拿扁擔挑著我和我姐去,走很遠很遠,為了抄近路還要走田埂。只是,我們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受教育也高了,很多不平衡就出現了。而且信息發達,因為貧富差距嚴重,對比別人的生活就難過了。主要還是對比鮮明吧,以前孩子受教育條件差不多,現在都爭,學校要爭,興趣班要爭,物質條件也要爭,心累了自然做什麼都不順心,容易焦躁


貓頭鷹


我是91年的,兩歲寶寶的媽媽。

我說一下自己小時候吧。我從小上學家長從來不會管作業考試的事,老師也不會要求家長管,家庭作業全靠自覺。上學放學父母從來不會操心,時間到了自己去自己回。我五六歲就自己洗衣服,洗碗做家務。父母好像從來不去攀比誰家小孩成績好,眼裡沒有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生病了除非特別嚴重會帶去看醫生,感冒之類的病症全靠自愈。

並不是說父母不愛我,我印象中身邊所有的父母孩子都是這樣的。那時候的父母可能只會在經濟上奔波勞累,那時候的孩子也過的很快樂。

回頭看看現在的父母小孩,從出生開始講究科學餵養,科學教育……擇校、作業、考試、成績、課外拓展等等,成人了婚姻更是大問題,一個彩禮壓倒了多少家長!除了經濟上的焦慮,在孩子身上花費的精力實在太多太多!

我覺得現在媽媽帶娃累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城市化造成的,帶娃花樣太多,攀比心理嚴重。媽媽們真的太累!不像我們小時候玩泥巴捉蜻蜓就能度過整個童年。


阿垚小盆友


以前重男輕女,女孩子從小就幹活,嫁人後換個地方幹活,帶孩子受得住。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女,我從小到大沒幹過活,日子太好了,突然要我帶孩子,確實不適應。生完孩子方知生活的苦。以前和老公兩個人沒錢,日子也很甜蜜。生了孩子後就不行了,沒錢真不行。一胎後,常吵架。我也成熟了。條件好了後,要了二胎,花錢請月嫂,家務請鐘點工,倆人又蜜裡調油。所以,婚姻真不是光有愛情就可以。也建議大家,沒錢時,無人幫帶娃時,別要小孩,等個幾年。再好的感情,都經不住生活的磋磨。


折空空折


我小時候,沒有帶孩子的,夏天,上午放在東牆邊,下午放在西牆邊,從來不感冒,上學自己去,還得領著弟弟,餓了就吃鹹菜饅頭,從4歲就會做飯,週末放假給一家人洗衣服(手洗),所以,也許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太嬌貴了,所以大人太累


幸福小女人coco


我個人覺得絕大多數家長都比較焦慮,對於生活的焦慮,對於孩子未來的焦慮,出發點都是好的,望子成龍嘛,大家都千篇一律的按照所謂科學的方式餵養教育孩子,可是孩子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獨特的個性,難免在家長眼裡就不對付。另外如今孩子物質豐富了,一家老小比較寵孩子,孩子確實會有些驕縱。我有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就很不愛學習,但是他最溫暖,對於喜歡的事物也最專注,我跟先生就比較平和,希望他們獨立一些,自己負責自己,目前來看姐姐獨立性就比較強。總之家長還是要自己心態好一些,孩子也輕鬆一些,家庭氛圍也會很好


長不大的王小貓


根本沒法比,還是現在的媽媽累,因為以前的媽媽除了上班,做家務,侍候老人,帶孩子外並不象現在對孩子的學業也操心,都是老師教,自己偶爾指點上心一些,現在的老師幾乎上完課後,就不大管了,作業全是家長操心,做不好,跟不上學業,老師認為是家長沒管好的事,家長就帶著孩子上補習班,唯恐孩子跟不上,自己水平有限,還得替孩子想答案,不崩潰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