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處都是失業和降薪,要怎麼度過?

辣麻燙


【如風觀點】今天我妹妹發信息給我,說她公司實行輪番上班,期間的工資按照出勤天數來結算,本來以為自己公司很穩定,沒想到意外還是來了。

其實,這不是意外,在今年的這種大環境之下,失業和降薪都見怪不怪了,進化論說“適者生存”,我們都要想法適應環境,度過難關。


1、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這是一個萬民焦慮的年代,你到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焦慮嗎?我想回答都是肯定的,焦慮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個背景之下,又碰到疫情,這可謂是雪上加霜,心理素質不夠硬的人,各種小問題都成了大問題。

失業和降薪對每一個人都有著重大的影響,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要,保持心態平和、心理健康才可以坦然迎接一個有一個坎兒。那麼如何做?建議少看看手機,多運動,多讀書,多思考、多聚焦自己的能力成長,把能量鎖定在積極正向的事情上。


2、開源節流,縮減開支

降薪和失業直接的結果就是收入的減少,進而會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現在企業不景氣,但是車貸房貸還需要月月還,孩子的教育費不能省,信用卡賬單到期一樣少不了。

對於一個本來沒多少存款的家庭來說,日子變得很難。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縮減能縮減的開支,減少購物的慾望,可買可不買的東西一律不買,可外食的儘量家中就餐,可以步行或者公交的不打車,等等。

想想是否可以做些兼職,比如淘寶、微商、視頻、寫作等等,現在掙錢的門路還是非常多的,越來越多的人早就不再單純的依靠工資收入了。利用這個機會,可以評估下自己是否可以做點什麼,增加收入才是王道。


3、精進自我,逆向而行

說句不太中聽的話,這個世界不會一刀切,雖然大環境不景氣,但有一部分人還是逆向而行的,成功跳槽、升職加薪。

建議題主向內看,一切從自身出發,提高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會穩中求勝,不受環境的牽制。

具體提升什麼能力,還要題主多評估自己的可能性,爭取在自己優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


綜上所述:面對大環境,我們常常會感到無力,因為每個人是環境的動物,即便如此,還是要積極主動的調節自己的心態,做到開源節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方能從根本上不懼失業和降薪這種大環境帶來的焦慮感。


職場教練如風


【雷哥觀點】習慣了經濟快速增長和過度透支的日子,2020年還是需要開源節流,深挖洞、廣積糧,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持久準備。全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個人收入水平,並且就業壓力也很大,失業降薪頻頻出現。面對困境需要堅定信心,積極學習,鍛鍊自身本領,還可以積極開拓副業,度過難關。


一、經濟形勢較差,就業壓力較大,降薪失業增多

由於2019年以來的中美貿易摩擦,以及近幾年我國經濟結構性調整導致的發展增速放緩,今年更是因為疫情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的嚴重打擊。此外今年疫情肆虐導致的停工停產更是給我國放緩的經濟帶來沉重打擊,2020年將是極為困難的一年,對就業的影響也非常深遠。


全國復工復產穩步推進,但是仍然很多地區和行業仍然復工率較低,特別是疫情打擊最大的旅遊、餐飲等服務業。其他製造業原本指望復工復產後追趕失去的時光,但是又碰到海外疫情的大擴散和爆發式增長,導致國際需求銳減和進出口業務嚴重受影響。

因此,受疫情和經濟的雙重影響,很多企業的招聘計劃變得保守,新員工招聘名額相應減少,一些企業甚至直接取消了招聘計劃,就業壓力驟然上升。此外很多企業也提出了降薪計劃,號召員工共度時艱。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汽車行業已經吹響了降薪的號角。據媒體報道,長城、江鈴、上汽集團、北現、威馬等車企都被曝出降薪方案。長城下調了銷售預期和淨利潤預期,此外還調整了員工的績效考核方式,將係數計算公式中銷量權重由此前的65%下調至40%;淨利潤由35%增長至60%。增加淨利權重在當前情況下,其實已是降薪了。上汽集團公關人士已經確認了上汽方面調整薪酬的措施。


二、做好現有工作,同時積極學習,增強核心競爭力

疫情影響下降薪失業如果已經影響到你所在行業的單位,這種情況下還是要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經濟下行壓力情況下,員工有義務和企業共克時艱,一定的降薪來換取企業長久的發展。此外,如果不做好這份工作,或許市場上已經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堅守崗位,與企業共退進才是最佳選擇。

