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的1.5万名学生,他们会如何认识中国?

曹义汉


中国的孩子,接回来当然好。

他们如何认识中国,有三个因素起作用:

第一,如果他们童心未泯,就会因感动而反省,进而激发感恩之心;

第二,父母感恩的言行是一种身教,而重于言传。

第三,儿童价值观尚未形成,而充分的英国教育会深深地浸润儿童的价值观与归属感,或已成黄皮白瓤儿的角色认定,那么,“感恩”就大打折扣了。尽管如此,也不必与孩子计较。

第四,2011年8月,英国骚乱揭穿了英国绅士文化和贵族精神的“皇帝新装”,把大英帝国的没落、虚伪、绝望、动荡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那些温文尔雅、明法守纪的太平绅士,变成了滋事生非、破坏法纪的街头流氓,明亮祥和的街区变成了一地余烬的战场,警车被点燃,商店被抢劫,路人闪躲,脸上写着兵荒马乱式的惶恐……看起来就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好像遭到了大规模空袭。”归根结底是高失业率、财政削减、经济不景气、种族和文化冲突,以及年轻人和警察之间的矛盾,造成这次骚乱的爆发。

当今的英国危机四伏,风雨飘摇,这次疫情中,大英帝国竟然祭出惊人杀招儿“群体免疫”,多么无耻、多么丧尽天良!

面对这样的残忍的、流氓的、破落的国度,竟然有人把自己的、亲生的孩子送过去,岂不是作祸吗?岂不是脑子进水了吗?


张铁军158


目前,英国也是拥有中国小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约1.5万。这些小孩子年龄10-17岁不等,平均年龄14岁,平时他们有的住在学校,有的寄住在英国(有偿监护人)家庭中。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英国宣布3月20日(上周五)起关闭所有学校。3月16日,英国小留学生家长向中国外交部、驻英国大使馆发送了一份《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申请称,国际航班一票难求,很多家长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都买不到一张回家的票,而且多国对中国人取消过境,造成连转机都无法实现。已经买到票的孩子也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国航等航空公司突然取消航班,原本一线希望也已经落空。还有小于11岁的孩子,有航空公司(国航)取消了无人陪伴服务,买到机票也无法登机。申请书称,中国孩子因为机票售罄,航班取消,而国内家长也因为签证问题无法飞去英国陪伴,造成孩子越发恐惧紧张,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很多十二、三岁的小留学生,更是难以承受,“父母与孩子隔着视频大哭,家长熬着时差陪孩子客服恐惧。我的想法是既然回国是回家,回家就要有回家的样子,不要把自己当成“火星人”,颐指气使,不接地气。说到底,中国防控好境外疫情的输入和扩散,不仅有利于国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为全球华人当好后盾,而且也有利于全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不管是何种身份,来到中国就不能给中国添乱,不能给防控大局添堵!

一、感受祖国的强大与温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每 每听到,心中对祖国的感恩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我的祖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她的名字叫中国,奈何沧海桑田,却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岿然不动,用那宽厚的身躯保护着华夏儿女,在全球受肺炎疫情肆掠的当下,祖国始终对我们不离不弃,尽力保护着我们,给予我们安全稳定的生活,身为这个国家的儿女,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无论何时,我和我的祖国同在。中国政府主张支持中国公民回国。(让出国人员感受到祖国的胸怀和温暖)各地政府召集当地酒店业主开会,召集愿意接纳隔离人员的酒店,提供生意机会,同时要做好服务和安全保障。同一学校、同一行程的留学生,核酸检测通过后,允许选择一起隔离,可以提供双人房或套房。(可以结伴,不止于太孤单)

二、感受到中国对疫情理性防控和国家政策

新冠病毒肺炎是一个新型传染病,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在还没办法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下,阻断传染源就是防控最好的办法,在尽可能保障人民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封城举动在短时间内做到了全面彻底。为保障封城期间武汉及湖北的物资和医疗,解放军携物资援鄂、国家卫健委建立了16省对口支援关系。支援抗疫采用“周边保湖北、湖北保武汉”、“一省包一市”等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下的中国,不管是经济实力、组织动员能力,还是民族向心力,都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疫情从发生到现在,我国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科研攻关成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一直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现已发布至试行第七版。方案包括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临床分型、鉴别诊断、病例发现、治疗以及解除隔离和出院后注意事项等,每版方案都比前一版多了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描述。

