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留學生以“深造”等理由出國,現在遇“危險”回國“避難”,你怎麼看?

懟槓噴樣樣通


留學生因深造而出國是肯定沒有問題的,甚至是值得鼓勵的,在外國的他們遇到危險想要回到祖國安全的懷抱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在這廣大的留學生群體中往往摻雜著少數的「異類」。

對於這部分人而言,他們抱有的不是如錢學森先生一般學成歸來報效祖國之心,而僅僅是崇洋媚外,覺得外國的空氣更加香甜,想要脫離祖國大地和人民,奔向充滿了自由、民主和槍聲的異國。

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兩樣東西可以讓他們回國。

危險的環境及香甜的人民幣。

他們缺乏對祖國和民族的認同,但是因為怕危險和金錢實在太誘人而不得不回來。

回來也就罷了,一併帶回的是模仿和學習西方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前些日子,一名澳籍華人在北京擅自出門跑步,不配合隔離工作,對防疫人員態度也是極其惡劣。

這種優越感不知道是從何而來的?

總不能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就罵娘吧?

總結一下:

1、留學生們也是祖國的孩子,歡迎回國,祖國很安全;

2、既然要回國,就請收起部分人模仿來的優越感,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地配合隔離工作的開展;

3、對於喜歡在外網詆譭祖國、不認同和不喜歡祖國的那部分留學生,還請遠離祖國。


種太陽的神


最令人反感的就是以獲得外國國籍為目的的留學,這幫家長最初的設想就是離開中國。

正如看病要治本,不妨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會使這幫家長如此不看好自己的祖國?

一、中國基礎教育差嗎?

就中英兩國基礎教育的對比,中國在學生識字率,計算能力,團體合作能力等諸方面,已經超過英國中小學生,也曾進行了中英兩國教師的互換體驗,實際結果是中國的基礎教育,尤其是中小學,已經超過英國。

也許那幫家長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但也有可能這不是重點。

二、國內盲目追捧“留學”

重點在這裡。

我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海歸學子”、“外籍華人”等名號成為了高收入的代名詞,國內某知名高校畢業生,比不過留學歸來學生,我們也戲稱外出留學為“鍍金”。在用人制度上,盲目迷信留學歸來,不信任國內高校畢業人才,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而外籍的特殊身份,以及超國民待遇,更是加劇了這種追捧,外籍這個身份,享有諸多普通國民享受不到的待遇,明明是黑眼睛黃皮膚,只是有外國國籍,特權隨之而來。

而這種特權,正令無數人著迷,趨之若鶩。

獲得這種特權的最經濟的方式,就是留學,而且是從小留學。

三、家長價值觀扭曲

其實這是隱藏的重點。

部分家長對祖國其實一點忠誠都沒有,恨自己的中國人外貌,雖然極少,但這樣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不可能具備愛國主義情懷,即使愛國,那個國也非中國。

但賺錢還是以外籍人士身份更方便,大家應該明白某些明星國籍為什麼改了吧?

四、愛國主義教育太缺乏

提起愛國主義教育,其實很多人並未深入理解,甚至以為學校升旗儀式、播放愛國影片、看愛國書籍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其實遠遠不止。

生活中任何時刻都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所有新聞閱讀後都能找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切入點,主要是看家長自身表率,一個愛國的家長,大概率有愛國的孩子。

於是我們反過來看這個問題,那些是獲得外籍為目的的留學家長,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到底缺了多少課啊?又如何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五、抓住機會補上德育課

我認為這次疫情,是最佳的德育課,曾經組織過一次班會,主題就是《家與國——疫情下的學習與生活》,這些留學歸來請求避難的,不妨也進行類似的德育主題活動,不僅學生參加,家長也要參加,反正回來也要隔離,找點事兒做也行。

同時也借這個機會給國內的學生們進行教育,看吧!這幫想出國的人,最終不得不靠祖國。


愛數學做數學


外交部的發言人對相關問題也有做出回答。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反對任何持有中國護照的中國留學生回國,他們在意的是是否能夠集中隔離,而不是讓這些留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小區里居家隔離——萬一又出來一個“跑步者”,後果不堪設想。

各大媒體也明確指出了回國的留學生中90%都是持有中國護照的,所以回國避難,無可厚非。

可是,值得深思的是:這90%的留學生會有多少人將來會加入外國國籍呢?——在他們“學有所成”時,到底會在國外發展還是回國效力。

一些留學生對於國家的發展到底會有多大作用和意義,是一個未知數。但是,眼下有一個可以確定的數——就是他們的回國就會給中國人民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因為很多留學生是未成年的,即便是成年了,很多留學生的思想已經徹底脫離了目前中國人的思想,十分不願意被限制,更不願意被集中隔離。

這不是謠言,之前一些報道就足夠體現了。部分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在思想上就已經覺得自己高國人一等,極度崇尚外國所謂的自由和人權——因此他們很難去配合國內的其中隔離。

無論是未成年人不方便集中隔離,還是成年留學生不願意集中隔離。這對於他們所生活的小區的業主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因此,就會出現一些報道,比如最近就有一個從加拿大回國的留學生沒有被集中隔離而被小區業主舉報,最終不得不去集中隔離。

這就有一個問題值得深思——為什麼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學生可以不按照規定集中隔離,非得開一個特例,而去居家隔離呢!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對於他們的縱容,這從側面反映出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國人對於稍微沾染著“洋氣”的人都會採取特殊化處理。比如之前的一個洋女婿不願意集中隔離,最後讓所有的家屬離開家裡,而讓他留在家中單獨隔離。

這樣的特例還有多少個?又體現了一個什麼問題——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不公平對待。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對於他們回國避難的這一選擇,我雖然表示理解,但持反對意見。他們不僅威脅到了國家防疫決戰的最後時間,讓人民和醫護人員更加擔心疫情的再次爆發,更會是讓國家的復工復產節奏越發緩慢。

這樣的後果誰都不願意看到,可是他們還是一窩蜂的回來了,只希望他們遵守規則,去集中隔離。


玖抒教育


死,誰能怕!ta們也許不想回,但是怕死啊!如果國外也同中國一樣做看有幾個回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