另外,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學習,增強職業技能和水平,將來也可以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來獲得更高收入。這樣就需要首先全面認清自己,通過積極學習彌補自身不足,向更好工作機會的標準靠攏,提高自身競爭力,從而早日實現擇業自由。


三、樹立Plan B,尋找副業,渡過眼前難關

對於降薪較大影響生活或者對失業人群來說,可以通過開拓副業來彌補損失,暫且度過難關。全民副業的今天,很多人在正式工作之外都有很多副業,比如團購、代銷、文創等各種兼職,雖然收入不高,但是仍然可以彌補收入的減少,保障一定的生活質量。當然做好了收入也會很多。

雷哥的副業主要是自媒體這塊,寫職場相關的文章,以及office應用類文章、問答等,疫情期間宅家裡有更多的時間寫文。當然自己平臺力量不夠大時,也可以向大平臺投文。另外,可以利用平時的人脈資源,做一些微商,比如零售或者拼團賺差價,上網課等。


四、千錘百煉,自主創業

此外,失業後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域,自食其力。自主創業,從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可選範圍很多,餐飲、買賣、服務行業等,疫情解封后將是需求量大的行業。此外,藉助網絡和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經濟,可以開展線上買賣、微商甚至直播等新興經濟方式,開拓更寬廣的創業渠道和方式。

綜上,面對經濟下行及疫情的雙重影響,降薪、失業給很多人沉重打擊,艱難時期更應該鍛鍊好自己核心競爭力,通過開拓副業彌補收入損失。失業後再就業難時,可以通過培訓及學習,選擇適合自身的行業自主創業,共度時艱!


雷哥office


這個是真實存在,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多數企業都是不好過,即使是已經開始全面復工,但是疫情並未消散,經濟在接下來可能會持續衰退,所以說機遇和挑戰並存,就看你怎麼做!


我認識的幾個朋友,今年都沒有能回來上班,直接被優化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崗位,他們是負責推廣,目前公司已經沒有什麼經費去做推廣了,所以對於這個崗位需求就沒有,為了減少人員成本的開支,直接在內部優化。

所以說疫情期間,你的崗位對你的影響還是比較大,你的崗位是公司目前需求性比較強的,基本上就不會被面臨優化或者是降薪,當你的工作是屬於某個項目,因為疫情期間停止了,也是面臨著優化和待崗。


旅遊業幾乎是處於降薪待崗的狀態,前段時間攜程的領導主動降薪,普通員工不能漲薪的決定,旅遊業本身就是靠人做起來,但是現在因為疫情期間,大家都是處於隔離的狀態,所以旅遊業受到重創,何時才能恢復,現在誰也不知道。


還有一個案例是生鮮外賣,在疫情沒發生之前,基本上生鮮外賣是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但是因為疫情期間,爆火的生鮮外賣,送貨上門,所有的企業都在待工的時候,盒馬生鮮在大量招人,這是崗位的重要性。


當然還有一些辦公軟件,比如說釘釘、騰訊視頻會議、飛書等這些辦公軟件的技術人員基本上是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是因為疫情讓他們變得更忙了。

疫情期間對於一些主要是依靠勞動力去做事情的企業,大多數都面臨重創,因為人無法到崗就無法開工,比如說傳統行業、餐飲業、培訓教育行業等,當然也有一些科技型的企業正在崛起,比如說釘釘、飛書等。


那麼面臨這樣的形勢,我們應該怎麼度過?


第一種情況:沒有辭職的

有可能面臨企業降薪,但是又想辭職的最好還是慎重思考,因為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大多數企業是受到影響的,基本上是屬於能不招人就先不招人,對人才需求就開始降下來,如果說這個時間段想要辭職,首先要做好準備,降低預期去找工作。


當然如果你自己無法接受降薪又想辭職,最後的辦法是騎驢找馬,現在大多數的公司是可以採取視頻面試,對於面試者來說,省時省力,如果說你真的不想做了,但是又不敢輕易辭職,可以先投簡歷,先視頻面試,如果通過了,這邊就提交辭職。

總之年前自動辭職的有一批人,年後被辭職的還有一批人,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二種情況:已經辭職了


