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金城兰州,

有塔影河声的艳丽,

有烟雨兰山的惊奇,

更有丝路古道的足迹。


金城兰州,

有历史温存的气息,

有诗人吟颂的情趣,

更有钟灵斯地,杨柳依依。


很多人对兰州的了解,或是从一碗兰州牛肉面,或是从一条穿城而过的黄河,或是从一座百年中山桥,或是从一本《读者》杂志。是的,这些都是兰州的骄傲,但却不是兰州的全部。今天,文旅君带大家一起走进兰州、感知兰州、品味兰州。


兰州文旅系列栏目: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


白塔山位于兰州城关区,濒临黄河北岸,拱抱金城。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

穿过中山桥到对面的白塔山公园,是另一个欣赏黄河的绝佳景点。

白塔山共有三台建筑群,亭榭回廊,飞檐红柱,四通八达。其中三台为白塔寺,一、二台为金城关。在白塔山东侧还有一座古城遗址,叫王保保城。

白塔山上这一寺一关一城,各有一段历史,每段历史分别因一个人而成就。一位吐蕃得道高僧,一位西汉关内候,一位元末奇男子。白塔山因这三个人,三个故事,三个古迹,而有了传奇色彩。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忽必烈为吐蕃高僧萨班修建白塔寺


宋末元初,白塔山还藉藉无名。相传,成吉思汗为完成统一大业,曾致书吐蕃乌斯藏地区的萨迦派法王,希望通过合议,和平统一藏区。萨迦派法王遂派年届六十三岁的萨班前去和谈。萨班是一位德高望重和佛学大师,通达大、小五明,被称为萨迦“班智达”(大学者)。双方和谈十分成功,藏区顺利归入元朝版图。元朝在1226年冬灭西夏国后,将兰州纳入其版图。为缅怀这位为和平奔波劳累的大德高僧,忽必烈命人在黄河北岸的山巅修建了这座垩饰如雪的白塔,并修有寺院。供人们瞻仰膜拜。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历史上元朝为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到忽必烈时达到鼎盛。蒙古是一个驰骋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也是这个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疆域最广大的王朝。铁骑横扫亚欧大陆,也因此这个民族的杀戮是非常重的。立国之后,给一位为和平奔走数千里的高龄吐蕃僧人修建佛塔寺院,是敬仰他的德望,还是说再狂虐的天骄霸主骨子里也是厌倦征战,渴望安定和平的。

白塔山并不高,也不特别雄伟,在建寺之前名不见经传,自元建白塔后方始有了白塔山这个地名,寺自落成,便是钟声梵唱,香烟缭绕,善男信女们纷纷上山来施香火,祈福缘,这座荒山才热闹起来。现存白塔为明朝景泰年前,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覆钵式圆基,各面雕刻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身通体白色,有如玉砌,挺拔秀丽。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在建寺之前,山脚的金城关早已闻名天下,光芒四射。话说金城关,就建在白塔山脚下至半腰位置,与白塔山是分拆不开的。但因为金城关和白塔山各有造化,各有不同的辉煌历史,所以一般并不放在一处来讲。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关内候李息修筑金城


金城关,为古代军事要冲 。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的匈奴非常猖獗,秦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将匈奴驱斥至黄河以北,并在兰州建榆中关塞。秦灭后,匈奴再次犯境,高祖刘邦兴兵讨伐,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差点丢了老命,只得以财帛相赎,并送宗室公主和亲,才求得暂安,此后几代帝王皆是送公主出榆中,和亲匈奴,以期边境平静。直至汉武帝时,大汉经“文景之治”后国力雄厚,刘彻便不再忍,派李广、卫青自榆中西渡黄河,驱赶匈奴。而后神将霍去病横空出世,以神祇般的智勇,二战河西,驱敌数千里,将匈奴赶出祁连山外,夺得河西四郡。霍去病班师回京时,命李息于今兰州西固修建城池关隘渡口。取“金城汤池”之意,城名金城,渡名金城津,关名金城关,而黄河此段也被叫做金城河。这就是兰州名叫金城的由来。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李息是位勇冠三军,很具谋略的大将,官封关内候,但因卫青与霍去病叔侄的光芒太盛,掩盖了其他汉将的辉光,所以李息虽封候却不见立传,诸多功绩也鲜为人提起。甚至连生卒年也不为人知。但于兰州城,李息却是可居首功的。翌年,张蹇再次出使西域,便走此关。联合大月氏,乌孙等国,打通了闻名世界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因为丝路的繁荣,金城的津渡和护卫就更显重要。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至隋唐时金城郡郡治迁到五泉县后,原为白塔山下黄河渡口“金城津”的地位凸显出来,因其地势险要,北依高山,南临大河,“独金城关路一线,西达四郡”。山与河之间,宽不及百米,道路之狭,仅能允许一辆马车通过,真正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是津,也是关,做为通往西域的军事要冲,关津合一,金城关慢慢成为了唯一称谓。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倚岩百丈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金城关在古代一直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要塞。至明清之时,河西之地稳稳成了华夏国土,兰州由边塞变为腹地,金城关也逐渐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清末中山铁桥的修建,他的津渡作用也变得不再重要了,到得民国初,金城关终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抗战时修筑甘新公路,以运输苏援物资而全部拆除。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金城关民俗文化风情园,兰州泥塑

