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魯縣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19年開魯縣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19年,開魯縣人民政府在通遼市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組織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積極推進依法行政進程,較好地完成了全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目標任務。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由縣委書記趙長勇同志擔任委員會主任。貫徹落實了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要求。後相繼成立委員會立法協調小組、執法協調小組、司法協調小組和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各協調小組相互配合,助推全面依法治縣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建立工作機制。制定下發了“兩規則 一細則”:即《中共開魯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共開魯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協調小組工作規則》《中共開魯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細則》,同時印發了《中共開魯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19年工作要點》,並對《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任務分解。

三是嚴格履行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先後召開依法治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依法治縣協調小組會議,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依法治縣辦及時將《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任務分解,有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步伐。

(二)深化政務服務便民利民,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一是平臺建設。在政務服務中心及圖書館設立兩處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基礎上,還在人員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及各鎮場擺放自助查詢機,查閱點增加到29處。二是政策解讀。政府門戶網站的政務公開欄目中已設置政策解讀專欄,今年共發佈解讀稿件2件,均為圖文形式,同步在政務公開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公開。舉辦新聞發佈會2次。三是政府信息公開。2019年新編制併發布公共資源信息公開目錄及公共服務事項公開目錄,全縣各部門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完成信息公開1121條。

四是公眾參與。全縣重要政務工作全部進行意見徵求,全年未發生負面輿情問題。在政府網站設立公眾互動欄目,在政務公開平臺開設諮詢投訴欄目。完成全縣統一服務熱線、原政府熱線與 12345 市民服務熱線的對接轉並工作。五是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將政務服務事項動態調整工作與政務服務標準化創建工作相結合,分別在壓減辦理時限、精簡申請材料及減並辦理環節上進行把關。

(三)強化法律監督,推進依法行政。

一是督促和推進法律法規貫徹實施,保障憲法法律法規貫徹實施開展的監督工作共20項。我縣對《通遼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等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

二是加強規範性文件的管理。我縣對所制定的規範性文件實施三統一管理,並按要求及時報備已制發的規範性文件,做到有件必報、有備必審、有錯必究,對備案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明確指出、及時糾正。2019年,縣政府通過法治政府建設智能化一體平臺報備規範性文件5件。

三是建立了規範性文件清理的長效機制。為營造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2019年開展了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廢除了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及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的規範性文件。對現行的68件規範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其中廢止和宣佈失效18件,繼續有效46件,修改後重新公佈4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印發了《開魯縣人民政府關於公佈規範性文件清理結果的通知》(開政字〔2019〕168號),並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佈。

(四)堅持完善機制,著力推進科學民主決策。

一是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印發《開魯縣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的規定》,全面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二是制定《關於建立專家決策諮詢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確保重大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

三是全面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在全縣各鎮街、村(社區)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微信群”。目前,全縣28個縣直單位、13個鎮場(街道)、217個行政村、10個社區均聘請了法律顧問,達到了100%全覆蓋。

(五)深化執法體制改革,行政執法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積極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工作。堅持“簡政放權、權責一致;精簡統一、精幹高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的原則,以整合規範執法主體、相對集中行政執法權、推動執法重心下移、優化執法力量配置、完善基層執法制度體系和創新執法監管方式為主要內容,切實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重複執法等問題。

二是嚴格落實“三項制度”,提升執法規範化水平。開魯縣人民政府印發《開魯縣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實施方案》,要求行政執法單位按“三項制度”要求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三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認證制度。對全縣持有執法證件的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全面梳理,及時清理不具備執法資格的人員,審核認證現從事行政執法工作但未領取執法證件人員。

(六)加強法律宣傳、營造法治氛圍。

開魯縣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普法工作,堅持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總體工作目標來謀劃和推進,對“七五”普法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切實加強普法隊伍建設,我縣現擁有法治副校長、法治宣傳員、人民調解員、普法志願者等千餘名普法工作者,保證了基層普法工作力量。“七五”普法以來,共開展法律法規集中宣傳活動100多次,發放各類普法宣傳品8萬餘份,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依法維權意識。

(七)狠抓行政複議應訴規範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進一步健全。

一是積極辦理行政複議及應訴案件。2019年,共受理行政複議申請8件,結案6件,其中維持4件,駁回1件,責令履行1件,撤銷2件。行政複議案件中涉及行政處罰5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處理裁定1件,刑事賠償複議1件,政府信息公開1件。

二是按照要求將行政複議案件錄入至全國行政複議平臺及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職能一體化平臺。統計全縣各鎮各部門行政複議案件和行政應訴案件數量,上報至司法部行政複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系統。全年累計參加行政應訴案件8件,結案7件,其餘1件法院正在審理中,其中涉及土地徵收3件,行政處罰1件,履行法定職責3件,村集體籌資籌勞1件。行政應訴案件中撤銷具體行政行為2件,駁回原告訴訟請求2件,原告撤訴1件,確認違法2件。

三是狠抓人民調解工作。制定下發了開魯縣《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目前全縣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224個,鎮場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13個,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10個,全縣調解組織運行良好。2019年,全縣共受理人民調解1121件,調解成功1053件,調處率94%。

(八)全面系統提升領導幹部法治思維,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健全。一是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加強對領導幹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測試,將考查和測試結果作為領導幹部任職的重要參考,形成了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作供職報告、憲法宣誓、頒發任命書等任命程序,全年共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38次,考試結果均合格。

二是加強法治教育培訓。健全領導幹部法律知識集中培訓制度,舉辦領導幹部法治專題培訓班、法治專題講座,把憲法法律列為領導幹部教育的必修課,促進政府及其部門負責人嚴格履行法治建設職責。三是組織開展網絡在線學法和普法考試工作。進一步促進公務員法律思維的養成和法律知識水平的提高,2019年全縣共有7552人次參加學習和考試。

二、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總體來看,我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人民期望相比,仍存在著不足。一是部分相關單位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還不夠到位。二是法治政府建設宣傳氛圍不強,在全縣未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的濃厚氛圍。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

2020年,我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四屆四中全會精神,紮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夯實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二是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通過應用自治區行政執法監督管理一體化平臺,要求行政執法單位按“三項制度”要求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三是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市裡統一部署,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四是認真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規定,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五是進一步做好“七五”普法驗收等工作,為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中共開魯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3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