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的你在远方

晴天 雨天 在树荫下安静的相连

黑色 白色 在地平线交换着出现

殷切的等候是个华丽的水波

所有圆圈都会慢慢变不见


无尽闪亮的哀愁 伍佰 & China Blue - 无尽闪亮的哀愁

想见的你在远方


这两年我很少去回忆青春,很少去想起那些曾以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人与故事。曾经觉得刻骨铭心的人在时光中慢慢消散,曾经真挚的友情也在时空的无情中荒废。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会试着挽留,会努力去抓住青春的尾巴,可是人终究会长大。现在的我,回想往昔,会感到遗憾与不舍,但终究不会难过得落泪。一旦接受了人来人往,花开花落的定律,很多事在心中也就淡然了。

除非是特别的故事与旋律触发了内心深处的开关,一如此刻。

最近因为一部台剧回忆了一下青春,想必不用说,看过的人自然懂得。我也是被高评分吸引而来,《想见你》,那就见一下也无妨。

想见的你在远方

我想,在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岁月中,我们都是陈韵如一般的女孩,敏感,自卑,不知道与这个世界如何相处。我们渴望与外界亲密的接触,但是又无法正确地处理那些不经意的恶意与敌对,所以选择了封闭自己。而李子维就是照进这封闭阴暗世界里的一道阳光,热情刺眼,让人即使被灼伤也心甘情愿。

每一个陈韵如都渴望变成黄雨萱,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质成为黄雨萱。

我喜欢活泼开朗的黄雨萱,也感动于她与李子维跨越时空的相爱,但是我更心疼这个17岁的女高中生。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黄雨萱在一次次的穿越中向身处小黑屋中的她展示了温暖的爱与光,可这一切却不属于她。所有人的爱与赞誉都涌向黄雨萱,而不是这个孤僻的陈韵如,以致于她最后走向偏执:“如果当黄雨萱可以拥有这一切,为什么要当陈韵如?”

所以我能理解她最后的黑化,理解她最后的绝望也许她可以不在乎旁人的态度,但她的家人,以及她爱的人都希望她是黄雨萱而不是陈韵如,她又有什么勇气再继续活下去呢?

也许没有黄雨萱一次次的“魂穿”,这个孤独的女孩在被心爱的人拒绝之后会按照原本计划的那般,努力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离开这个让她压抑的地方;或许她也会慢慢发现属于自己的阳光男孩莫俊杰。

可是偏执已在心中生根发芽,她的世界也已分崩离析。

很感谢编剧最后给了她一个好的结局,就当这一切都是一场梦,让她在梦里完成了自我救赎。

无论是莫俊杰还是陈韵如,以及从未在大陆版正面出现的王诠胜,编剧都想从他们身上告诉大家自我认同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无法认同自己,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他都将熟视无睹,别人的好他视而不见,别人的坏他会放大一百倍,从而越来越否定自己,封闭自己。莫俊杰是幸运的,从小就认识了李子维,帮助他很早地认同了自己;王诠胜是不幸的,直到最后也只能深埋于冰冷的海底。

想见的你在远方

至于黄与李的爱情,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很乐见这个故事最后也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故事不能建立在牺牲陈韵如的基础上,也不能建立在牺牲王诠胜的基础上,当然更不能建立在牺牲温柔男孩莫俊杰的身上。所以最后的结局我很满意,编剧的三观也真的很赞。

每一个人都该是自己世界的主角,都有自己的爱与愁,而不是别人故事的配角。

Last Dance 伍佰 & China Blue - 爱情的尽头

想见的你在远方

原本只是感动于剧情,如今却深陷于伍佰老师的旋律之中无法自拔,除了这首贯穿整个剧情的《Last Dance》,伍佰老师还有很多宝藏歌曲,发现他那简单的吉他旋律真的太适合青春了。那不羁的国语唱着那有些忧伤的旋律,初听甚至有些好笑,但是细细品着,却发现这不正是青春吗?也曾阳光,也曾阴暗,也曾快乐,也曾忧伤。

青春,就算哀愁,也是闪亮的。


想见的你在远方

大家好,我是阿歌。无论此刻你处于何种境地,有着何种心情,都希望你能好好爱自己,见你想见的人,相信这个世界始终阳光闪耀。关于关注公众号【歌者清零】

想见的你在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