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健全“五項機制”確保長效脫貧

人民網-貴州頻道

贵州大方:健全“五项机制”确保长效脱贫
贵州大方:健全“五项机制”确保长效脱贫
贵州大方:健全“五项机制”确保长效脱贫贵州大方:健全“五项机制”确保长效脱贫

大方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畢節試驗區中部,屬新階段國家重點貧困縣,烏蒙山片區特困縣。全縣總面積3505.21平方公里,總人口122.3萬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44萬戶24.76萬人。2019年3月,大方縣通過省級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2019年4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年7月通過國家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抽查,貧困縣退出指標均達到標準。為全面鞏固脫貧成效,大方縣健全防貧監測預警、資金運行保障、鄉村綜合治理、鄉村振興銜接、監督檢查考核“五項”機制。

健全防貧監測預警機制。結合經常性核查排查,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人口進行監測、預警,實行分類重點管理,全力做好防貧監測工作。將扶貧工作端口前移,對可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提供幫助,防貧、治貧“雙管齊下”。探索建立防貧機制,對易返貧、易致貧的高風險人口實行監測管控,按照“不設規模、範圍框定、預警攔截、啟動救助”的原則實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做到貧困風險早掌控、薄弱環節早發現、突出問題早整改,確保脫貧人口實現穩定脫貧,非貧困人口不因病、因學、因災致貧。

健全資金運行保障機制。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用好管好 2020 年中央級、省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繼續加大對扶貧工作的投入力度,確保投入額度持續增長。強化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進一步推進項目庫規範化建設,申報部門和鄉(鎮、街道)加強對申報項目的謀劃和研究,落實扶貧資金帶貧制度和扶貧成效管理。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排查管理,強化督查檢查力度,落實全程監督機制,確保資金使用效率。加強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防範,強化聯席協作會議制度,妥善處置逾期風險。

健全鄉村綜合治理機制。繼續深入實施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激發農村發展動力,確保農村面貌持續改善。探索建立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督導員”機制,全面推行“三個一元”“誠信積分管理”機制,激活群眾內生動力,推進黨支部帶強、合作社帶富,自治、德治和法治融合的“兩帶三治”模式。

健全鄉村振興銜接機制。在確保 2020 年與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加快銜接鄉村振興建設,認真謀劃 2020 年-2035 年鄉村振興規劃,努力在 2035 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任務,基本形成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實現美麗宜居鄉村,70%的鄉村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繼續完善產業結構和延伸產業鏈條,逐步促進一二三產業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農村發展成果。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按照保障重點、循序漸進的原則,激發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持續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實現“激活存量”和“吸納增量”,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人才力量。深入開展扶貧同扶志相結合,將提升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激發農民群眾自我培養、自我奮進的內生動力。穩步推進鄉村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環境質量,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質的提升創造新條件。完善鄉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鄉村治理體系,注重“德治”的推進和深化, 打好“德治”與“自治”“法治”在鄉村治理中的“組合拳”。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在牢牢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遊的鄉村振興示範點,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健全監督檢查考核機制。堅決落實縣鄉兩級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和各行業部門主管責任,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掛牌督戰的決策部署,保持目標不變、 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和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按照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持續強化聯繫駐村幫戶制度,盡銳出戰。整合縣攻堅辦、縣督查考核辦、縣扶貧辦督導力量和縣紀委監督機關力量,全面對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開展監督巡察、督促調度和檢查考核。對重點鄉村和重點工作採取“督”“戰”結合,進行重點督促推進。對作風漂浮、工作不力、影響脫貧攻堅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確保脫貧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趙釗)

贵州大方:健全“五项机制”确保长效脱贫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