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康熙(1654~1722),即愛新覺羅玄燁,世祖第三子,1661年至1772年在位。康熙帝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著名的君主之一,也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在位時間長達61年。他學識廣博、勤奮治國,為清朝初期出現“盛世”局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執掌皇權智擒鰲拜

康熙生於公元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春,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個兒子,名玄燁。公元1661年春,清世祖去世,由玄燁承襲清帝國的皇位。次年改年號為“康熙”,當時康熙由於年紀較小,世祖臨終時,遺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鱉拜為輔政大臣。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鰲拜很快就獨攬了輔政的大權,凌駕於其他三位輔臣之上。

鰲拜掌權後,不顧康熙帝禁止繼續“圈地”的旨意,仍舊仗勢圈換好地。這不僅使大批農

牧民失去了土地,嚴重破壞了生產的發展,而且也致使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更趨激化。

1667年(康熙六年),年滿14歲的康熙帝開始親政。輔政大臣蘇克薩哈見此認為輔政之責已終,便要求辭去輔政大臣職務,將權力悉歸康熙帝。鱉拜不願仿效交權,還給蘇羅織罪名,這件事對康熙帝震動很大,為了制止鰲拜繼續專權,康熙帝暗下決心要除掉這個禍患。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1669年(康熙八年)5月,康熙帝與親信大臣索額圖等人定下計謀,召見鰲拜進宮議事

。當鰲拜剛一入宮,就被侍衛打翻在地,捆綁起來。接著又迅速將鰲拜的心腹黨羽一網打盡。事後康熙帝命大臣調查鰲拜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等罪行。最後被判革職永禁。

康熙帝智擒鰲拜是他政治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這以後,他宣佈永停圈地,為冤死的蘇克薩哈昭雪,舉辦“經筵”講座,頒佈“聖諭十六條”,改內三院為內閣。並不斷削弱諸王旗的勢力,使曾左右軍國大事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形同虛設。1677年(康熙十六年)始設南書屋以抑制內閣權限,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的程度。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平定三藩統一臺灣

“三藩”是指廓清殘明之後,被清庭冊封的鎮守雲貴地區的平西王吳三桂,留鎮廣東的

平南王尚可喜和留鎮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

1673年,尚可喜因年事已高,奏請回遼東養老。康熙抓住時機,未同意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留鎮廣東,並決定撤藩。撤藩的消息很快傳到雲南和福建。

吳三桂摸清了清廷撤藩的真正意圖,遂於1673年11月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

殺死清朝派駐雲南的重要官員,率先發動叛亂。1674年3月,耿精忠於福州起兵叛亂與吳呼應。1676年2月,尚之信也在廣東響應叛亂。再加上湖南巡撫盧震、四川總兵吳之茂、廣西將軍孫延齡、襄陽總兵楊來嘉、陝西提督王輔臣等相繼加盟。戰火於頃刻間幾乎燃遍了半個中國。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吳三桂叛亂消息傳到京師,朝野震驚,康熙決心武力平叛。康熙決定集中力量打擊吳三桂,免除他的爵位,處決吳留在京師的長子和孫子,以示沒有調和的餘地。同時,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孤立吳三桂。在具體用兵方面康熙帝表現

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

當戰事進行到1676年年底時,康熙帝粉碎了吳三桂的湖南防線,並取得了耿精忠、尚之

信相繼降清的一系列軍事勝利。吳三桂陷入四面楚歌之中。1678年7月,窮途沒路的吳三桂

孤注一擲,在湖南衡州(今衡陽市)稱帝。當時清軍已進駐永興、郴州,形成夾擊之勢。吳

三桂驚嚇不安,兩個月後暴病死去。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1681年昆明失陷,吳三桂之子吳世自殺。至此,歷時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

終告平定。平定三藩後,統一臺灣便自然而然地被提到議事日程之首。

1681年三藩蕩平,康熙帝再命施琅制定收復臺灣的進攻計劃。當年,鄭經病故,其子鄭克爽繼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夏曆六月十六日,施琅率領戰船300艘和精於水戰的士兵2萬多人,從福州出發,兵鋒直指臺灣的門戶——澎湖。只一週時間就佔領了澎湖列島。臺灣的門戶被打開。鄭克爽見大勢已去,決定歸順清朝。清軍在施琅的率領下,於同年夏曆八月份順利進駐臺灣。

統一臺灣後,康熙帝擬定了對鄭氏政權實行寬大政策的詔令,對鄭克爽、列國軒等人給

予封官進爵。同時,為了加強對臺灣、澎湖等島嶼的管理,於統一臺灣的第二年,正式在臺灣設立一府三縣,隸屬於福建省。

康熙帝所採取的上述措施,對於加強我國臺灣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提高軍事防衛力量,鞏固我國東南海疆,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也為清末臺灣抗日、抗德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驅逐沙俄征剿西疆

削平三藩,穩定了國內局勢。統一臺灣後,東南海疆防衛力量得到了加強。此後,康熙

帝將視野轉到了抗擊外部侵擾,鞏固主權疆域問題之上。

1650年,沙俄殖民軍,侵入黑龍江流域,佔據了達斡爾頭人阿巴西的駐地雅克薩,構築堡壘,建立進一步侵略我國的軍事基地。與此同時,還在我國蒙古族茂明部駐地尼布楚建築營壘。

康熙帝認為,要使東北邊疆得以安寧,必須選擇時機,在軍事上主動出擊,根除隱患。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康熙帝下達了進攻雅克薩城的旨諭。六月二十五日,

清軍取得了第一次雅克薩之戰的勝利。

1686年正月,沙俄侵略者再次潛入雅克薩城。康熙帝聞報隨即命令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再次統兵進軍雅克薩城。從同年七月至十月清軍與沙俄

侵略者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激烈戰鬥,沉重打擊了沙俄侵略者,使沙俄同意通過談判來解決兩國邊界的問題。

1689年8月,尼布楚談判開始。在我方作出重大讓步(將尼布楚讓與沙俄)的前提下,雙方終於在1689年9月6日正式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尼布楚條約》,規定中俄兩國東段邊界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畢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界。該條約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總之,通過兩次雅克薩戰役使中國收復了部分被沙俄侵佔的領土,打擊了沙俄對黑龍江地區肆意染指的囂張氣焰,保障了東北邊疆的安寧。

探究康熙是如何一步步開闢康乾盛世,且看東方神龍最後風采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69歲的康熙帝因病去世,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

康熙帝是一位具雄才大略,而又孜孜於學、悉心求治的封建帝王。他一生勤奮治國,在

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建樹。對於清初出現國泰民安的盛世局面和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功不可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