如果是已經辭職了,那麼就抓緊時間投簡歷吧,儘量多投多面試,降低預期,秉承著先生存再發展的觀念,能入職就儘量入職,過渡現在的生活。


同時儘量是找一些不受疫情影響太大的工作,類似像旅遊、教育培訓這一類暫時先不要去,因為只要疫苗不出來,人就會一直有意識把自己隔離起來,所以說這樣的崗位還是不要選擇。


就比如現在快遞行業、科技型企業可以投簡歷面試。


已經辭職但是又沒有找到工作,可以靜下心來學習,提升自己

很多人覺得這是空話,但是實際上面臨的情況是沒有工作的時候,又不提升能力,整天焦慮是沒有用,還不如有時間好好整理一下的思路,看看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還需要提升哪些能力,才能滿足自己想要去的那家公司的要求。


或者是自己感興趣,可以利用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副業,比如說你喜歡做手工,你可以出一系列的教程放在各個平臺,或者是把手工製品在朋友售賣等,總之從自己身上的技能想辦法,讓自己的技能為了你賺錢,這才是王道。不然整天焦慮也無法解決問題。


建議:疫情期間,我們要放平心態,只要疫苗還沒有出來,我們就一直處於被隔離的狀態之中,人減少消費,經濟就一定會受到影響,當企業受到影響時一定會想辦法自保,自保無非就是減少開支,把一些人辭掉減少開支,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工作是長期穩定的,我們要有自己B計劃甚至是C計劃。

關注@懂職場,歡迎點贊評論加轉發,你的認可是前進最大的動力

懂職場


“感覺到處都是失業和降薪“,題主這個說法顯然過於誇張,也是在自我製造恐慌,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受疫情影響,的確有不少中小企業宣佈降薪,甚至裁員,但還不至於成“到處“的程度。

受這次疫情影響,作為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度過呢?我給出以下建議:

一、對於上班人員來說,不管公司如何降薪,千萬不要衝動辭職

這是要特別注意的一點。不能因為公司降薪了,一時衝動就去辭職。在市場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之前,好工作不好找,你辭職了有可能找的工作還不如現在的。

在目前這個形勢下,先生存再考慮發展。如果業餘時間充足,題主可以發展個副業,以應對工資減少,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二、對於還沒有上班的朋友來說,不要挑剔工作,先找個幹著

一定要具備這個心態。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被裁員的朋友,更是要有放下的心態,重新找一份工作。

比如說,去生存口罩等醫療物資的企業,由於全球疫情還在持續蔓延,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向我國訂購口罩。造成的結果是,口罩需求量特別大,甚至有的企業轉行做起了口罩。題主去這樣的企業工作,工資待遇也不會低。

或者去做快遞員、送餐員等,先把生存問題先解決了,等到疫情徹底結束了,市場也恢復了,題主再去考慮從事原來的行業,也不晚。

三、處驚不亂,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

題主沒必要給自己製造恐慌,隨著疫情得到徹底控制,各地都已復工復產,市場活力逐漸得到恢復。對於之前受疫情影響,被辭掉的員工,相信很快也會找到新的工作。

最後,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以上。


阿伽陀藥


看到題目所說的到處都是失業和降薪,但這應不是最壞的時候。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大概10年的時間,美國經濟大蕭條,美國的民眾很多人失去工作,即使勉強保留工作的人,工資降低,民眾生活水平降低,無法保證家庭的食物和衣服。

大蕭條導致家庭破裂,民眾被迫流浪成為乞丐或者去犯罪,經濟大蕭條導致了社會的失序和社會倫理的崩潰。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的失業率究竟有多少呢?有人曾經做過統計,1932年美國的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失業率達到了50%,阿克倫市達到了60%,托萊多達到了80%,這還是一些官方統計的數字,實際的失業率還不止如此。美國曆史學家艾倫布林克利在他的著作《美國史》一書中,詳細地記述了大蕭條時期美國的社會面貌。總結起來,美國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經濟大蕭條

1.國民經濟陷入停滯狀態。1929年美國的股市突然崩盤,實體企業銀行陷入破產。關於當時的股市崩盤,流傳著這麼一個笑話。據說高盛集團在出售股票時候都附贈免費的左輪手槍,左輪手槍的作用是在你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解決自己。一夜之間,股市債市崩盤,銀行倒閉,人民的財富縮水,成千上萬的人一夜之間所積累的財富就化為烏有。

