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說 十項“佛山首創”如何煉成

<table> 親歷者說 十項“佛山首創”如何煉成

格蘭仕包專機接送員工復產復工。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table><table> 親歷者說 十項“佛山首創”如何煉成

順德區扁滘社區黨委第一書記關詩詠到車間內開展防疫與復工復產指導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歐陽少偉 攝

/<table><table> 親歷者說 十項“佛山首創”如何煉成

市民通過掃碼快捷辦理電子通行證。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table>

抗擊疫情,既是一場大仗、硬仗,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深度檢驗。兩個多月來,佛山全市五區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和決策,在科學精準防控、推進復工復產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南方日報記者梳理遴選出十項“全市首創”,並採訪決策背後的親歷者,聽他們講述首創背後的故事。

南方日報記者 高綺樺 羅湛賢 李慧君 歐陽少偉 葉能軍 盛正挺 魏英 林洛峰 統籌 趙越

◀◀高明率先實現高速出口設卡全覆蓋▶▶

首日排查隔離重點疫區人員38人

1月25日晚上9時,高明轄區內7個高速公路出口開始實施24小時值守,逢車必檢、逢人必查。這項排查措施的實施比全市部署早了三個小時。1月27日上午8時,高明連通周邊城市的8個普通公路路口也開始執行這一措施。

“在關鍵路口設卡排查是遵照市裡的部署,我們能率先實施,主要是反應快,提前做好了準備。”據高明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黃友誼介紹,該局在1月23日製定了本單位的疫情防控方案,24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專班小組,分組分工。因此,1月25日接到在高速路口設卡排查的通知後,得以迅速行動。

1月25日的通知要求,佛山全市1月26日零時開始設卡排查。在高明區,設卡排查工作由交通部門牽頭落實。

“區內有7個高速公路出口,我們主動聯繫了公安、衛健等部門,與高速公路管理單位溝通好,根據各個出口的車流量等實際情況,安排了不同數量的人手和物資。”1月25日下午,經過短會部署,黃友誼和同事分組奔向7個高速公路出口。

1月25日晚上8時,由交通、公安、衛健等職能部門組成的檢疫小組全部進駐高明7個高速公路出口,準備妥當。1個小時後,所有從高速公路出來要進入高明的車輛全部開始接受防疫檢查。排查的第一天,高明7個高速公路出口共排查到來自重點疫區人員38人,全部進行集中隔離。

1月26日,佛山再次下發通知,要求加強道路檢疫。高明區交通運輸局再次迅速行動,選定了8個連通肇慶、雲浮、江門等周邊城市的普通公路路口,設站點、搭帳篷、安排值班人員。1月27日上午8時,8個普通公路檢疫站開始運轉。

數據顯示,從1月25日晚上9時設點檢查至2月21日24時撤銷,高明共檢查27.9萬車次,排查55.7萬人次,發現體溫異常移交現場醫務人員處置40人,湖北、溫州返抵高明共117人,均第一時間對接有關部門嚴格落實隔離措施,有效守住外防輸入第一道線。

“當時困難不少。”黃友誼說,疫情初期,防控物資非常緊缺,高明區交通運輸局前期準備的口罩只夠值守人員兩三天之用,只好到處求購口罩;值守人員沒用過測溫槍,也不知道要戴手套,全靠醫護人員現場指導;普通公路路口的檢疫點沒有公廁,值守人員尤其是女性醫護人員遭遇“如廁難”,只好一邊向附近的加油站、村委會等求助,一邊加緊增設流動公廁。

疫情當前,路過的人員對設卡檢疫的做法基本都能理解,高明區交通運輸局爭取把工作做得更細緻,除了督促值守人員文明排查外,還提前謀劃高速路口後期出現返程高峰的檢疫工作。

為此,該局負責人主動約見廣明、江肇高速公司負責人,重點就回程高峰期間增開車道、增加工作人員、避免擁堵等問題進行協商,形成應急方案並現場預演,提升方案實操性,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同時,成立由交通機關、廣明高速公司、有軌電車公司聯合組建的40人機動應急隊伍,組織了“崗前培訓”,指導他們如何做到禮貌耐心、細緻測量。“每個檢測站都是高明的一個文明窗口。”黃友誼說。

◀◀全市首個黨員幹部擔任疫情防控指導員政策▶▶

用制度確立黨員服務基層好做法

2月6日,佛山市順德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12號公告,提出組織全區黨員幹部主動上門服務,現場幫助企業做實做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加快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此舉為全市首創。

2月10日,全省正式復工復產第一天,順德規上企業復工率就超過70%;2月18日,陽光普照,10個鎮街村級工業園改造總攻戰全線拉響。這期間,頭雁領導力、組織戰鬥力如何展現,文件如何切實落地?

