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的1.5萬名學生,他們會如何認識中國?

曹義漢


中國的孩子,接回來當然好。

他們如何認識中國,有三個因素起作用:

第一,如果他們童心未泯,就會因感動而反省,進而激發感恩之心;

第二,父母感恩的言行是一種身教,而重於言傳。

第三,兒童價值觀尚未形成,而充分的英國教育會深深地浸潤兒童的價值觀與歸屬感,或已成黃皮白瓤兒的角色認定,那麼,“感恩”就大打折扣了。儘管如此,也不必與孩子計較。

第四,2011年8月,英國騷亂揭穿了英國紳士文化和貴族精神的“皇帝新裝”,把大英帝國的沒落、虛偽、絕望、動盪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那些溫文爾雅、明法守紀的太平紳士,變成了滋事生非、破壞法紀的街頭流氓,明亮祥和的街區變成了一地餘燼的戰場,警車被點燃,商店被搶劫,路人閃躲,臉上寫著兵荒馬亂式的惶恐……看起來就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好像遭到了大規模空襲。”歸根結底是高失業率、財政削減、經濟不景氣、種族和文化衝突,以及年輕人和警察之間的矛盾,造成這次騷亂的爆發。

當今的英國危機四伏,風雨飄搖,這次疫情中,大英帝國竟然祭出驚人殺招兒“群體免疫”,多麼無恥、多麼喪盡天良!

面對這樣的殘忍的、流氓的、破落的國度,竟然有人把自己的、親生的孩子送過去,豈不是作禍嗎?豈不是腦子進水了嗎?


張鐵軍158


目前,英國也是擁有中國小留學生最多的國家,約1.5萬。這些小孩子年齡10-17歲不等,平均年齡14歲,平時他們有的住在學校,有的寄住在英國(有償監護人)家庭中。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英國宣佈3月20日(上週五)起關閉所有學校。3月16日,英國小留學生家長向中國外交部、駐英國大使館發送了一份《關於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申請稱,國際航班一票難求,很多家長花了幾萬甚至幾十萬都買不到一張回家的票,而且多國對中國人取消過境,造成連轉機都無法實現。已經買到票的孩子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國航等航空公司突然取消航班,原本一線希望也已經落空。還有小於11歲的孩子,有航空公司(國航)取消了無人陪伴服務,買到機票也無法登機。申請書稱,中國孩子因為機票售罄,航班取消,而國內家長也因為簽證問題無法飛去英國陪伴,造成孩子越發恐懼緊張,心理壓力很大。特別是很多十二、三歲的小留學生,更是難以承受,“父母與孩子隔著視頻大哭,家長熬著時差陪孩子客服恐懼。我的想法是既然回國是回家,回家就要有回家的樣子,不要把自己當成“火星人”,頤指氣使,不接地氣。說到底,中國防控好境外疫情的輸入和擴散,不僅有利於國內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為全球華人當好後盾,而且也有利於全球同心協力,共克時艱。不管是何種身份,來到中國就不能給中國添亂,不能給防控大局添堵!

一、感受祖國的強大與溫暖。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每 每聽到,心中對祖國的感恩和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我的祖國,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她的名字叫中國,奈何滄海桑田,卻始終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巋然不動,用那寬厚的身軀保護著華夏兒女,在全球受肺炎疫情肆掠的當下,祖國始終對我們不離不棄,盡力保護著我們,給予我們安全穩定的生活,身為這個國家的兒女,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和驕傲,無論何時,我和我的祖國同在。中國政府主張支持中國公民回國。(讓出國人員感受到祖國的胸懷和溫暖)各地政府召集當地酒店業主開會,召集願意接納隔離人員的酒店,提供生意機會,同時要做好服務和安全保障。同一學校、同一行程的留學生,核酸檢測通過後,允許選擇一起隔離,可以提供雙人房或套房。(可以結伴,不止於太孤單)

二、感受到中國對疫情理性防控和國家政策

新冠病毒肺炎是一個新型傳染病,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不斷加深。在還沒辦法有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下,阻斷傳染源就是防控最好的辦法,在儘可能保障人民生活的情況下,中國的封城舉動在短時間內做到了全面徹底。為保障封城期間武漢及湖北的物資和醫療,解放軍攜物資援鄂、國家衛健委建立了16省對口支援關係。支援抗疫採用“周邊保湖北、湖北保武漢”、“一省包一市”等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下的中國,不管是經濟實力、組織動員能力,還是民族向心力,都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疫情從發生到現在,我國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經驗,也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取得科研攻關成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一直在不斷修訂和完善中,現已發佈至試行第七版。方案包括傳播途徑、臨床表現、診斷標準、臨床分型、鑑別診斷、病例發現、治療以及解除隔離和出院後注意事項等,每版方案都比前一版多了更加詳細和準確的描述。

