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三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動盪年代,從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到三國鼎立的相互對峙,整個國家的原有秩序面臨著重組與革新。魏蜀吳三方之中以劉備一方的經歷最為崎嶇坎坷,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可家族早已衰落,父祖只是普通的州郡官吏。論實力和聲望,遠不如出身官宦世家的曹、孫兩族。然而,他憑藉軍功一步一步從安喜縣尉、平原令升到了左將軍,領豫、荊、益州牧,後來更是稱漢中王,直至登上皇位。從劉備的履歷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地域範圍上說講,劉備先佔據了荊襄,後獲得了巴蜀。在漢中大戰後逼走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大軍,可謂是登上了人生巔峰。在群臣的擁戴下,劉備正式稱王立國。可是在選定王號的過程中,他既沒有選擇荊王或者蜀王的稱號,而是選擇漢中稱王。當中隱含了他怎樣的考量,其具體的情形究竟為何,且待在下慢慢道來。

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劉備進位漢中王


劉備稱王前的內外局勢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相較於小說中的波瀾壯闊,歷史上的漢中之戰進行地較為平和。劉備在此戰之前似乎就有著充足的信心,胸有成竹。據《三國志》記載:

“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這場戰役打響之前,劉備已經大破曹軍,斬殺名將夏侯淵和曹魏冊立的益州刺史趙顒。此時的漢中地區已經在劉備的控制之下,曹操雖然近在長安,可也是無能為力。在戰爭的過程裡,“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自此劉備已經擁有了荊州、益州、漢中,名義上還佔有豫州,其影響力已經達到了天下九州的三分之一以上。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在這樣的威勢之下,群臣建議劉備稱王以便於更好地與曹操分庭抗禮。由於劉備是自立為王,所以選擇制定王號就成為了首要任務。自古諸侯王大多是因地稱王,劉備此時佔有荊州和益州都可以作為王號。但是最終劉備選擇了新近佔據的漢中作為王國的代表,自稱為漢中王,這當中自然另有一番深意。

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劉備稱王遺址


劉備向來以漢室正統自居,尊崇漢室之心一直未滅。在其稱王的前後,國家的整體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動,建安二十四年也成為了不平凡的轉折之年。此年初始,曹魏宛城守將侯音造反,擒獲南陽太守,直接威脅曹魏的後方。當時的曹操主力已經西遷至長安,在後方空虛的情況下不得已調動駐守襄樊的曹仁前赴宛城一帶平叛。這場叛亂最終雖被曹仁平息,但襄樊防務卻出現了缺口,為後來的關羽進兵,水淹七軍埋下了伏筆。而身處南部的孫權對於荊襄之地一直虎視眈眈,但在表面上還是與劉備相安無事。在這一年中的種種情況似乎都在暗示著北方曹魏集團的統治正在鬆動,江南的孫吳集團無所作為,漢室的統治力在逐漸恢復,形勢一片大好。有鑑於此,劉備才有了稱王之志。正如群臣所上的《漢中王勸進表》中所述:“自操破於漢中,海內英雄望風蟻附,而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鎮衛社稷,光昭萬世也。”此時的曹操已經是魏王,如果劉備不稱王那麼就很難與之分庭抗禮。稱王雖是必要,但是為何一定要選擇漢中為王號呢?

兩漢時期的漢中地位超然

劉備選擇漢中作為王號主要還是考慮到了漢中的歷史淵源。在兩漢時期,漢中有其特殊的政治象徵性。在高祖起兵反秦率先進入關中之後,本來按照約定應該由高祖在關中稱王,佔有關中之地。但是,項羽擔心高祖勢力過大,便將偏僻的蜀地分封給了漢高祖建國。後來在張良等人的遊說之下,項羽不得已將關中大地的一部分也就是漢中地區額外分封給了高祖,作為對於先前約定的一種兌現。因為漢中之地是額外爭取而來,為了突出重點劉邦於是稱漢王,都城南鄭也在漢中地區。所以,漢中地區是四百年大漢朝真正的發源地。高祖在此龍登九五,漢朝的國號也是由此而來,政治象徵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從地理上來講,漢中地區是聯結蜀地和關中的重要咽喉之地,易守難攻。坐鎮漢中可以隨時威脅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三輔地區,一旦劉備進一步佔據了關中地區,那麼曹操也無力與之抗爭。而反觀荊襄和巴蜀地區,荊襄雖然地處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可是也處於魏蜀吳三方的激烈爭奪帶上,而且此地距離東吳的首府金陵和曹操的洛陽、許昌、鄴城等地的距離都不算遠。理論上並不是很安全的區域。加上當時的劉備已經將戰略重心放到了西部的關中地區,稱荊王守荊襄已經不現實。而益州的成都確實是天府之土,人口稠密,但是向北的道路崎嶇不暢,只適合於南攻而不宜於北伐。劉備在失去荊州之後,稱帝定都成都。實際上是因為劉備清楚,在失去荊州之後,原本決定的從關中、荊襄兩路分兵討伐曹操計劃已經不可能實現。因此將兵力南移,轉而打算由巴蜀沿長江南下直取江南孫吳。關羽之死、荊州失陷是導火索,而非根本核心。所以,當時在漢中稱王的優勢條件要勝於九省通衢的荊襄和天府之國的巴蜀。