順德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偉成回憶說,面對當時疫情蔓延的緊急形勢,順德區委在防疫工作啟動後,就將去年以來在開展主題教育中的好做法進行了制度化延續,升級為“包鎮、包村、包企、包校”疫情防控制度,開展第二輪走遍村居和企業行動,構築區、鎮、村三級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包括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在內,順德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四套班子領導幹部26人,每人負責8至10個村(社區)、20至25家企業,全覆蓋走遍10個鎮(街道)和所有205個村(社區)、503個重點企業。

“區委書記、區長更是扛起責任,帶頭到重點村(社區)調研疫情防控情況,擔任百億企業指導組組長,區、鎮領導幹部分片落實包乾責任。”陳偉成說,26名區領導一家一家企業上門服務,一個一個村居深入走訪,帶領全區各級黨員幹部主動擔當,撲下身子,沉下心來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做到兩手抓,將“兩難”變“兩全”。

在村居“第一戰場”和企業“第二戰場”上,2月份以來,順德區委分3批選派1773名區直機關幹部馳援一線,發動200名“村改鐵軍”化身抗疫戰士,組織142名區直機關幹部奔赴全區58個聯合檢疫站日夜開展大排查;組建400多支、20000多人的黨群先鋒隊,與群眾肩並肩戰鬥在村居、小區、廠區、園區,整合力量推出系列舉措,給企業注入強心劑,給職工吃下定心丸,用真情真心書寫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順德區委組織部將充分總結和鞏固提升主題教育、疫情防控期間開展區領導走遍村居、重點企業和黨代表“接待群眾、傾聽民意”活動的經驗做法,以“區委書記熱線”平臺為統領,堅持區鎮領導幹部全覆蓋聯繫所有村(社區),常態化實行領導走訪、部門下訪、代表接訪、黨員家訪,與人民群眾廣泛聯繫,統籌解決百姓煩心事揪心事,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

同時,順德區委組織部將全力打好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收官戰,推動順德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全市首個復工大數據平臺▶▶

5天從開發到上線 政企24小時可聯繫

2月9日,禪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下稱“禪城區政數局”)依託該區已有的惠企服務平臺,推出全市首個企業復工大數據平臺,得到禪城區內企業的積極應用。目前企業註冊用戶數已達21252家。

禪城區政數局副局長張軍經歷了平臺開發、運營全過程。他介紹,1月下旬,廣東省提出要使用信息化、系統化手段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數據收集和處理效率,解決企業復工信息申報慢、訴求申訴難、後續監管難、信息獲取不及時等問題。為此,該部門於2月3日正式開展復工大數據平臺的開發工作。

企業復工大數據平臺是企業復工服務小程序、部門業務系統、法人“大數據池”的有機結合,集成了信息發佈、復工備案、日常上報、需求調查、訴求直通等多種服務,是疫情期間政府與企業不見面、非接觸的24小時有效聯繫渠道。

據瞭解,平臺從開發到上線只用了5天。“一方面開發時間緊,業務梳理難,復工復產業務流程設計、填寫表格設計等涉及業務、技術範圍廣,另一方面部分數據收集統計難,一些統計表格需要人工操作,費時費力。”張軍介紹。

經過緊張的開發,企業復工大數據平臺整合了關於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的信息和政策,並分類精準推送給相關企業,讓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及時瞭解疫情變化和復工政策等。同時,通過企業對復工需求的線上申報,平臺可及時掌握企業復工計劃,提前預判企業復工可能存在的困難和影響因素,有效協助相關部門開展企業“一對一”的主動精準幫扶,並無無縫對接禪城區“一按靈”熱線,線上解答企業關於復工的各種問題。

為了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產,禪城區還聯合大參林藥房在復工大數據平臺上推出了企業復工口罩預約系統,整合社保、工商登記等數據,自動計算出企業可申購的口罩數量及下次申購時間,依靠信息化手段為企業提供精準的口罩申購、提取服務,解決企業“一罩難求”問題。截至目前,禪城區內四個鎮街20666家企業申購口罩3741181個,已為13152家企業實際供應口罩2584154個。

