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目前,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各地陸續出臺管控措施,引導地區群眾儘量少出門,不出門。為了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部分地區的公安機關、物業公司安排警員或工作人員使用外語向外國友人“喊話”,只為引導國內的居民能夠

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儘管社會各界都在通過一定的方式宣傳新冠病毒的嚴重性、減少外出的必要性,但是仍有少數人不重視宣傳,擅自外出。其中,遛狗貌似是一種“迫不得已”的原因之一。近日,廣西省柳州市就發生了一起情期間遛狗引發的衝突,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老人指責女子養狗不文明被對方推倒,頭部縫了7針

2020年2月13日,廣西省柳州市柳南區柳太路十一冶二區,一名年輕女子和兩個老人打了起來。通過小區內監控視頻截圖我們可以看到,女子與兩位老人爆發了肢體衝突,女子還用手抽了其中一位老人一耳光,還將老人推倒在地。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據被打老人的女兒劉女士講述,衝突的起因竟然是老人多次善意提醒涉事女子及時清理遛狗時產生的狗狗糞便,無果後對涉事女子進行了指責,沒想到涉事女子一怒之下竟然對老人大打出手。小區內監控視頻顯示,該女子先是抬起手給了老人一巴掌,後又將老人推倒在地。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因為涉事女子不冷靜地行為,被打老人因年事已高倒地後不僅頭部遭到了撞擊縫了7針,還造成兩根股骨骨折,只能住院治療。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事發小區居民反饋:不文明遛狗不止一兩次了!

事發後,小區的居民實在是看不下去,紛紛表達了對被打老人的同情,也強烈譴責打人女子的暴力行為。據小區居民反映,被打的老人已經八十多歲!涉事女子應該是租賃戶,剛搬到小區沒幾個月。雖然搬來時間不長,但是小區居民對涉事女子的印象卻十分不好。有居民表示“狗拉的屎她不及時清理,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家都跟她講過很多次,她對此不理不睬。小區裡養狗的不止一家,其他養狗的居民都很自覺。”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面對小區居民的指責,打人女子的母親表示“我女兒脾氣也不太好,忍不住”,也能體會出一位老母親的無奈。目前,被打老人的女兒劉女士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強烈要求追究對方打人的責任。

尊老愛幼,文明遛狗是養犬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和過去獨門獨戶的生活不同,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人們陸續搬進了小區,住進了高樓。但集中生活的問題也都一一暴露出來,其中養狗擾民就成了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作為養狗人,應當遵守社區文明條約:

家有寵物樂淘淘,養好犬兒責任到;

辦證登記不可少,不忘定期打疫苗;

空氣汙濁易過敏,出門戴上韁繩套;

遛狗按時按區域,約束犬兒勿亂叫;

情緒不對易傷人,遠離孕婦和孩童;

戶外拉屎清理掉,公共場所不打擾;

遇人禮讓不爭吵,做個文明養犬人。

疫情期間文明遛狗,鏟子、方便袋、牽引繩(口套)少不了

1、準備好小鏟子:正常情況下,大家對於狗狗小便沒有太大意見,因為狗狗有個共性,喜歡在樹根或角落裡小便。但是狗狗大便就不同了,很難確定狗狗大便是否是臨時起意。如果狗狗在社區的草叢裡、樹林中大便還好,但如果在人行道上排便,作為主人應當使用鏟子或其他工具將糞便儘快清理掉,以免被行人誤踩,不但會汙染環境,還會影響他人的身心健康。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2、準備好方便袋或者報紙:如果只是準備了小鏟子,其實還不夠,還應當準備好方便袋或者報紙,以便將清理的糞便臨時儲存,找到垃圾箱或適合投放糞便的地方,比如家中的廁所或垃圾投放點後才能將糞便處理掉。切勿將糞便投放到公共水域或他人經常行走或接觸的地方。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3、準備好牽引繩(口套):遛狗時為狗狗佩戴牽引繩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可以在遛狗時避免狗狗傷到或嚇到行人,通常情況下行人對於佩戴牽引繩的狗狗會更友善,更放心;二是避免遛狗時遇到其他性情生猛的狗狗發生撕咬,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三是避免遛狗時狗狗因興奮疏忽了對過往車輛的注意造成碾壓或死亡。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4、外出時,主人應當戴口罩:根據醫生的建議,在疫情期間,應當減少外出。如需遛狗,主人應當佩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即使遛狗,也應當減少狗狗的活動範圍,比如在樓下或門口,不宜像平時一樣大範圍的活動。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最後,“吃瓜寵物”作者阿衡認為,文明養犬是養犬人應當遵守的社會公德,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

養犬人理應遵守這“兩德”,才能讓愛寵不被大家另眼相待,人和寵物的和諧生活才能被更多的人認可。疫情控制期間,相信不少人因為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心理上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說易怒,易衝動,但是居家隔離不僅能讓我們自己的健康不受威脅,也是特殊時期我們貢獻社會的一種特殊方式,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一起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對於遛狗女子暴打老人的事情,您是怎樣看待的呢?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或意見,歡迎關注“吃瓜寵物”或留言,讓寵愛能夠傳遞,讓文明能夠傳播!謝謝!

八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遛狗反遭暴打,誰給了養狗人打人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