如今,当年作为要津的兰州黄河古渡,现在已经被一座现代化的桥梁所代替,长期作为军事要塞的金城关,也成为故纸堆里的历史文字。02年,兰州政府斥资3.5亿,在原址上修建金城关文化风情园,作为兰州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城关重修之后担起新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陈列馆,桥梁博物馆,兰州影视产业开发主心,马家窖陶器馆,古瓷器博物馆,秦腔艺术博物馆,及泥塑,葫芦雕,剪纸等兰州民间艺术展示馆,尽集中在风情园中。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陈列馆,用蜡像表现兰州民俗文化

园区清一色复古建筑,以蜡像,泥塑,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风情民俗、兰州八景,老兰州生活,丝路文化。将兰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集中展示在这座博物馆中。金城关改头换面,成为兰州追溯历史,宣扬文化的窗口。夜晚,景观灯亮起,更是流光溢彩,有如天宫瑶池一般,金碧辉煌,璀璨夺目。与白塔山及中山桥联成一体,构成了兰州最具魅力的王牌景区。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陈列馆,用蜡像表现兰州民俗文化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元末奇男子孤城死守王保保城


说到王保保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说到近期的热播剧《倚天屠龙记》,剧中女主汝阳王郡主赵敏,就有点家喻户晓了,王保保便是这赵敏的哥哥。蒙古人另取汉名,便如现在的歪果仁取中文名,选个喜欢的姓,取个自以为好听的名,不必考虑姓氏传承,名字排辈,两兄妹姓氏该当一致等问题。便是这名字如儿戏般的人,却被明皇帝朱元璋赞佩为“天下奇男子”。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王保保城遗址位于黄河北岸白塔山东侧。王保保是元末大将,蒙古名扩廓帖木儿,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元朝末期,明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徐达率军攻入元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元顺帝率部忙忙如漏网之鱼般西逃。徐达,常遇春率军西征,大破山西留守的王保保军,再克太原。王保保兵败至兰州,在黄河北岸朝阳山坡筑城,扼锁关津,居高临下,踞险抗击明军。这座城便被人称为“王保保城”。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当时河上无桥,确是易守难攻。明朝大将徐达能征惯战,所向披靡,但在攻打兰州时,多次出战,都没能拿下王保保城。彼时元朝大势已去,多数元朝将领为自保纷纷开城投降。朱元璋赢得了天下,不断往兰州加派兵力。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王保保却始终凭借一己之力坚守城池,苦苦支撑。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时逢元宵节,徐达命军士做成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以大旗为号,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王保保城。为了纪念这场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并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现形式。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破城之后,王保保并不投降,复整人马对明边境发动袭扰。几次大败明军,但直至1375年病逝,再也没能踏入中原。而王保保城遂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在六百多年沧桑岁月中,风沙不断地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下,城已荡然无存,如今只是在旧址上立了一个石碑,而且对于王保保城确切的原址,还有两个版本的争议。当年金戈铁马撕杀声已远,史册记录着这段历史,而这座城却湮没在岁月长河中。

疫尽花开,我要去兰州,打卡白塔山,听听古老的故事

去一地游玩,常常会因那里的历史遗迹未能完好留存而扼腕惋惜。当然,历史不会悄然消失,总有些蛛丝马迹可以让人去追寻。历史也不会真正湮灭,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赋与其重生的力量来再现,让人们得已穿越时光隧道,触摸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


综合整理于网络

摄影:乐途旅游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