張軍介紹,企業復工大數據平臺還開通了“暖企直通車”專欄,搭建政府瞭解企業訴求的橋樑,區領導和鎮街可通過該專欄方便實時地瞭解掛點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

“復工大數據平臺的功能仍在不斷增加中。”張軍表示。基於復工大數據平臺,禪城區政數局進一步優化扶持政策標準化改革,向企業及時精準推送扶持政策,主動優化審批流程,探索創新扶持資金管理模式,依託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加快扶持政策兌現速度,扶持資金從申報到撥付最快2小時兌現。

截至3月22日,有關部門已通過該平臺向94家企業兌付“如期開業補貼”940萬元,為17家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撥付光纖費用補貼22.2108萬元,基本實現當日申報當日撥付,跑出扶持政策兌現的禪城加速度。

“下一步,希望將企業扶持政策標準化做得更好,繼續簡化企業申報流程和申報時間。同時希望平臺繼續發揮政企溝通的橋樑作用,企業有問題在平臺提出,我們及時解決。”張軍說。

◀◀佛山首封致企業家公開信▶▶

3天兌現承諾出臺“撐企15條”

2月15日晚,高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致高明企業家的一封信》。這是佛山五區首封針對性回應企業家熱點難點問題的公開信,既表達了政府與企業同舟共濟的態度,也傳遞了政府全力指導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決心。

公開信發出的時間,距2月10日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僅相隔5天。為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困難,自2月5日起,高明區經濟科技促進局和各鎮街利用前期防控工作中形成的50個網格化駐點企業小組,組建復工復產服務專班,深入全區各工業企業開展調研指導。

高明區經濟科技促進局副局長鍾建鋒說,公開信發出前,區鎮兩級復工復產服務專班已實地調研企業2400多家,實現了全區工業企業走訪全覆蓋,從中收集到一大批企業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企業反映的問題和困難經梳理彙總後,及時報送到高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及其辦公室。”鍾建鋒說,共性問題包括上下游產業鏈難以同步打通、運輸受阻、原材料短缺、員工返崗率低、防護物資緊缺等。

在調研過程中,復工復產服務專班也瞭解到部分企業家的顧慮。“如有的企業家反映,復工復產前擔心訂單未能及時交付而睡不著;復工復產後則擔心,如出現個別疫情會否導致整個企業關停而蒙受更大損失。”高明區西江產業新城有關負責人說,企業家的這些顧慮也及時上報給疫情防控指揮部。

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和困難,高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進行了分析和研判,明確對企業家要穩定預期、堅定信心,並要盡最大努力、創造最有利條件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致高明企業家的一封信》由此產生。

“對當前企業面臨最為突出的用工緊張、資金不足、成本上升、原材料短缺等難題,將給予針對性支持;對各位企業家普遍關心的員工返程、生產物資運力保障等問題,將強化跨區域協調,堅決打通交通堵點;對非疫情重點地區返回的員工,絕不搞一隔了之、一避了之;對企業當前最為緊缺的口罩、測溫計等防控物資,想方設法做好供需採購對接和保障調度。”

疫情面前,信心尤為重要。這封代表地方黨委政府態度的公開信,以及信中做出的回應和承諾,立足企業實際、直面企業急需,給高明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強心劑。

公開信發出3天后,2月18日高明區政府出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的十五條政策措施》,把態度和承諾轉化為一條條富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針對企業員工返崗,高明區自2月17日起推出返崗直通車服務,政府出資包車從湖南、廣西接回大量企業員工;針對產業鏈協同復工,高明實現24家同一供應鏈企業同步復工;針對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截至3月22日,高明區累計向5299家企業發放口罩2101654個。

鍾建鋒表示,在政企同心協力下,高明區規上工業企業2月底實現100%復工復產。佛山市供電局所做的工業用電量統計顯示,到3月初,高明工業用電量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六成以上,為佛山五區同期最高。

◀◀佛山首個戰疫扶農政策▶▶

2399萬元財政資金提前到位

2月15日,《佛山市三水區積極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正式出臺(即“農業扶持政策13條”),分為稅收延期、援企穩崗、生產經營、金融服務、政務服務、疊加配套六個方面,以2399萬元財政資金扶持農業生產經營,惠及1.97萬戶農戶。作為佛山首個出臺專門農業扶持政策的區,參與政策制定的三水區農業農村局農村經濟管理科負責人丁浩標還原了政策出臺背後的故事。