有一組數字,美國從1929年到1932年,工業淨產值下降了47%。對於本來就在貧困中掙扎的國家來說,吃一塊玉米麵麵包和吃一塊高粱面面包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對於經濟本來高高在上的美國來說,美國民眾之前的生活和陷入蕭條之後的生活就如天堂和地獄。

2.人民失業。美國的民眾失業是普遍性的,即使我們今天看來,屬於精英階層的一些職業也面臨著失業或者已經失業。比如律師,銀行家,高級技術人員等。在美國的大街上經常會看到有人背上掛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寫著自己的經歷,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民眾失業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不但結婚率下降了,離婚率也下降了。這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美國人對於婚姻忠貞不二,大家不想離婚是因為離婚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大家已經離不起婚了。美國的民眾漸漸的學會了適應,孩子們也會撿破爛收垃圾,女孩子們也學會了女紅,有的家庭會把收到的賀歲聖誕卡片保存起來,再轉寄給有需要的人,人們的鞋子磨破了,會自己把鞋子補好再穿。

失業的人們已經沒有什麼再能失去了,這很像我們國家一個歷史時期,孩子們開始撿白菜葉子吃,還有仍然沒有關閉的酒店的後廚,扔出來的一些殘羹剩飯,馬路邊上大卡車上偶爾掉出來的一些食物。

1932年的時候,美國人口大概是1億2000萬,但其中有1/3的人失去職業。在美國的歷史紀錄片《光榮與夢想》中有這樣一句話,“千百萬人只因像畜牲一樣生活才免於死亡。”

而在1929年10月中旬,剛剛上任一年的總統胡佛還一本正經的宣佈。“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頭”,但實際上就是在這個金秋,美國已經陷入了蕭條的泥淖。

3.社會動亂。大量的失業人員生活沒有來源。這些漂泊無疑的流浪漢無疑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他們隨時可能為一塊麵包而殺人放火搶劫。因為經濟大蕭條,適齡的美國小孩子不能上學,很多沒有畢業的孩子主動退學,但是退學也意味著失業。

即使面臨如此慘重的經濟大蕭條,仍舊有一些行業和人在經濟大蕭條當中脫穎而出。

不可思議的行業發展

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行業因為經濟危機反而因禍得福,或者說並沒有因為經濟危機被吞噬。

1.農業從業者及家庭種植業。美國擁有廣袤的土地,在此之前,美國人可能選擇種花會優於種植糧食作物,但是發生經濟危機之後,更多的人選擇購買種子種植糧食作物,而不是選擇種植花卉。對比國內,是不是原來就是生在農村的農業從業者會更好呢?起碼會保證自己的衣食無憂。

2.好萊塢電影從業者。不可思議,本來經濟蕭條,大家也許猜測的是都不會出去看電影了。但實際上好萊塢的電影發展在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時期,還有7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發展的是最快最好的。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好萊塢經典電影,《白雪公主》,《貓和老鼠》,《亂世佳人》都是在這一時期拍攝的,而且當時就投入了巨資。我們還能回憶起來當時查理卓別林拍攝的《摩登時代》,卓別林在劇中扮演的一個小人物,就表達了人們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內心的痛苦。

在1939年,美國的電影票房竟然達到了驚人的7億美金,而當時美國的股市的總市值也不過是200億美金。

3.報紙雜誌新媒體,言情小說。在整個經濟危機時期,言情小說的銷量都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本來因為經濟危機更多的人買不起圖書,那麼對於圖書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是那麼直接的。因為買不起圖書,更多的美國人選擇到公共圖書館度過這個艱難的歲月。有美國人表示,要不是因為有圖書館可能早就瘋掉或者自殺了。而這個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圖書都那麼的暢銷,但是西部小說,言情小說,還有一些輕鬆的雜誌,總是賣得更好。

4.避孕套(condom makers)。這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絕對是一個迅猛發展,美國人不捨得用水,不捨得用電,也不捨得生孩子了。因為生孩子的費用更讓家庭難以承受,而這個時候Condom出現讓美國人開心。因為這個不但增加了家庭的情趣,還避免了生養孩子的開銷。

5.簡歷代寫行業。這個行業的發達就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大量的人員失業,他們需要大量的工作崗位,同的工人可能並不能寫出十分漂亮的簡歷,這時就需要代寫人員的幫助。據說老練的簡歷代寫手在一年之內寫到了3萬份簡歷,平均一天可以書寫出100份簡歷,而且隨著經濟的惡化,簡歷代寫這個行業生意不斷。

