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朝代的興或衰,最苦的永遠都是老百姓”這句話有道理嗎?

用戶105381250680


說的太對了,受苦的永遠是我們百姓


1469761


當然沒錯,無論興衰得益大者都是權貴,老百姓既得利益最少,所以最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桂林大豬蹄子佳哥


有道理老百姓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奴立,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人吃人的社會!


地主大叔743


這句話是至理名言,相當的有道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說的就是無論朝代怎麼更替,怎麼變化,世間最苦的人,就是最底層的百姓。

這個不是誰隨便說的一句話,而是經過了歷朝歷代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舉例來說

古代戰爭時期,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天下大亂,十不存一,任何人都沒有好日子過。

即便是有可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他們為了爭權奪利,為了自個能夠擁有更多的地盤和權力,無數的士兵死去,無數的百姓遭殃。

這樣的戰亂年代,百姓能有好生活?

即便是太平盛世,日子過得安穩了,百姓依然是過得很苦的,除了沒有戰亂,沒有顛沛流離以外。其實,還是有很多的顛沛流離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同樣就是發生在太平年間。

遠的我們不說,就來說說現在,幾千年來少有的太平盛世,所有人吃飽穿暖,沒事了還有很多娛樂活動。

但是底層的百姓生活不苦嗎?答案是一樣很苦的。

因為同樣他們面臨著很多的壓力,當然,不再是為吃的發愁了,這個苦已經轉換了。

轉換成了車子、房子、甚至是娶個媳婦。現在無數的農村人,看似日子紅火,其實都是驢糞蛋子表面光,內心其實壓力很大,日子過得也很艱苦。

為了一個房子,一家三代人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好不容易買了房子,欠了一屁股債,還有幾十年的房貸。

因為買了房子,家裡花的一乾二淨不說,又失去了村裡貧困戶的資格。反而很多沒有買房的人,手裡攥著大把的錢,卻還吃著國家的貧困戶的錢。

難道買房的人都有錢嗎?非也!很多時候是不買不行啊,為此欠了債不說,還半輩子房貸不說,還得讓村裡那些吃著國家貧困戶錢的人說著某某家有錢,城裡買房了。其實,真實的情況恰恰是相反的。



現在,看似日子好過了,其實很多人的日子都看不到頭,沒有什麼希望,一樣的非常之苦。

以前的人為了一口吃的活著,只要能夠吃飽飯其他的都不重要。

現在反而吃飽了,日子卻過得更加的緊張了。

百姓苦,亂世當兵打仗,拿命為頂層的人換來好生活。盛世捐錢納糧,地裡的收成大多被充了公糧,為頂層的人吃得更好,最後自已卻什麼保障也沒有。

不管世間怎麼變化,最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觀復一鑑


國家興盛了,為什麼不能取之以民而還之以民?向西方國家那樣,增加全體公民的福利。


手機用戶61203757308


這句話說的太對了。興的時候百姓享不到福。衰的時候就不能用人來形容了!!


浮華紅塵701


自古以來,天災人禍,老百姓唯一能做就是,燒香拜佛,自求多福。農村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王朝亦是逃不過如此。通常只有開國之君才能確定綱常,振黜百家,儒釋道任為之所用,後面的執政者只是龍椅上的一個傀儡,足不出紫禁,令不過京畿,即便後期有前瞻者努力改革布新,也多是朽木難支,甚至落得一世罵名而不得善終。接著,新的一個朝代開啟…



用戶2996548773049


永遠是農民


太陽哥999608888


有一首詞裡有那麼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語道破了幾千封建王朝下百姓的生活狀態。

改朝換代本是上層的事,除非是草根造反,坐擁天下,但也擋不住與夕日勳貴的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勳貴的千金小姐自然要比野坂村婦更善解人意、風情萬鍾,連阿Q都知道,革命了要睡地主的小老婆和雕花床。如此昔日的勳貴們依靠自已的財力和人脈依然在新王朝中擁有一席之地,過上養尊處優的好日子。

而平頭百姓就不同了,朝代的衰亡起於上層的腐朽貪婪,魚肉百姓。可以說是暗無天日,百姓自然不會有好日子,諸如繁重的徭役,殘酷的壓榨等。

改朝換代,也是建立在百姓的累累屍骨上,試想從來就沒有那個王朝輕易地讓位與他的革命者,這必須經過血腥的征戰,才能奪取政權。坐穩江山後,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改造和建設世界,百姓自然不會有悠閒的日子。所以這句話不無道理。


麟開祥趾


這個是肯定的,無論興衰老百姓都是最苦的群體。國家的勞力,資金稅負都來自這個群體,他們是物資的直接創造者,可想而知,金字塔底下的群體要支撐整個塔體。不苦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