丁浩標介紹,作為全省唯一縣區級鄉村振興試點,三水是有名的農業大區、菜籃子基地。20多萬農村戶籍人口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疫情突襲,三水農業普遍面臨交通運輸受阻,農產品和生產資料供應鏈中斷,員工返崗困難,人手不足,資金回籠遲緩,還貸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農業生產經營遭遇困境,政府部門可以做些什麼?2月10日,三水出臺了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二十五條”,發放政策禮包與企業攜手共抗疫情,這給農業部門帶來了啟發。丁浩標介紹,他們向三水區委、區政府彙報希望出臺針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後,立即得到肯定答覆。

2月15日,《佛山市三水區積極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正式出臺。政策出臺前,三水區財政局已經將2399萬元資金劃撥到位。政策出臺後,三水區農業農村局馬上成立綜合組、補貼執行組、金融扶持組3個工作小組,丁浩標擔任補貼執行組組長,在統籌協調的同時,兼顧補貼發放工作。

當時疫情形勢嚴峻,丁浩標和同事們迅速梳理出符合補貼申報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名單,並製作申請指引,幫助農業經營主體快捷申請。從2月22日到2月27日,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每天都要跑8至10家農業經營主體,實地核查信息。目前,他們已經為70多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了729萬元的農業補貼。

“農業扶持政策13條”在金融服務上也有創新。利用新增1000萬元財政資金投入設立農業臨時“過橋基金”;對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發生的正常續貸和展期貸款給予50%、為期半年、總額約220萬元的貸款貼息。

“農業經營銷售沒有辦法馬上恢復,許多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積壓,農業生產的資金鍊緊張是普遍問題。”丁浩標介紹,2月份以來,三水政銀保續貸138筆共計4600萬元。

“目前三水農業生產保持正常,復工率97%,沒有農業企業、大戶因為疫情影響正常運營,初步證明農業扶持政策13條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丁浩標說。

◀◀佛山首個電子通行證機制▶▶

歷經三次迭代 超173萬人註冊

2月17日起,南海率先在全區範圍內實施電子通行證認證管理。市民在“佛山南海通(戰疫版)”小程序實名註冊後,即可持證進出區內各村(社區)、公共場所、交通卡口,告別紙筆登記個人信息。

南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勞劍鋒向記者講述了電子通行證的誕生與迭代歷程。他表示,電子通行證經歷了3次技術迭代升級,成為了南海在疫情期間數據化治理的重要經驗。

他介紹,在電子通行證推出之前,南海市民出入村(社區)、住宅小區、交通卡口,有的需要出示身份證和村居、小區發放的紙質通行證,有的甚至要在表格登記身份證、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這種做法停留在紙質登記,不僅手續繁瑣、通行效率低,而且還存在交叉感染和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

“我們需要儘快研發出替代紙質登記的方式,解決市民疫情期間出行的痛點。”勞劍鋒說,電子通行證是數據化防疫的代表作之一。本次疫情防控真正打破了行政壁壘,以數據為核心,搭建起“1+1+1+N”數據治理體系,即統一數據出入口(疫情排查數據平臺)、統一數據中樞(城市大腦)、統一對外服務平臺(“佛山南海通”小程序),以及N個公共服務應用(疫情徵集、復工復產登記、電子通行證等)。

勞劍鋒表示,2019年完成一期建設的“城市大腦”,在本次疫情中真正發揮了數據中樞的作用,其匯聚的超23億條政務數據,是支撐疫情排查、電子通行證等多個大數據應用的基礎數據庫,其計算能力是支撐多個平臺平穩運行的保障。

“接到任務後,我們與南海區大數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第一時間投入到電子通行證的開發工作中,連趕多個通宵,利用國際二維碼(IDcode)技術生成‘一人一碼’電子通行證。”勞劍鋒說。

電子通行證相當於市民的電子身份證。市民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辦理,數據通過“城市大腦”,與人口庫數據、疫情排查系統數據以及公安、流管等多個部門的數據實時對碰、匹配,秒速發放綠、藍、黃、紅4種顏色的通行證。其中,綠色和藍色表示允許通行,黃色表示臨時通行,紅色表示不予通行。

自2月17日起,全區實現了電子通行證認證管理,對所有進入南海區的人員以及各村(社區)、住宅小區、出租屋、公共場所進出的人員實施電子通行證認證管理,無須再對相關人員進行信息重複登記。此舉顯著提升了通行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

