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少的一支。傳說是盤瓠的后羿,族人對祖先非常敬重。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民族風情

人口分佈

畲族的人口約70.9萬。主要居住在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以及福建、江西、廣東和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區,其中以浙江和福建兩省的畲族人最多。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族源歷史

畲族的民族來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持此說者比較普遍;有人進一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徐夷與武陵蠻有淵源關係,因而也與金族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有人認為金族由“南蠻”的一支發展而成,持此說者認為金族來自古代“蠻”或“南蠻”是廣東土著居民;還有古越人後羿說,認為畲族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或范蠡的子孫,秦漢時期“百越”的后羿或漢晉時代山越的后羿等。在隋唐之際,畲族就已居住在閩、粵和贛三省交界的山區,宋代才陸續向閩中和閩北一帶遷徙,約在明清時始大量出現於閩東和浙南等地的山區。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語言文字·文化藝術

畲語屬漢藏語系,語音與漢語的客家方言相近,且絕大部分人會講客家話。他們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字。

畲族人愛唱山歌,唱歌的形式分為:獨唱、對唱、齊唱和二聲部重唱4種。至於山歌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大類:一是表現愛情和歌頌勞動生活的“雜歌”。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服飾裝束

畲族人喜愛用自己編織的青藍色麻布縫製衣服。畲族婦女的服飾別具民族特色,她們喜歡在衣領、袖口和右襟處鑲上花邊外,在衣服上會刺繡各種花鳥以及幾何圖案作裝飾。另外,有穿著短褲裹綁小腿的習慣。

在髮式方面,畲族婦女一般會把頭髮梳成“螺式”或“筒式”髮髻盤在頭上,亦喜愛在髮間環束紅色的絨線作裝飾。在婚嫁的大喜日子裡,新娘子的頭上會戴鳳冠,並插上名貴的銀簪以示喜慶。值得一提的是,這頂鳳凰冠是用10多兩白銀精製而成的,面簾是由眾多銀掛片的組合,每片掛片上都刻有畲族祖輩日常生活和崇拜的神靈畫面,每一片的內容都不相同。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居住環境

畲族在居住上分佈零散,一般是幾戶至幾十戶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周圍是漢族村落,彼此交錯雜處。以閩東一帶為例,畲族與漢族雜居之故,畲族的住房基本上與漢族的一樣,臨海的住石屋,靠山的住木房子;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民族特色。但當你知道有關畲族祖先盤瓠的故事後,便能一眼分辨出哪一戶是畲族人,哪一戶不是。畲族人房子大廳的正樑上,十有八九書上“騎馬府”3個字,盤瓠貴為駙馬,畲族居住的房子當然也就是“騎馬府”了。另外,金族房子大廳兩側,大多也會掛上類似以下的對聯:“功建前朝高辛帝主金鑾殿上親刺賜,名傳后羿皇公子孫日月同休免差徭”。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生活習俗

畲族人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和紅薯為主,兼營林業、茶樹栽種及狩獵。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節慶活動

烏飯節是畲族傳統節日,於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據傳,畲族始祖盤瓠愛吃“烏飯”,故節日裡各家採集烏稔(一種植物的葉)同糯米蒸煮成烏飯祭祀祖先。有的地區要祭墓,有公田的同宗族人,在祭後進行聚餐。如今,烏飯節已成為人們踏青和盤歌的節日。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景點導覽

尋根之地——福建寧德福建寧德居住著一定數量的畲族人。這裡的“寧德地區文化館”內,收藏著畲族祖圖的照片。畲族的祖圖,實際上是一幅緊接一幅的橫向連環圖,有些竟長達30米,也有直排的,以百多個畫面,細緻地重現畲族盤弧的故事。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目蓮山歌會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畲族人的生活習慣,千萬別錯過在“目蓮山歌會”舉行時到訪。

“目蓮山歌會”是福建霞浦、馬洋和溪南等地畲族傳統的歌節,於農歷九月初九舉行。這一天,人們三五成群,即興編詞,對唱“盤歌”。所唱歌曲大多是被視為家裡不能唱的“雜歌”。畲山“盤歌”,不但比賽機智應變的能力,也顯露平日學會的歌曲數量。從內容和感情表現來看,反映出畲族青年追求自由的精神。未婚青年男女的對歌,更有深意和情趣,他們通過對歌尋求伴侶。對互有好感的男女來說,對歌能使他們互相之間加深瞭解。不少青年人在歌會上相識,甚至訂立婚約。

畲族,“鳳冠”的守望者,他們愛以唱山歌來敘述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