6.公立大學。美國人可能在教育行業也秉承著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公立大學可以提供孩子們一切的經費開支,這對於更多的家庭貧困的人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7.巧克力銷售。巧克力本來可能是家庭的日常食品,但是因為經濟危機,美國人不可能花更多的錢買奢侈品,而巧克力又變成了可以溫馨家庭關係的一個很好的輕奢品。所以美國的巧克力銷售商在經濟危機當中不斷的收穫著利潤。

8.快餐店。快餐店量大便宜,物美價廉質量優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而且是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吃一個便捷的快餐就可以解決一頓飯,非常的省事,美國人吃飯的時候還可以加水,同時還可以有休息的地方,非常划算。

9.可口可樂和生產口紅,尼龍襪子生產商。女性天生有購物慾,雖然經濟蕭條了,但是女人還要去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而這個時候廉價的唇膏和更加堅固耐用的尼龍絲襪,成為了既愛美又需要節省的女性首選。

10.基礎建設行業。在蕭條時期,當時的總統羅斯福新政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大基建,美國的建築行業對美國經濟的復甦取得了巨大的作用,美國政府投入了鉅額的資金開展公共和民用領域的建設,大小十幾萬個工程項目開建,基礎行業建設的興起帶動了大量行業的生產和復興。

以上行業的發展,既有政府的宏觀調控,也有來自於民間的真實需求。但是無論怎樣,即使是在惡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也有很多的行業在逆向發展。舉這個極端的例子並不是說明因為疫情,我們國家經濟蕭條或者世界經濟陷入了經濟大蕭條。因為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影響,相比20世紀30年代美國歐洲的經濟蕭條,其影響遠不及。以上只是為了說明,即使在無比艱難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仍有很多的行業逆向發展,有傳統行業的改變,有新行業的興起,同時造就了很多的機會。

疫情衝擊的行業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無可避及的會對社會生產,普通民眾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疫情發生之後,普通民眾都需在家隔離,那麼實際上是對社會的行業造成一個普遍的影響,但有些行業相對影響更加嚴重,衝擊更為劇烈。

1.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消費行業。普通民眾對此感受較深,在疫情發生之後,首先是餐飲行業普遍關門,不允許經營。普通民眾自然也不會主動去酒店飯館吃飯。在過年期間疫情最為吃緊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的酒店在年前所備的各種菜品,都拿出來擺攤銷售,這一舉動自然是為了斷臂求生。餐飲消費業不僅僅包括吃飯的酒店餐館,也包括由此而產生的白酒紅酒,商超等行業。

2.旅遊及相關行業。疫情造成的酒店業、旅遊行業、交通運輸業,基本因此腰斬。本來應該在春節假期,人員爆滿的景區因此人員凋零,基本沒有遊客,多地景點發出公告宣佈暫停營業,不接待任何遊客。本來已經預定好出國或者國內旅行的遊客,不得不因為疫情而取消約定,並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損失。

3.線下實體零售行業。在自由消費的情況下,普通民眾會選擇線下或線上的消費,而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線下的商場關閉,百貨或購物中心受疫情的影響最大。

4.娛樂服務行業。疫情導致網吧、電影院、KTV及各種娛樂演出場所暫停經營。過年期間本來熱烈火爆的電影行業,遭到了當頭一棒,準備在春節期間上映的春節檔電影全部宣佈延期上映,準備舉辦的各種電影節活動也因此取消,甚至有新聞報道國外的電影演員罹患新冠肺炎。無法拍攝新片,無法正常上映,由此造成了電影行業的系列影響。

逆流而上迎來爆發的行業

雖然疫情影響了不少的行業發展,甚至造成了以上行業的陣痛,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有不少的行業求新求變,在疫情之下反而有新的發展。

1.線上零售。疫情發生之後,因為線下零售場所的關閉,導致了線上零售業的暴增。因為老百姓不能出門,所以只好選擇現場購買,物流配送。

2.在線教育。疫情發生之後,千千萬萬的學子只好在家隔離,無法正常上課開學。在線教育的火爆找到了隔離的痛點。在線教育的股票大漲,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這些教育平臺迎來了爆發期。

3.在線辦公。在家隔離期間有些工作還要繼續進行,因此傳遞資料,開展會議成為了迫切需求,企業微信、釘釘,一些在線辦公軟件,因為大量的集中使用,導致了服務器都被擠爆。