截至目前,南海已有超過173萬人註冊使用了電子通行證。這一模式得到廣泛認可,佛山市從3月1日起在全市推廣。“同時,通過數據對接,南海電子通行證的適用範圍擴大至佛山五區,讓已領取南海電子通行證的市民無需重複申請。”勞劍鋒說。

南海電子通行證仍在不斷迭代升級。2月23日,南海電子通行證上線“出示認證照片”功能。此外,通行證有時間動態,市民出入卡口時也可出示認證照片,防止造假借用。3月3日,系統開通過往14天手機軌跡查詢。

3月20日,南海電子通行證再度升級。“南海通”APP(測試版)、“佛山南海通(戰疫版)”小程序上線服務業專區功能,服務業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生成來訪登記二維碼,市民來訪通過微信掃碼即可出示電子通行證,實現“秒登記”。

◀◀佛山首個包車返崗政策▶▶

“大數據+網格化”摸清企業需求

2月18日晚,佛山市順德區發佈《關於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後用工保障工作的通知》,率先提出政府將全額出資,通過包車、鐵路專列、專門車廂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企業員工返回順德。

“2月中上旬,在推動企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過程中,我們調研發現,受疫情影響,當時國內部分省市實行交通管制,導致不少順德企業的外地員工無法及時返崗,制約了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順德區經濟促進區副局長韓治幫回憶說。

“作為製造大區、外貿強區,順德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韓治幫在北滘鎮和順德區經貿線口有著豐富工作經驗,他以家電產業舉例,順德是全球最大的微波爐、熱水器、抽油煙機供應地,如果順德不快速復工復產,全球家電產業供應鏈將受波及。

“為確保沿途零感染,我們採取點對點包車的方式,接員工回順德,這體現了順德政企對外地員工的細緻關懷。”韓治幫回憶,該舉措在實施初期有3個難點要突破:初期美的、科達、聯塑等大型企業員工數量眾多且較分散,精準收集好企業從區外返崗的員工數量、所在地信息就很關鍵。

其次,由於各個地方對交通管制的要求不一,有的地方甚至不讓外省車輛進入高速,具體實施環節就涉及到經促、人社、交通等各個部門,需要跨地域、多部門的溝通協調;另外,因應當時形勢,對車輛的消毒、人員防疫工作也提出了高要求。

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企業員工返崗運輸服務保障,2月18日順德區交通運輸局迅速響應,順德全區16家有資質的客運包車企業快速復工,共547臺包車提供運輸服務。為避免路程遠時間長,部分員工身心疲乏,衛健部門還通過贈送健康禮包等形式,讓每一位返崗員工倍增歸屬感。

“為了精準獲取員工返崗信息,我們通過‘大數據+網格化’手段,選取區內500家典型代表性企業開展線上問卷調查,掌握企業復工復產計劃和階段性用工需求。自1月24日起,還對疫情重點地區的5.1萬餘名湖北籍務工人員逐一排查。”順德區民政人社局黨組成員、區殘聯理事長招彬介紹,通過部門間緊密配合、精準施策,企業員工“點對點”包車包機返崗成效明顯。

截至目前,順德區民政人社局從廣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通過包車、包機、高鐵專列接回員工13837人,其中湖北員工779人;以政策扶持、包車返崗、定向招聘、共享員工等方式,已為區內企業解決緊缺用工約3.2萬人,全力提升區內企業復工率和員工返崗率。

據瞭解,截至3月24日,順德區已復工企業53045家。其中,已復工的規上工業企業2252家,全區規上工業企業完成100%復工;已復工限上企業(指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1230家,全區限額上企業完成100%復工。初步統計,已復工的規上工業企業和限上批零企業涉及返崗人數445567人(含湖北籍員工數2109人),其中規上企業返崗人數413955人,返崗率92.06%。

招彬透露,今年有將近13000多名順德戶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歷史新高,該部門也將總結此次“點對點”包車返崗政策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摸準區內企業用工需求,做好轄區內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工作。

◀◀佛山首個應對疫情穩招商政策▶▶

助推“隱形冠軍”項目火速落地

受疫情影響,三水各行各業曾一度按下暫停鍵,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曾一度停滯。2月24日,三水出臺全市首個疫情期間促進招商引資政策舉措——《佛山市三水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招商引資項目平穩發展“十條”》(下稱“招商引資十條”),逐步扭轉了這一局面。

