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個人的成長

在人類歷史早期階段,族群規模很小。每個個體對於族群都極為重要,面對生存個人的成長方向主要是維持個人以及後代的生存為目標。而後來隨著族群的規模逐漸擴大,族群間的對抗逐漸成為個體生存的關鍵,而個體的成長方向變成維持個體與集體的生存。

在單個或者少數個體組成的集體中,單個的個體如果出現意外很可能導致這小集體整體面臨生存的困境。在與其他族群聯繫很少的環境中,家庭的重要生產人員的損失,如果沒有其他成員來頂替,這個家庭可能因此崩潰。所以面臨這種問題個體的生存變得極為重要,所以保護自己的生存成為集體可以生存的關鍵。

在大規模的族群中生存,個體的工作方向常常是往專業化方面發展。這樣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提高集體的生產能力,然後通過一定的分配規則來分配到個人。所以個體之間的關係就是分工合作,在正常情況下即便有些個體因為種種原因,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有其他人來頂替,保證生產分配關係可以維持下去。但是如果受到其他族群的攻擊的時候,造成某一類或者幾類的工作崗位上面的人員損失,由於某些工作崗位上人員眾多,或者完全失去某些崗位人員,這樣導致整個集體的生產分配關係的崩潰。某些關鍵性生存物資的缺少導致所有人無法生存。那麼個體只有去維護自己所在的集體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物資的供應。所以個人的成長方向必須是保護自己和集體才能生存下去。

雖然看起來這兩種方向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基石完全是一樣的,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存的嚮往。

能夠直接導致個體死亡的種種情況身體會對此有直接的反應。如缺少食物時的飢餓感、口渴感,缺少氧氣的悶感,身體受到損傷的痛感,對不合適溫度反應的冷暖感。當觸發了這些問題就會產生懲罰性的感覺,使人感到難受。當滿足這些需求後會觸發獎勵性的感覺,然人感覺到愉悅感。而這些感覺觸發的時候造成的難受會驅使個體去避免這些問題。而這些感覺滿足的時候造成的愉悅感會驅使個體去保持這些行為和狀態。如何避免這些問題這需要了解環境並且做出正確的行為來避免這些損害這身的情況。

在瞭解環境方面我們有眼、耳、鼻、口、皮膚通過光線、聲音、氣味、味道、觸感來對物質進行感知,然後這些信息通過大腦來分析。大腦通過分析來決定人的行為。如果這些行為觸發了懲罰性感覺,大腦會對此做出連接並存儲,在以後避免這些行為。如果觸發了獎勵性的感覺,大腦依然會對此做出連接並存儲,以便之後繼續觸發。如果這件事既沒有觸發懲罰,也沒有觸發獎勵,大腦會少做連接存儲甚至不做連接存儲。在長時間沒有因為外界刺激觸發的時候懲罰或者獎勵的時候自身就會觸發懲罰性感覺:無聊感。無聊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的越來越難以忍受,驅使人去探索新鮮的事物。而這些感覺除了可以直接瞭解環境,還可以通過其他人來獲取其他人所經歷過的經驗,在沒有相關經歷就可以對相關的事物進行正確的判斷,避免懲罰或者獲得獎勵。

通過這樣獎勵懲罰的系統,大腦就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條件反射並且存儲下來。這個過程從最開始用哭泣來獲得父母的注意,從而解除飢餓和不適感。而這裡開始大腦就開始對各種各樣的信息進行處理,編制出能對環境做出正確反應的連接。而這個過程就是意識創建潛意識的過程,而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分別完成不同的任務。身體的大部分反應一般交給潛意識來做,潛意識是對不同事物刺激做出的預製反應,所以反應更迅速,而且不會對意識有太多影響。而意識主要是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信息做出處理,繼續編制這些潛意識。而這個被編織出的潛意識就像是被一根根線編織出的布,如果過程中被編入錯誤的信息、或者太多的信息缺乏整理時,可能會導致系統性的錯誤。比如在弗洛伊德的研究病例中就一個不能喝水的病人,病人看到了狗舔被子,然後把水和杯子連接在一起。認為水是不乾淨,不能喝的。而這個過程可能只是在瞬間完成,以至於大腦都沒有存儲完整的信息。再後來喝水的時候潛意識發揮作用阻止喝水的行為。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補全信息,讓潛意識重新判斷水是否乾淨。而潛意識太過繁多,而又缺乏條理的話也會導致嚴重的錯誤。而這種錯誤通常就是在潛意識上面疊加新的潛意識,導致最後的大方向出現錯誤。最初為了滿足飢餓感在難受的時候哭泣得到父母的關愛,而把父母的關愛和維持生存連接在一起。而身心受到傷害的時候通常會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開始把受到傷害和更多的關愛連接在一起。而這個過程一般是很漫長的時間,太長的時間可能導致建立潛意識最初的信息遺失。 而最終可能造成通過損害自身來獲得獎勵性的感受,如果這個階段不能進行正確干預可能會導致人的自殘,自殺。潛意識在失去系統性的管理的時候,再加上時間太短或者太長造成的信息缺失,然後再任其自由發展會導致意識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而去傷害自己,為了得到而失去。這些行為每一個單獨的過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每次都沒有底線的建立新的潛意識就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對此應該明確最初的道,時刻修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人的整個思維最原始的價值是維護身體的生存,通過各種途徑不斷的獲取信息,對環境做出各種各樣的判斷,然後再通過身體與環境的交互中獲得的新信息經行不斷的修正,以生存為目的建立自己的認知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