此外醫療器械行業,醫藥研發,疫苗研發行業,在線付費視頻及會員,遊戲行業,醫療線上平臺,短途配送等等行業都迎來了爆發期。

17年前的非典影響

17年前非典疫情流行時,也曾經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衝擊,事後有專家對疫情進行研究,並統計了疫情對三大產業的影響情況。統計顯示疫情對第三產業影響最大,其次是第二產業,最後才是第一產業。在2003年疫情最為嚴重的第二季度,第三產業的整體增速回落1.8-8.7%,第二產業回落1.9%~11.3%,第一產業回落1.1%~1.7%。

但是從三大產業恢復的情況來看,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影響是比較短暫的,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影響時間就比較長,因為疫情帶給人們的恐慌情緒需要較長時間平復。

這裡引用2003年浙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孫付的觀點

“本輪疫情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影響,取決於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後的復工時點,目前全國一盤棋統籌防控措施加碼,後續疫情如有效遏制復工不受明顯影響,疫情對第一和第二產業的影響也將比較有限。”

隨著疫情的過去,不少行業都出現了爆發性反彈的情況,在2003年的5月也就是非典最為嚴重的時間,住宿和餐飲業也跌倒了谷底,但是隨著疫情的遏制,在2004年的5月份的時候,住宿和餐飲行業迎來了爆發,很快的就扭轉了不利局面。

疫情終將過去

疫情終究將過去,雖然現在有些行業仍然比較艱難,但是通過以上的分析,無論是無比艱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還是我們曾經經歷的非典時期,痛苦是難免的,但是痛苦也終究過去。

首先,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信念。不為外界的各種信息擾亂,在無數次苦難中,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挺過來了,一定要相信我們的政府克服苦難,帶領人民向前進的能力。這一點在我們觀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新聞時就能發現。另外,我們還要相信自己,懷有夢想,哪怕是個養家餬口的夢想。

其次,堅持學習充實自己。無論哪個行業,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自己不為時代淘汰!有無數個行業可能會倒下去,也會有無數個行業會興起來,堅持學習,無論行業怎麼變化。

最後,堅持勞動伺機而動。在艱苦的環境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容易,先保證自己不餓著,才可能才能有更多的機會。


紫色石頭123


其實因為這次疫情事業讓降薪和事業的事情變得非平常,許多中小企業經不住打擊都已經紛紛關門大吉了。但是作為一個打工者,我們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畢竟這次疫情目前已經快過去了,雖說他給中國帶來的損失確實很大,很多工人都幾個月沒辦法工作,但是等復工以後肯定會再次迎來一場復興大潮,而全國的各個行業都會有很多的崗位空缺,這個時候正是重新找工作的好時機。在這段時期你不妨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然後多找一些公司,你覺得你目前的崗位還不錯的話,復工也指日可待,那你可以繼續呆在那裡,但是如果你覺得你需要重新找工作的話,那這段時間你就要開始看各家公司的信息,準備好簡歷以及,為復工做準備。


努力搬磚的小白


面對疫情這種風險造成的損失,雖然不應該讓員工分擔,但現在也沒有辦法。因此,現在很多職場人也在想:與其公司倒閉,還不如自己少領點工資。降薪總比失業好。畢竟吃飽穿暖,四處都要用錢


萍姐愛看劇


今年的形式不容樂觀,很多單位業績下滑,有人失業,有人降薪,身邊很多這樣的例子。從大環境來說,確實是不得已的做法,所以,如果你現在還在自己的崗位的話,目前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幹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你好蘭州


您好,首先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每個人的處境都不一樣,有的是高管降薪了,有的是普通員工降薪了;有的人失業沒著落,有的人失業後主動去網上尋找合適的工作。

在這時候,如果面臨這些問題,每個人的心態不同、處理方式不同,之後的職業發展也會不同。

比如,有的高管降薪,但是去做一些兼職,或者用空閒時間去充實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有的普通員工失業了,他們主動地去網絡、APP上尋找工作機會,主動和公司聯繫,可能很快就能入職。

正視自己的處境,找準定位,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豐富多彩。


投融界服務


厚積薄發,提升自身能力。廣結善緣,尋找更多機會。

疫情是一場大考,不僅僅是對與醫療系統,對於企業,個人能力,反脆弱能力,同樣是一場大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