三、感受祖國的無私,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家,願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貢獻中國處方。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方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做出艱苦卓絕努力,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中國國內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方的努力為全世界抗擊疫情付出巨大犧牲,贏得寶貴時間,作出重要貢獻。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持續蔓延擴散。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及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積極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進行溝通協調合作,分享中方的寶貴經驗。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方已經先後同東北亞、南亞、中東歐、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及南太等地區的100多個國家以及東盟、歐盟、非盟、上合組織、加共體等國際組織舉行了近二十場專家視頻會。最近一次是24日,我們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中方全部建交國及尼加拉瓜等25國的200多名專家和官員舉行了視頻交流會。至此,中方組織的相關視頻會議已經在地域上實現了全球覆蓋。他說,在這些視頻會議上,我們從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徵、防控策略、臨床診治、密接追蹤等各個方面分享中方的經驗作法,為外國同行提出建議。外方與會代表均對中方及時組織視頻會議表示感謝,對會議成效給予好評,認為會議透明開放、信息量大、專業性強,中方專家知無不言,對指導當地做好防疫工作有著重要借鑑意義。目前,中方仍在陸續收到來自許多國家要求召開視頻會議的請求,中方有關部門正加緊統籌協調,將會竭盡全力予以安排。我們將繼續通過視頻會議這種形式同各方密切溝通、及時交流,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能力建設,共同開展抗疫鬥爭,共同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認識還不太全面,可以發表評論或補充,我虛心求教。


沫沫的甜果凍


你好,很高興回答接回國的1.5萬名學生,他們如何認識中國?相信最近幾天大家也都知道英國小學生滯留,家長請求國家包機將他們接回國的消息,孩子雖然被送到國外留學,但是他們本質上還是屬於中國人,國家選擇可以利用本身的能力將他們接回,如果真的那樣做,可能會造成這些問題。一,國內人群恐慌心理增強。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疫情,讓大家都在家待著,辛苦堅持了兩個多月,現在國內疫情平穩趨於穩定,如果一定要接1.5萬個學生回國,很難保證他們是否攜帶病毒,如果貿然將孩子接回,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他們各自的家庭,更多的是現在維穩的狀態。三,管控難度加大,相信前幾天大家也都看到過一個視頻,一個回國的留學生竟然表示自己不要喝白開水要喝礦泉水,其實這些被送到國外學習的孩子,他們身上存在的一些特徵讓人難以接受,加上又被父母寵溺,自然而然變得目中無人,回到國內之後誰又能知道他們的去處?又如何管理呢?可能會給已經平穩的疫情增加不穩定因素。三,避免其他國家效仿,僅英國的小留學生就有1.5萬之多,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數量就龐大了,如果將英國的留學生接回來,那麼其他國家的是否也要效仿呢?那我們的國家負擔就會加重。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可以飛到英國陪孩子,共度難關。千萬別忘了,中國有現在的局面,是全體國人的努力結果,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了祖國,為了你周圍的親朋好友就呆在原地居家隔離,相信英國的疫情會很快的結束的。好了,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c334061a82f4618af90f765bfe5d1cc\

會飛的X魚


我們對這次事件不做評價,只說下對這些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

1.十來歲的年紀就已經被送去國外讀書,接近於從小的國外生活和思想薰陶,很大程度上已經默認自己是英國人,而此次回國,更類似於華裔返回故里,某種程度上也就是為了避難,會認為此時的祖國類似於“避難所”的存在。試想若不是疫情,他們會回來嗎?而且主動申請回國;

2.對比於國內疫情的漸趨穩定,會更多的和英國醫療體系和防控機制進行比較,也會對國內疫情下的所做及努力,進行了解和思考。某種程度上也會思考當初選擇異鄉求學的原因和目的,真的是英國的教育、社會生活等更好嗎?尤其是英國等歐美國家引以為豪的社會福利體系的質疑;

3.想象下,正處在最需要父母呵護與疏導的年紀,在海外遇到了嚴重的傳染病,無處申求幫助的時候,父母也無能為力的時候,祖國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支援,學生們心底也會思考:總在異鄉,逐漸遠離華夏根的時候,最後雪中送炭的竟然還是自己求學、曾經尋求離開的祖國,或許最初的離別,還是沒有那麼懂自己的國家;

4.也會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像原來一樣堅持在國外看異鄉自認為的圓月,還是選擇如“落葉歸根”般,揮灑自己的汗水,釋放自己的熱情,於自己的祖國?

5.也會思考,疫情期間,回國後自己能做些什麼,至少不給自己的國家帶來風險。感恩的同時,也要學會不傷害愛自己的人、“包容”自己的國家。

願他們能懂得需要更愛自己的祖國,要知道,她付出了很多,也寬恕了很多,卻沒有要求過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