三、感受祖国的无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愿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贡献中国处方。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做出艰苦卓绝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方的努力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付出巨大牺牲,赢得宝贵时间,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持续蔓延扩散。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及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合作,分享中方的宝贵经验。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先后同东北亚、南亚、中东欧、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及南太等地区的100多个国家以及东盟、欧盟、非盟、上合组织、加共体等国际组织举行了近二十场专家视频会。最近一次是24日,我们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方全部建交国及尼加拉瓜等25国的200多名专家和官员举行了视频交流会。至此,中方组织的相关视频会议已经在地域上实现了全球覆盖。他说,在这些视频会议上,我们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策略、临床诊治、密接追踪等各个方面分享中方的经验作法,为外国同行提出建议。外方与会代表均对中方及时组织视频会议表示感谢,对会议成效给予好评,认为会议透明开放、信息量大、专业性强,中方专家知无不言,对指导当地做好防疫工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目前,中方仍在陆续收到来自许多国家要求召开视频会议的请求,中方有关部门正加紧统筹协调,将会竭尽全力予以安排。我们将继续通过视频会议这种形式同各方密切沟通、及时交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共同开展抗疫斗争,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认识还不太全面,可以发表评论或补充,我虚心求教。


沫沫的甜果冻


你好,很高兴回答接回国的1.5万名学生,他们如何认识中国?相信最近几天大家也都知道英国小学生滞留,家长请求国家包机将他们接回国的消息,孩子虽然被送到国外留学,但是他们本质上还是属于中国人,国家选择可以利用本身的能力将他们接回,如果真的那样做,可能会造成这些问题。一,国内人群恐慌心理增强。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疫情,让大家都在家呆着,辛苦坚持了两个多月,现在国内疫情平稳趋于稳定,如果一定要接1.5万个学生回国,很难保证他们是否携带病毒,如果贸然将孩子接回,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各自的家庭,更多的是现在维稳的状态。三,管控难度加大,相信前几天大家也都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回国的留学生竟然表示自己不要喝白开水要喝矿泉水,其实这些被送到国外学习的孩子,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特征让人难以接受,加上又被父母宠溺,自然而然变得目中无人,回到国内之后谁又能知道他们的去处?又如何管理呢?可能会给已经平稳的疫情增加不稳定因素。三,避免其他国家效仿,仅英国的小留学生就有1.5万之多,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就庞大了,如果将英国的留学生接回来,那么其他国家的是否也要效仿呢?那我们的国家负担就会加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可以飞到英国陪孩子,共度难关。千万别忘了,中国有现在的局面,是全体国人的努力结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祖国,为了你周围的亲朋好友就呆在原地居家隔离,相信英国的疫情会很快的结束的。好了,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c334061a82f4618af90f765bfe5d1cc\

会飞的X鱼


我们对这次事件不做评价,只说下对这些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

1.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被送去国外读书,接近于从小的国外生活和思想熏陶,很大程度上已经默认自己是英国人,而此次回国,更类似于华裔返回故里,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为了避难,会认为此时的祖国类似于“避难所”的存在。试想若不是疫情,他们会回来吗?而且主动申请回国;

2.对比于国内疫情的渐趋稳定,会更多的和英国医疗体系和防控机制进行比较,也会对国内疫情下的所做及努力,进行了解和思考。某种程度上也会思考当初选择异乡求学的原因和目的,真的是英国的教育、社会生活等更好吗?尤其是英国等欧美国家引以为豪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质疑;

3.想象下,正处在最需要父母呵护与疏导的年纪,在海外遇到了严重的传染病,无处申求帮助的时候,父母也无能为力的时候,祖国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支援,学生们心底也会思考:总在异乡,逐渐远离华夏根的时候,最后雪中送炭的竟然还是自己求学、曾经寻求离开的祖国,或许最初的离别,还是没有那么懂自己的国家;

4.也会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像原来一样坚持在国外看异乡自认为的圆月,还是选择如“落叶归根”般,挥洒自己的汗水,释放自己的热情,于自己的祖国?

5.也会思考,疫情期间,回国后自己能做些什么,至少不给自己的国家带来风险。感恩的同时,也要学会不伤害爱自己的人、“包容”自己的国家。

愿他们能懂得需要更爱自己的祖国,要知道,她付出了很多,也宽恕了很多,却没有要求过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