自2月27日起,佛高區三水園一週內簽約慧谷科技智能化裝備、綠源機械裝備製造兩個投資超3億元裝備製造項目;3月13日,雲東海街道舉辦節後三水首個投資環境精準推介活動,3月19日簽約今年首個超億元項目——虹霸智能物聯網亮化工程電源項目;今年一季度,白坭鎮招商引資總額已接近25億元……

三水區投資服務中心主任彭聲豪是招商引資十條的主要撰寫人,也是三水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度參與者。對於年初招商引資工作的被動局面,他印象深刻。他認為,在招商引資層面,疫情對企業投資對接和簽約落地兩個環節影響最大。

“比如在2月27日正式簽約落戶佛高區三水園,總投資額超3億元的裝備製造“隱形冠軍”慧谷科技智能化裝備項目,項目方與政府招商團隊在春節前已經對接得比較深入,項目也急於落地,但受疫情影響,項目商務談判和產業准入審核等“固定動作”一度停擺。”彭聲豪說,遭受類似影響的還包括數個總投資額超10億元的海內外在談項目。

以問題為導向,三水通過出臺招商引資十條,重點從項目審批提速,招商項目減負,鼓勵招商引資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提前實現投產或達產等方面入手,通過審批流程再造、資金獎勵引導等手段,為項目從洽談、落地、動工到投產等提供全鏈條政策支持,促項目早落地、早動工、早投產、早達產。

彭聲豪說,以前述的投資對接為例,三水首先通過“不見面招商”模式,使招商推介、互動交流和商務洽談保持正常節奏,並以區投促局為牽頭提供“不見面招商”所需的專用視頻、電話會議系統支撐和商務談判協作,多個超十億元外資項目通過區鎮聯動“不見面招商”推進順利,節奏提速;其次,三水區產業項目准入申請事項推行“不見面”辦理,申請材料和審核結果可選擇通過快遞送達、需核對原件的統一改為網上核對掃描件,三水區項目准入審核從集中受理定期過會調整為彈性辦理,讓項目從洽談到落地保質提速。

招商引資十條出臺後,三水七鎮街的招商引資工作紛紛按下“重啟鍵”。據統計,春節後截至3月26日,三水新引入項目46個。其中,總投資額超10億元項目有3個,包括總投資額超43億元的日豐管道智能機械設備及新型管道製造項目,超億元“專精特新”項目有慧谷科技、虹霸智能等15個項目。

針對疫情期間項目落地建設和投資達產,三水不僅允許重點產業項目、疫情防控相關產業項目“容缺審批”,並採取特事特辦支持疫情防控相關產業項目投資落戶,5個工作日內完成三水區產業項目准入、引入決策等相關審核流程,而且還通過資金扶持,鼓勵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提前實現投產或達產。

“自1月23日截至今年底,三水共有計劃動工產業項目21個,計劃竣工產業項目24個,計劃投產項目18個,固投總額超180億元。這些項目均有機會在明年申請扶持資金。”彭聲豪說,為應對疫情,三水還把以往每年6月開展的增資擴產、總部經濟等扶持政策申報提早到3月進行,近期已有12家總部企業、8家增資擴成企業提出申請。

◀◀佛山首個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

巧用保險槓桿惠及60萬員工

3月6日,禪城區政府與平安財險佛山分公司等保險機構就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下稱“防疫險”)項目簽約,為全區超7萬家企業,60多萬名員工復工復產提供保障。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副局長李有亮表示,該保險的普惠力度之大,在於充分利用金融槓桿作用,由政府全額出資約600萬元,撬動總保額達10億元。

李有亮說,自2月10日後,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工作重心從疫情防控逐步轉向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作為全省首個保險創新發展示範區,禪城開始思考如何發揮保險對經濟社會復甦的助力作用。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禪城服務業發達,疫情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服務業。現代服務業企業規模不大、人員密集、用工模式靈活多樣,但同時疫情防控壓力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差。

李有亮介紹,在借鑑海南省全國首創的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的基礎上,禪城區政府聯合本地多家大型保險公司,經過大半個月的精算設計,終於在3月初完成對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下稱“防疫險”)的方案。