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漢中地形


同時,漢中稱王還有另外一層深意。同樣是《漢中王勸進表》,其後半段中註明:

“昔河西太守梁統等值漢中興,限於山河,位同權均,不能相率,鹹推竇融以為元帥,卒立效績,摧破隗囂。今社稷之難,急於隴、蜀。操外吞天下,內殘群寮,朝廷有蕭牆之危,而禦侮未建,可為寒心。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

這當中講的是西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逐鹿中原,一時之間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而地處偏遠的河西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得以置身事外,成為了亂世之中的桃花源。當地的官吏以太守梁統等人為代表公推張掖屬國都尉竇融為河西五郡大將軍,形成了一方勢力。當時的河西地區物阜民豐,邊郡人口紛紛前往河西避難。“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兇飢者,歸之不絕。”在中原的局勢得到了基本穩定之後,竇融選擇歸順劉秀的東漢政權,成為了順應天時、保境安民的典範。竇融歸漢也成為了後世的一段美談,漢光武帝劉秀對於竇融也是尊崇備至。竇氏全族之中先後出了一公、兩侯、三駙馬、四二千石高官,顯赫一時。


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竇融像


“勸進表”中特意突顯了竇融的典故,首先就是為了增加劉備的稱王合法性。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晉爵為魏王。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

“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此時曹操的位置已經是位極人臣,直接威脅漢獻帝的統治。劉備為了進一步和曹操抗衡而稱王,天下人難免非議。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揣測,劉備主動將自己的心跡表明。同時也是以竇融自況,表明自己絕對沒有篡漢自立的異心,永遠尊奉漢獻帝為國家君主。第二,竇融歸漢成為天下美談,歸漢後的竇融協助漢光武帝攻打擊敗了盤踞在關隴地區的軍閥隗囂,為東漢帝國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劉備在取得漢中之後,下一步的進軍方向除了西京長安之外就是隴右甘南地區。這裡是入蜀的門戶,正所謂得隴望蜀。後來諸葛亮開展的北伐實際上就是在與魏國爭奪關隴地區。劉備此舉也是在向天下昭示,他繼承了西漢高祖劉邦和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傳承,必然會定鼎江山,統一中華。

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群臣擁戴


劉備自稱漢中王以後對於天下格局的影響

劉備在接受了眾臣的擁戴推舉之後向漢獻帝上了一封奏本,當中直言:

“群寮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

從此之後,劉備正式成為了地方政權的代表,天下的格局也從此開始有所轉變。在劉備稱王之後不久,據《三國志》記載:“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寥寥數語,內中蘊含了天下大勢。簡單來說就是曹操敗於襄樊,劉備失去荊州,孫吳漁翁得利。在劉備與曹操激戰漢中時,孫吳一直冷眼旁觀,但實際上內心已經有了很大的波動。《三國志·吳書》雲:“孫權內憚羽,外慾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鬥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史書中雖然寫明是孫權忌憚關羽,但實際上是孫權忌憚劉備。當時的孫權是天下三方中地盤最小的諸侯,也是最容易被雙方吞併的地區。而且,累世官宦的孫權在當時僅僅是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從地位身份上來說,連布衣出身的劉備都已經要高於孫權。劉備稱王,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孫權,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江東集團會漸漸淡出歷史的舞臺,天下大勢轉變為曹劉雙方的正面對決。自己黯然出局,這對於孫權而言是根本不能接受的。所以說,劉備的漢中王直接衝擊了孫劉兩家的關係,從而造成了孫權突襲荊州,天下格局從此逆轉。三國鼎立的大局由此刻開始被徹底打開,一直延續了數十年之久。

劉備先有荊襄後有巴蜀,為何最後選擇自稱漢中王?

劉備版圖的巔峰


綜上所述,劉備在漢中大戰後自稱為漢中王。一方面是要藉助漢中的歷史淵源,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同時他在文書中以竇融自況,藉此彰顯自己對於漢朝中央的尊崇與忠心。漢中之地是高祖龍興之所,劉備本可以藉此收復關中,統一天下。但是由於稱王之舉對於東吳的衝擊過大,造成了孫權方面的忌憚。所以其趁關羽北伐,趁虛而入襲佔荊州。天下大勢受此影響而由統一漸漸變為了分裂對峙,直接影響了未來數十年的發展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