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明:養牛走向“牛”日子


張新明:養牛走向“牛”日子

張新明正在牛舍查看牛的生長情況。


講述人:張新明


養牛讓我甩掉了"貧困帽",是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讓我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現在我的幹勁越來越足,感覺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張新明


我是離石區信義鎮賈悟村村民張新明,今年54歲,家裡有3口人,妻子常年身體不好不能下地勞作,還有一個女兒正在上學。前些年,我一直在家種地,家裡的日子過得比較艱難。因為自己也沒什麼技術,只能守在家裡種十多畝地,收入遠遠抵不過支出,正當我為女兒的學費一籌莫展的時,駐村工作隊通過走訪,2014年把我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幹部為我講解扶政策,幫我找致富的路子。

扶貧政策讓我看到了希望,在駐村工作隊的鼓勵下,我開始養起了牛。我先在自家庭院中建起了一棟簡易牛舍,建了食槽、買了飼料,積了糧食,買回了一頭母牛。養牛初期,我專養母牛,母牛下了牛犢,把公牛賣掉,留著母牛自己養。2015年,牛的養殖數量發展到了3頭,通過賣小牛,我有了一定的收入,除去日常開支和女兒的學費,還有些餘錢,看著家境轉好,我對致富充滿信心。這一年,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的幫助下,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嚐到養牛致富的甜頭,我的幹勁更大了。每天天還沒亮,我和妻子就來到牛舍,在牛圈裡給牛喂草飲水、清掃糞便、整理圈舍,觀察牛的生長情況。雖然每天很累,但是心裡也比以前更加踏實。我知道養牛不光要注意牛的健康,還要學習養殖技術和疾病處理,為了掌握養殖技術,讓小牛長的更為健壯,有機會我就去專業的牛場交流學習,村裡通了無線網絡後,我還學習上網,在網上學習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經驗。2018年,看著牛舍裡的牛個個長得膘肥體壯,數量也越來越多,我又蓋了一間專門養牛的牛舍,雖然日子每天圍著牛舍轉,但生活也更有勁頭和目標。

今年,我家12只母牛下了12只小牛,牛舍也從開始的一頭牛發展到現在的二十幾頭,一家日子也變得"牛"氣了,我對未來的生活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盼頭!

如今,我不僅脫貧了,生活也越來越好,真的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我相信好日子都是靠自己幹出來的,只要踏實肯幹,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王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