3月1日,禪城區政府出臺的《關於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堅定發展六條政策意見》中,“防疫險”作為全市首個專門針對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性保險,在各行各業引起高度關注。3月6日,禪城區政府與平安財險佛山分公司、人保財險佛山分公司、太平洋保險佛山分公司等保險機構簽約,標誌著“防疫險”保單正式落地。

在李有亮看來,“防疫險”一大亮點就是扶持力度大。區財政全額出資為企業提供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綜合保險。企業無需申報,如果由於發生疫情導致企業應政府要求停工停產,就可獲得最高150萬元賠償。包括了隔離期間僱員工資每人每月最高賠償4000元;隔離費用每人1000元;感染員工死亡的,賠償一次性身故補償金10萬元。

“防疫險”的受惠面範圍也十分廣泛。李有亮介紹,全區7萬多家企業、合共60多萬員工都可以享受到長達6個月的保障,包括購買社保以及企業臨時工、短期工、學徒工在內的所有人員都成為受保人。“當保險公司知道政府要為全區企業、員工買保險時,都讚歎政策普惠性強。”

此外,“防疫險”還充分發揮保險產品的槓桿效應,由政府全額出資600萬元,由國內保險業龍頭企業平安財險、人保財險及太平洋財險組成共保體承保,撬動起保額達10億元。

作為禪城“防疫險”的主承保方,平安財險佛山分公司總經理郝瑞林表示,除了保險保障外,“防疫險”項目設置盈虧調節機制,共保體將從收取的保費中,扣除賠款、運營費用、經紀費用後,如有結餘,按照盈餘部分的20%提取防災防損費用,用於購買企業防禦物資、開展應急演練。

李有亮透露,目前“防疫險”共保體已組建好服務隊,從3月23日開始深入企業,宣傳方案政策,協助企業防疫戰疫,把事前防控和事後救助結合起來,發揮保險的最大作用。

“經過此次疫情,全社會風險意識將會大增,政府也希望能夠用好財政資金,通過保險等形式為企業分擔風險,惠澤社會。”禪城區經科局局長李凱表示,此次出臺的復工復產綜合保險既是禪城幫助企業應對疫情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嘗試。

◀◀全市今年首場重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動員大會▶▶

兩次篩選敲定440億項目清單

3月9日,南海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動員活動在南海區政府和7個鎮街同步舉行。這也是佛山市節後舉辦的首場重點項目簽約和動工活動,為南海和佛山企業以及廣大投資者提振了信心。

“近兩個星期,來洽談項目和投資環境考察的企業越來越多,可以明顯感覺到各項投資工作都已經穩步恢復。”南海區經濟促進局副局長夏澤鴻說。

敢於在全市率先啟動重點項目簽約和開工動員,南海有這樣的信心與底氣。在此次大會舉辦前,南海全區310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95家限上商貿流通企業、以及全部高新技術企業、全部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均實現100%復工。在此背景下,如何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提振經濟發展信心是南海所要考慮的。

“在抓緊防控防疫的同時,南海招商引資的一些線上服務溝通沒有停下來。”夏澤鴻說,在區委區政府確定提振信心後,南海區經濟促進局對7個鎮街的項目進行梳理,包括有哪些可以簽約、哪些可以動工、哪些可以投產,篩選出60多個項目。

夏澤鴻說,梳理完項目後還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有些項目在復工復產方面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有些上游供應商無法及時供應,有些施工隊還沒到位,等等。為此,南海區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最終梳理出26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超440億元。

現場簽約的大多是南海重點發展的“兩高四新”產業項目,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和產業園區平臺類項目佔了大多數,當中就包括備受外界關注的鐘南山院士科研團隊。而這些項目都是當前與南海的發展定位、發展需求十分吻合,可以預見,項目的落戶與發展將可實現企業進步和地方發展的雙贏局面。

“受到疫情的影響,這次活動沒法做到現場集中動工,所以最後採取動員大會,主會場與各個鎮街連線的方式。”夏澤鴻說,通過這次活動希望向外界傳遞,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南海正全力抓好經濟發展,也希望這個積極的信號能讓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知道。

這樣的信號也正鼓舞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活動舉辦後已經有多批投資者過來南海考察投資環境,有些項目已經進入關鍵時刻。”夏澤鴻說。

不僅如此,包括日本黑田化學株式會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桂城愛車小鎮等項目也相繼動工建設。“接下來,我們繼續做好服務,加速加力推動企業動工建設,爭取早日投產,同時也會走出去拜訪商協會招商引資。”夏澤鴻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